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哪里來的?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出生敏感期,對生命的誕生充滿好奇。而這個問題似乎是個千古難題,父母們要么閉口不談,要么尷尬之余想些不著邊際的玩笑話搪塞而過,比如:石頭里蹦出來的,路邊撿的,甚至充話費送的。
然而,關(guān)于這個問題,一部印度劇幫我們解決了。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Sex Chat with Pappu & Papa
7歲小男孩帕普的媽媽要生二胎了。
醫(yī)院外,他向爸爸拋出了那個經(jīng)典問題:
爸爸,寶寶是怎么生出來的?
爸爸阿南德聽了一臉懵逼……
他想到了自己父親的教誨:
等他長大了就明白了,你現(xiàn)在就告訴他說孩子是神賜予的。
但作為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家長,阿南德不愿用那老一套說辭糊弄兒子。
這時他看到墻上掛的海報,靈機一動:
類似小鳥從蛋里出生,寶寶是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
過了一會,兒子又追問:
但孩子那么大,是怎么鉆進去的?
這個問題的難度系數(shù)更大,好在旁邊的幾株盆栽給了他靈感——
人類也有小種子,我們稱之為精子。精子種在女人的肚子里,就像種子種在土地里一樣,9個月之后就會慢慢長大成一個寶寶。
但馬上,兒子又拋出了一個更可怕的追問:
那么精子是怎么進入女人身體的?
這也太難回答了吧!
阿南德本來已經(jīng)打算放棄,不過看見一樣?xùn)|西,瞬間又有了靈感:
他拿出手機的充電線,對著另外一端腫大的USB接頭說:
想象一下,這是我的男性器官,而電腦的USB接口是女性器官,當它們對接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呢?
回答得妙極了!
不過,到這兒還沒完,兒子又為了一個讓人尷尬的問題:
那在我出生之前,你和媽媽也接受了這個過程嗎?
阿南德很大方地承認了,是的。
你媽和我就是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才有了你。
因為兩個人相愛便自然而然的發(fā)生了這些事情,所以帕普就是爸爸媽媽愛情的象征和代表。
所以兒子的出生不是羞恥,而是愛的結(jié)合。
就這幾分鐘,就把問題講的清清楚楚,簡潔明了,實在是難得。
還解釋了什么叫自慰,什么叫安全套,什么是同性戀,甚至大姨媽都有解釋。
什么是自慰?
什么是安全套?
什么是同性戀?
什么是月經(jīng)?
多么機智的老爸!所有的解釋都十分貼切,而且通俗易懂。
更可貴的是,這部劇輸出了一種極其現(xiàn)代、文明的性教育觀念——
性教育沒什么可羞恥的,當孩子問起時,沒必要顧左右而言他。
為了對抗遮遮掩掩的傳統(tǒng)觀念,短片中設(shè)置了一個“反派角色”:爺爺。
每當爸爸給兒子做性教育時,他面前就會浮現(xiàn)出爺爺(幻象)的勸阻:
別說這些了!你不害臊嗎?!
爺爺?shù)幕孟笾詴霈F(xiàn),說明此時爸爸內(nèi)心對此還是搖擺不定的。
但到了最后兩集,爸爸在給兒子做性教育時,那個阻撓他繼續(xù)說下去的幻象再也沒出現(xiàn)過。
因為在經(jīng)過前幾次成功的嘗試后,爸爸已經(jīng)確認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科學(xué)有效的。
到了第4集,對帕普的性教育更是升級成“全家總動員”。(爺爺除外)
一天,帕普在家里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奇怪的“餐巾紙”。
驚慌失措的媽媽,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她覺得孩子太小,因此對爸爸的性教育也有些抗拒。
但在爸爸“類比教學(xué)法”的帶領(lǐng)下,一開始很抗拒的媽媽和奶奶,后來都大大方方地加入到了性教育的行列。
看得出來,不僅僅是孩子,家長更是這部劇的教育對象。
尤其在最后一集,在爸爸對同性戀的科普中,一向頑固守舊的爺爺也“開悟”了。
后來當爺爺在醫(yī)院遇到了兒子阿南德的朋友(出柜被父親打斷腿)時,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因為用左手寫字而遭父親暴打的經(jīng)歷。
明白了他們的勇敢、艱難,爺爺滿含熱淚,送上了祝福。
但最后,帕普一句天真的問話揭開了現(xiàn)實的殘酷:
叔叔們什么時候結(jié)婚?
可能你會詫異和羨慕,印度居然在性教育方面會有如此前沿的進展。
但其實,我們也有。
曾經(jīng)有。
杭州一小學(xué)家長曾在網(wǎng)上發(fā)帖,稱學(xué)校發(fā)的性教育課本尺度太大:
“這書這樣編輯真的好嗎?學(xué)校發(fā)的不是一本假書?”
事件引發(fā)爭議后,這本凝聚了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 9 年心血的教材,不得不被校方收回。
這本性教育課本里的內(nèi)容,比剛才所說的印度短劇還要豐富得多。
除了劇中提到的那些,還包括——
幫助孩子樹立男女平等的觀念,
提高預(yù)防性侵的安全意識,
甚至還有尊重他人不結(jié)婚的自由。
性教育課本難以名正言順進課堂,好在我們還有這么棒的影片,以及繪本。
關(guān)于“我從哪里來”的問題,我特別推薦一本繪本:《小威向前沖》。
小威是一顆精子,他和三億個朋友一起住的布朗先生的身體里。游泳比賽的日子越來越近,小威正在努力練習(xí),他知道他必須要游得非???,才能贏得獎品——一個美麗的卵子……
這本書非常生動可愛地講述了一顆精子變成一個生命的故事。
啾啾第一次看這本書是4歲時在西西弗書店,他自己找到了這本書,被可愛的畫面吸引住,于是在滿是人的公共場合,他要求我給他講一遍。
講真,雖然我早就知道有這么一本書,不過在那樣的場合讓我講還是略顯尷尬的。專家建立,性教育首先要有輕松的態(tài)度,然后要有輕松的故事。而在傳統(tǒng)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們,一開始就有輕松的態(tài)度其實并不容易,就像影片里的爸爸阿南德子在回答孩子一個個極富挑戰(zhàn)的問題時,也有過搖擺和為難。
但是,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敏感問題。孩子們有問題,習(xí)慣于找父母尋找答案。大人們家長越是遮遮掩掩,孩子們的好奇心越重,大人對孩子們壓制或不理會,會讓他們對某方面的興趣潛藏在潛意識里。弗洛伊德認為性是人類行為最大的動力,但是道德說教把性看得過分嚴重。性是所有對生命負面態(tài)度的起源。
心理學(xué)家弗洛姆說: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性侵事件頻頻見諸網(wǎng)絡(luò),孩子不懂正確的性知識,受到傷害時更無法判斷是否受到傷害。
又能保護好自己?
性教育不應(yīng)該被當做洪水猛獸,而是要極力推廣的科普知識。
啾媽:文學(xué)碩士,親子閱讀推廣人。繪本解讀,書單分享,育兒參考。以童書守護童心,用閱讀照亮育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