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的啟蒙錯過那么多,唯一美式創(chuàng)意繪畫選對了!

2022-3-22 18:37 原創(chuàng) · 圖片49


圖片

小Alice 8歲

之前分享過對于大寶的0-6歲啟蒙的缺失,各種心酸和遺憾無語言表,要說最大的安慰,還是孩子的繪畫啟蒙,選對了機構,而這個機構也是不用選擇的選擇,畢竟我就在這里上班,那肯定是近水樓臺,這里要非常感謝我們的創(chuàng)始人,所具備的藝術行業(yè)的專業(yè)眼光和國際化視野,才能將美式的課程,引進國內,并且組織了研發(fā)團隊,將整個理念變成可操作的課程體系,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跟著受益,而且孩子是真心的喜歡繪畫,可以說是熱愛,多美好的相遇!孩子的教育真的就是,父母要擦亮眼睛,多向對比,知道利弊,然后家里給予補充,只有跟對了理念,才會越走路越寬。

就這樣,大寶幾年積累下來,思維真的打開了。畫什么東西拿起筆就畫,而且有章有法,看待問題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我們一向提倡按照繪畫心理學的發(fā)展節(jié)奏來規(guī)劃孩子的繪畫學習路徑,一般11歲以上才推薦上素描課,但是小ALICE,剛過九歲,我咨詢了創(chuàng)始人,就已經推薦我們可以創(chuàng)意繪畫課和素描課同步上?為什么呢?因為她的思維已經打開, 素描課完全不會限制她的思維,反而會為她繪畫創(chuàng)意提供具象的造型能力。而有的孩子一直在國內或者傳統(tǒng)機構學繪畫,過早的思維就被桎梏了,以后再想打開思維就難了。

小Alice通過近六年的繪畫學習,一步步越畫越好、越豐富、越有審美水平,而且思維也同步復雜、深刻、突破日常經驗。畫中的內容關聯(lián)到她的生活、學習和其他知識領域,藝術的“知識粘結劑”效果明顯。

圖片


圖片

▲Alice在優(yōu)思外教美術課堂

其實孩子剛開始上這個課程的時候,那作品真的是不忍直視,因為那個時候,優(yōu)思還是外教上課,外教對孩子是相當?shù)淖鹬?,非常崇尚孩子自由發(fā)揮,剛開始的時候課程體系還沒有那么標準化,大部分要靠外教來設計和掌控課堂,所以孩子作品在4-5歲孩子的作品相對自由,也可以說就是“一堆凌亂的線條和圖形”組成的我們看不懂的圖案,孩子自己巴拉巴拉講一堆,這個圓圈代表啥,那個線條代表啥,大人還得硬著頭皮,滿臉堆笑的附和:畫的真棒?。」适潞秘S富??!可是當孩子進入小學,我就開始有要求了,我希望她畫的完整,畫的好看,畫的“像”,我希望她在班級里因為繪畫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掌聲,所以我就開始焦慮起來,就會主動去找老師談。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自己也一步一步的接近課程,接近教研和產品工作,慢慢的我對優(yōu)思的課程有了更深入了解,開始為員工們進行理念的培訓,同時呢,我對于孩子在數(shù)學思維開發(fā)、英語學習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認知。

整體來說:家門們要選擇的機構一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以培養(yǎng)孩子思維和能力,關注孩子長期發(fā)展為目的的機構,第二是一定要找課程體系完整,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質量管理比較嚴謹?shù)臋C構。這樣才能做到過程和結果的雙豐收。

以下是Alice在4歲多學繪畫過程中老師記錄的課堂照片,大家可以看看當時的作品。夠自由,夠凌亂!

圖片

雖說作品效果一般,但能感覺到她在整個繪畫過程是非常放松、愉快的。而且我會發(fā)現(xiàn)她這個時候較傾向于創(chuàng)作立體畫,喜歡“可以互動的作品”。

圖片

下面是靜好5歲多的作品,說實話我覺得畫的真是不好,感覺亂七八糟的,真是讓我內心十分焦慮!

