時光流逝,眨眼間,年關(guān)將至,各家各戶都忙碌著迎接新的一年。 除舊迎新是我們中國迎接新年的傳統(tǒng)之一。毋庸置疑,除舊之一必定是一年一次的年末大掃除啦。
我們是去年搬的新家,大掃除經(jīng)驗不豐富,更談不上家務(wù)達人,但我卻很喜歡引導小朋友做家務(wù),一方面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成員之一,就要履行家庭成員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意識。
我家兒子三歲多一點,最早參與做的家務(wù)是把自己的臟尿不濕扔到垃圾桶,再就是拖地,飯后抹桌子。
現(xiàn)在他自己把臟衣服扔進臟衣簍,之后再放進洗衣機,啟動電源,我只需要幫忙倒入洗衣液。洗好后,他又把衣服從洗衣機里拿出來,我?guī)兔δ玫疥柵_,順便給他幾個小晾衣架,放低晾衣掛鉤,讓他自己晾曬他的小襪子和短褲。
偶而還會幫忙把爸爸媽媽的臟衣服放進洗衣機。
買菜時,我會讓孩子拉著購物車,給他一個小袋子,自己買胡蘿卜,青瓜和大蒜等蔬菜 。也鍛煉他自己去打稱處排隊打稱,順便還認識了菜的單價,到收銀臺,他自己把菜一個個拿出來,最后我付款。我計劃等他大點,決定讓他付款(這里就要給孩子準備紙幣,微信支付孩子不懂)。
做飯時,孩子參與剝大蒜,剝豌豆板栗等。 他現(xiàn)在自己可以給自己做雞蛋羹,會使用蒸蛋器,包括把雞蛋磕破敲進蒸盤,加橄欖油和鹽以及中途攪拌加水等系列流程,其實這里也鍛煉了做事的邏輯思維。
吃飯準備工作,我也是讓孩子積極參與 ,讓孩子數(shù)下幾個人吃飯,需要拿幾個碗,拿幾雙筷子等。
這里真的需要我們大人相信孩子。
有時我剛炒好一盤菜,轉(zhuǎn)身就發(fā)現(xiàn)菜不見了,再一找,被孩子端到餐桌上了。
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急著批評孩子,先給予肯定和表揚,然后談注意事項,端菜時注意什么,這樣下來,孩子肯定會熱愛做家務(wù), 還會感覺爸爸媽媽很信任我 ,我會繼續(xù)做的更好,孩子自信心也會增長。
飯后工作 ,我會讓孩子把自己的碗筷放進洗碗池,孩子會自己幫忙清理餐桌,端走空碗喝剩菜等。
上面這些,我只是舉了幾個日常生活的例子,我依然是以尊重孩子和與孩子合作為核心。
其實小孩子沒有不喜歡做家務(wù)的。主要還是要父母舍得用孩子,舍得適當放手,以及正確都引導。
不要孩子剛有興趣做點什么,家長就急忙阻止,既擔心孩子受傷又擔心孩子摔破東西,這樣會搞得孩子也不知所措。
例如,孩子要自己倒牛奶,那就倒唄,撒了一地也沒有關(guān)系,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如何倒牛奶, 牛奶才不會撒出來,或者牛奶撒出來之后 如何解決。多這樣幾次的鍛煉,孩子會做的更好,做好了,他會有成就感,會進一步挑戰(zhàn)難點的事情,做錯了他也不會不知所措,他會知道如何處理。
有點跑題了,但我依然希望我的經(jīng)驗可以讓更多的孩子愛上做家務(wù),不討厭做家務(wù),更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