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英語學習?

2021-9-8 11:21 原創(chuàng) · 圖片4

本文最先發(fā)表于我的公眾號:豬小瓜學英文,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1、

百年前,大批學子赴法勤工儉學,他們中的很多人后來成為了新中國的開國領袖。
 

新中國總理周恩來,精通多門語言,英語最好,法語德語次之,但亦可看書讀報。新中國第一任外交部長陳毅法語極好,特別重視外語教育,曾擔任外交學院首任院長。新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共和國元帥聶榮臻都曾經(jīng)刻苦地學習法語,不僅日常交流無障礙亦能閱讀文獻。

圖片

同屬社會主義陣營,新中國的一大批開國領袖都有蘇聯(lián)留學的經(jīng)歷。開國十大元帥之朱德、葉劍英、聶榮臻都曾在蘇聯(lián)留學。其中最典型代表劉伯承元帥在俄國留學的時候,為了攻克俄文,他視文法如錢串,視生字如銅錢,汲汲然日夜積累,半年就精通了俄語,攻克了語言關。

圖片

新中國成立之后,由于與各國恢復建交與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急缺各類精通外語的人才,也因此在當時,外語學習成為當時的社會主流。

百年前的中國,山河破損,尚有外語學習的覺悟與風潮。

2、

百年后的今天,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拉近了世界的距離。普通人可以上youtube觀看世界新聞,了解國際形勢,甚至可以在推特上看美國總統(tǒng)的發(fā)言,世界從沒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

圖片

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連年增長,而這個領域,顯然需要不少精通外語的人才。

更不用說,在今年3月中美高層會談上外交官及翻譯們的高光時刻,又有多少人把成為優(yōu)秀的外交官或者翻譯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圖片

百年后的今天,在這樣的世界形勢下,就因為雙減之下的政策,導致英語學科被削弱,居然真的有人認為,我們可以因此放棄英語學習?

3、
 

所以我,自始至終認為,無論政策如何改變,外語能力,特別是英語應該成為每一位孩子的基礎能力。 
 

誠然,學語言是需要長期投入的,會耗費孩子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假如把英語比作一門才藝,與現(xiàn)在的熱門才藝鋼琴做比較,英語學習在性價比上還是會勝出不少。

首先就未來的實用性而言,英語就已經(jīng)完勝鋼琴。未來能成為職業(yè)鋼琴家,或者以音樂為主要謀生手段的人屈指可數(shù),但是憑借優(yōu)秀的英語能力進入外企工作,或者進入外貿(mào)領域工作,是大有可能的。
 

而就投入的練習時間而言,要達到熟練演奏鋼琴,每天練習半小時,大概需要5-6年的時間。假如把同樣的練習時間投入到英語學習,那么英語亦能夠達到熟練自如的程度。

耗費時間與鋼琴相同,實用性卻大大優(yōu)于鋼琴課程,這樣的才藝有誰不愛呢?

后記: 近日有感于雙減以及英語學科削弱的國家政策,發(fā)表自己的一點看法。作為一個熱衷于分享英語學習的育兒公號,真誠地希望大家保持外語學習的初心,也希望孩子們能在語言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樂趣,無障礙地縮短與世界的距離。


回應4 舉報
贊5
收藏6
4年前
我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之前領導人都是出國留學的,所以精通語言。國內(nèi)缺乏環(huán)境,精通的就少。
4年前
說的真好,英語不能放棄,我們應該學的更好!
4年前
長大后用到英語的人是很小一部分比例,而課外補課的英語比語文多的多的多。沒有說學英語不好吧?而是按需支配 不要全民陪讀
4年前
蕭蕭1695483762 長大后用到英語的人是很小一部分比例,而課外補課的英語比語文多的多的多。沒有說...
但是你現(xiàn)在不知道孩子的未來是否需要英語。與其長大需要了再磕磕絆絆的學,為什么不在學習的時候學好呢?反正也是要考試的,一舉兩得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洛洛(瓜媽)
洛洛(瓜媽)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