圖片


圖片


圖片

慢慢地,她的畫開始呈現(xiàn)一些我們看得懂的想法,整體的畫面也耐看了。那時候沒少和外教PK(執(zhí)著討論繪畫方式),外教說一定要堅持思維的引導,而我在他們眼里就是典型的焦慮型中國家長。

圖片


圖片

成長蛻變期

Alice 6-7歲作品

7歲的時候,靜好的畫畫和英語表達都進步了,經常和外教老師有說有笑,還說要成為Denial老師一樣的藝術家。

圖片

外國人的思維就是和我們的不一樣,哪怕是基礎的知識點講解,也會用不同的、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比如講“鏡像”的概念,中國老師會說鏡子之類的,外教會先讓孩子進入一個場景——我們去小河邊玩吧,當我們站在河邊,會看到什么呢?

圖片

就這樣,一步步引導孩子理解這個概念,同時還把很多豐富的畫面讓孩子在頭腦中不斷的想象,畫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東西想要表達了。

接著,到了Alice的成長突破期,她的能力越來越強,給我的感覺越來越好,想畫什么就畫了,構圖、顏色、空間關系等繪畫技巧,通過長期熏陶有了屬于自己的感覺。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lice 8歲作品
孩子一點一滴在進步,畫作賦予了更多內容,最近她在解讀畫的時候邏輯清晰、滔滔不絕,我感到非常意外!因為我家的孩子我最清楚,邏輯思維別提多愁人了,慶幸的是這個過程雖是“慢了點”,堅持下來總算開竅了。我比較注重孩子的思維開發(fā),在這方面我也做了些功課:思維開發(fā)是讓孩子由內而外的生長和訓練,是需要給孩子時間去思考和整合的。如同繪畫的過程,如同做數(shù)學題的過程,只有自己體會了、理解了,并且運用表達出來了,知識才會是屬于自己的。

圖片


圖片

跟著孩子一起體驗思維繪畫課,還跟著孩子學習了好幾次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課,才對思維有了一定的理解。

思維是分幾個維度的:

思維的精度,又快又好;

思維的廣度,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思維的深度,解決問題能夠探究本源。

簡單的刷題就是在淺層次的思維層面不斷地重復工作,熟能生巧,孩子最后是背下來了解題步驟,但換個題型就不會了,也就是并沒有真正明白加減乘除的本源意義。所以在數(shù)學思維層面專家建議的是,第一遍帶著做,第二遍引導著做,第三遍自己做,第四遍能完整的表述,第五遍自己可以出題,用數(shù)學法則獨立創(chuàng)造一個題。

我認為在孩子學習繪畫的過程中,關鍵點在于:1、孩子實在聽不明白,先放一放,明天再講;2、講一兩次后,啟發(fā)孩子自己想,一步一步地啟發(fā),哪一步卡殼了就針對性給予幫助,切記整題灌輸;3、不斷訓練孩子內化后輸出的過程,一定要能清晰完整表達出來,表達不出來就代表孩子并沒有真正的理解。思維能力是一種全科的能力,無論是閱讀分析,作文框架,小課題分析,還是各種數(shù)學題都會涉及到思維。那么從這個維度,用一種愉快的、形象到邏輯推理思維最有效的訓練方式就是繪畫了。Alice創(chuàng)作《心靈之窗》的時候 ,關于繪畫形式語言的表達(通過眼鏡代表心靈之眼來看另外一個世界)得益于優(yōu)思課堂老師的指導。這種思維方式就是美國課程所獨有的,通過心靈之眼來探究孩子心目中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這兩個世界中有她夢想中想象的場景,在另外一個現(xiàn)實世界中有她的感受(聽到的、想到的、看到的,都可以加工成自己的想法,這方面我覺得家長是可以幫助多收集一些信息的,多帶孩子參與社會熱點事件的討論,孩子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關于疫情,獵殺野生動物是很淺層次的反思,而對于疫情為何擴散,在生命和規(guī)則面前哪個更重要,該怎么處理等等)只要孩子有積累,有思考,她就會從不同層面表達出來,這個在繪畫中就是思維深度的訓練。

圖片

▲Alice創(chuàng)作《心靈之窗》搭建的思維導圖

在思維廣度方面,老師們也是提倡天馬行空的想象,只要你自己覺得合理就可以,像山海經里的各種拼接怪獸,像各種電視劇的歷史穿越,像愛麗絲夢游仙境一樣的各種離奇探險都是課堂上老師所提倡的。

在思維精度方面,中教老師會引導和控制孩子的畫面效果,美式的基本法則(類似于乘法口訣準確不準確,算的快不快)比如構圖的法則(前景、中景、背景,各種構圖線的運營),比如畫面的組織原則(重點突出、對比層次鮮明、有韻律感,線條圖案多樣豐富,顏色圖案的呼應和統(tǒng)一等),最重要的還有就是顏色的運用,冷暖色的對比呼應,既豐富又有層次,這些必須有專業(yè)老師來幫助了。

我的感受是就讓孩子根據(jù)原則和感覺先畫,后期老師幾句指導后,新的畫面效果一出來,感受特別深刻。

圖片


圖片


圖片

那么,經過這一系列的思維引導和訓練,孩子就會深深的內化,當讓她表達的時候就能邏輯清晰、滔滔不絕,甚至當時無意識的畫面也能說的有理有據(jù),看Alice這次表達,雖然完全沒有準備,感覺講的卻比畫的好。 

孩子學習類型和天賦差別不一,當通過科學的方法堅持訓練,關鍵要形成思維的習慣,量變總有質變的時刻。

我們也試聽過其他機構的課 ,當堂就能畫出作品,老師引導不超過10分鐘,其中五分鐘還靠動畫,畫本身獨立來看還不錯,很像優(yōu)思繪畫作品的某個局部,感覺很像“刷題”,就像一道數(shù)學題,她就出了乘除的運用,直接列式就可解。而美國繪畫思維課還涉及到了加減混合運算,各種文字層面的理解,甚至和差的運用,是復雜但并不是難,而是看孩子愿不愿意深度思考和想象。局部繪畫畫面本身是漂亮,就是長期的思維漂浮在膚淺層面。

圖片

在優(yōu)思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的很大作用是要引導孩子“敢于跳出舒適區(qū)”,敢于突破自己的原有經驗,打破思維定勢,不斷的去創(chuàng)新,即便在美術基礎教學階段,老師也會鼓勵孩子盡可能的豐富自己的線條、圖形,而不只是經常性的使用自己特別熟悉的,或者畫自己一直喜歡畫的內容。這種引導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并且尊重孩子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自己想用的繪畫原色,老師的作用是在這些原有基礎上,鼓勵孩子探索新的內容,新的造型,甚至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再去深化、再去變型,逐步的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

另外一方面呢,優(yōu)思的教師整體來說,是很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的,在和孩子溝通層面,也很尊重孩子,往往是我們作為家長自己比較容易看結果,比如看到孩子的作品出來,不滿意,對老師,對孩子就會有一定程度的苛責,對老師有針對結果的要求,那么是不利于孩子長期發(fā)展的。

圖片


圖片


圖片

Alice 9歲作品

因為孩子學習本身就是需要過程,過程的深入思考對于長期能力更加重要,如果每一堂課老師都把重心放在最終畫面的效果上,而不太重視過程的思維開發(fā)和內容深入引導,那么就會成為其他機構,刷題、刷畫并不可取。

圖片


圖片


圖片

其實比畫的好不好,創(chuàng)新水平高不高相比,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這樣的課堂當中,思維是高度活躍的,必須靠自己去想,去深挖,老師是引路人,不是“拐棍”,所以孩子就會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習慣。這個深入思考的習慣一旦形成,對于文化課的學習都頗多助力,將一生受益。

最后祝福所有的孩子都在能在合適的年齡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你!如果您對美式創(chuàng)意繪畫感興趣,可以考慮優(yōu)思創(chuàng)意美術的線上課哦。上課方便,不用一直盯著屏幕,最關鍵的是美式課程的課件真的是太棒了!

圖片

●作品名稱:《喇叭狂想曲》

●創(chuàng)作時間:6歲

●作品榮譽:2018金童星全國少兒美術大賽“優(yōu)秀作品獎”

●作品故事:此幅作品從音樂的角度出發(fā),受康定斯基藝術風格的影響,將“喇叭”作為主體物引發(fā)了一系列聯(lián)想,喇叭周圍時常回蕩著悠揚的旋律,其實這是一個神奇的喇叭國度,在這里它的功能不僅僅是發(fā)出聲音,并且可以開出最美的藤蔓,其中一支藤蔓是有力健壯的冰淇淋勺子,它可以吃到世界上最美味的冰淇淋;另一支藤蔓則是一朵世間獨有的藍色花,它擁有神奇的魔法,只要向它許愿,愿望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正在發(fā)芽的藤蔓,它們會開出最美的花……

圖片

●作品名稱:《RUSSIAN DOLLS》

●創(chuàng)作時間:7歲

●作品榮譽:優(yōu)思美術柚子思維“個人作品展”參展作品

●作品故事:這張作品表達的是樹形套娃,小畫家在套娃的形式上有很新奇的想法,這是一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而每個階段樹的成長都各有不同,表現(xiàn)在每棵樹上的花紋圖案不同,小畫家在這點是很用心了。在涂色的時候樹是用的馬克筆,在背景上為了凸顯主體,上半部分是淺色馬克做了輻射狀的條紋元素,下面用水彩過渡,在樹上面細節(jié)做的很到位,用樹的生長方式來表現(xiàn)套娃形式,既新穎又耐看。

圖片

●作品名稱:《瓶子里的故事》

●創(chuàng)作時間:7歲

●作品榮譽:2019金童星全國少兒美術大賽“最佳作品獎”

●作品故事:這幅畫表現(xiàn)的是海底世界的故事,也是我和家人的故事。瓶子里是海底動物在一起的熱鬧場景,最上面是兩條魚在吵架,其他的“蝴蝶魚”、“眼睛魚”、“泡泡魚”都在竊竊私語,大家都在想,怎么幫助它們呢?瓶子里一根從海底延伸到海面的綠色管道,代表吸進去的是綠色純凈的海水,噴出來的是被污染的水。瓶子外面是我和家人在海邊的故事,左邊的漢堡薯條是我和妹妹的最愛 ,海面上那條最美麗、最嬌艷的魚是我自己,我正準備跳回海里去安慰我那正在哭泣的小妹妹。那個大大的眼睛就是我的小妹妹,在玻璃瓶的反射下,她的淚珠都變成了寶石,海面上戴著蝴蝶結腰帶的、有點兇的是我的媽媽,每次媽媽陪我寫作業(yè)的時候,妹妹總是要哭著找媽媽。要是我可以陪妹妹玩多好,她就不用一直哭著找媽媽了。

●作品名稱:《我的過敏性鼻炎好了》

●創(chuàng)作時間:7歲

●作品榮譽:2019年“央美魯信”繪畫比賽三等獎 

●作品故事:生活在霧霾城市帝都的煩惱,還真是有感而發(fā)。繪畫的過程就是自我和世界對話的過程,通過畫面表達自己的想法,小作者通過這個過程,表達的欲望愈發(fā)強烈,反推自己去更深入的認識世界,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提出自己批判性的想法,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圖片

●作品名稱:《心靈之窗》
●創(chuàng)作時間:2020.01

●作品故事:這一幅是優(yōu)思在線雙語美術課的作品,圍繞“心靈世界的眼睛”展開,靜好描繪了現(xiàn)實世界里的霧霾、武漢肺炎等熱門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標志性的事物,比如黃鶴樓里的小病毒、在武漢長江大橋上發(fā)現(xiàn)來自黑龍江的支援貨車、天上還有來自日本和俄羅斯的國際援助飛機呢。意外驚喜的是她在分享的時候講到了太陽的寓意,在一片病毒的灰色世界中,只有太陽是永恒不變的,它可以照耀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孩子的想法有時候的確出人意料,問她為什么會這么想,她說學千字文的時候,有一個故事里提到孔子說:小溪流走就不會回來了,大自然山川是永恒的。(出自《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還說剛背的毛澤東的詩里也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币捕际且粋€意思。

圖片

●作品名稱:《我們去火星吧!》

●創(chuàng)作時間:2020.08

●作品故事: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真的要爆炸了,就讓我們遷居火星吧,那離我們地球很近,有固態(tài)水,還有稀薄的大氣哦!小畫家在畫面中表現(xiàn)了自己喜歡的海洋動物,大鯨魚帶著孩子奮力的尋找更美好的生活空間,她自己還手提著最愛的雞蛋和媽媽一起穿上太空服也在往火星搬家,那里有她向往的城堡和美人魚的夢幻世界。

圖片

●作品名稱:《風景這邊獨好》

●創(chuàng)作時間:2020.11

●作品榮譽:2020金童星全國少兒美術大賽“最佳作品獎”

●作品故事:小畫家在畫面中用大塊面來表現(xiàn)白衣天使的偉大,像菩薩一樣的神仙手把病毒們全部都打跑了,有趣的是在手上還有一口大鍋,把病毒放到鍋里煮,很強烈的情緒表達躍然紙上。而醫(yī)生的護目鏡里是一片寧靜美好的世界,在畫面上方是白衣天使和我們所有國人努力的結果,我們的大北京恢復了以往的美麗。畫面的主題思想卻用到了一個小小的地球來表現(xiàn),中國的地圖一片綠色,而其他地方還處于一片瘡痍,被一只大惡蟲啃噬。整個畫面表達了小畫家對家、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對其他國家小朋友的關心。

圖片

●作品名稱:《我做聯(lián)合國小衛(wèi)士》

●創(chuàng)作時間:8歲

●作品榮譽:2021年國際兒童畫展&UN75聯(lián)合國大賽入圍作品

●作品故事:圍繞“The future we want”這個主題,小畫家調取了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課件中老師給予的經驗。作品中關聯(lián)到的內容有:畫面中心是一個移動的房車造型,底部體現(xiàn)的是農作物生產、食物加工,以及分配給非洲小朋友的過程。畫面中間是一個移動的水處理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即可進行海水的進化、處理海洋垃圾,又可以實現(xiàn)海水的淡水化處理。水處理系統(tǒng)的核心造型是一些海洋動物的樣子,體現(xiàn)了孩子崇尚自然,去工業(yè)化的理想。右上角還有一個機器人操作房,用來控制外部的機械手臂,一只機械臂在撫摸哭泣的鯨魚,鯨魚肚子里是各種人類產生的垃圾,另外一只機械臂在收斂海洋里的垃圾。這是一個充滿了科技幻想的凈水處理系統(tǒng),處理干凈的水直接為一層的智能廚房所用。

●作品名稱:《健康食品讓你更美好》

●創(chuàng)作時間:8歲

●作品榮譽:2020年金童星全國少兒美術大賽“金童星”獎項/第二十一屆日本東方國際美術展“佳作”獎項

●作品故事:在炎熱的沙漠里,太陽火辣辣地照耀著大地,云朵都融化了,一株仙人掌卻幸福地吸允著大大的雨滴,每一滴都是飽含營養(yǎng),有富含維生素的綠色食品,有高蛋白的食品,也有健康的脂肪食品,還有我們耳熟能詳?shù)睦称?。小畫家通過自己的減肥經歷,強化了對健康飲食的認知,她想告訴人們,多吃健康食品就會身體好,心情好,就如同旁邊隱喻的那一株小樹,開心和快樂都取決自己怎么吃,吸收什么營養(yǎng)。

●作品名稱:《希望小學》

●創(chuàng)作時間:9

●作品故事:我設計的希望小學坐落在青山綠水間,各種新能源讓學校非常的環(huán)保,孩子們可以通過智能教室和智能機器人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線上教育,我們一直在一起


我的創(chuàng)意素描-瓶子里的故事

我的色彩素描

附美式創(chuàng)意課堂的精髓
 

關于創(chuàng)作

這里面創(chuàng)作指的是是構思和發(fā)展新的藝術觀念和藝術作品。我們必須在優(yōu)思的課堂當中,你自己畫的不管是人也好,物也好,圖像也好,一定不是我們曾經見過的,一定避免簡筆畫,一定避免是啥就畫啥!必須基于他現(xiàn)有存在的東西,打破他這套體系,用解構主義的方法畫出一種新的形式,表達一種新的圖像,一種新的畫面,這樣才有創(chuàng)作在里邊。分析是否是創(chuàng)作:

一形式上是否有創(chuàng)新:即畫面當中是不是你不曾見過的樣子。杯子不是你見過的,人也不是你見過的,都是自己創(chuàng)新出來的新的樣子;

二是經驗是是否突破常規(guī)思維:杯子除了裝水還有什么功能?人除了在地球上,還可以去哪里?是否突破了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

關于呈現(xiàn)

呈現(xiàn)是能夠有藝術作品的解讀與共享。簡單的來說,呈現(xiàn)就是這幅作品畫完了以后,這個孩子能夠把他的作品分享給大家。當孩子作品掛在我們的教室里,或者掛在美術館里,看到的人能夠跟他產生共鳴,但是在美國的藝術大綱里,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呈現(xiàn)不僅是對自己作品的解讀,同班同學要對他別的同學的作品要能夠解讀,對藝術家的作品要能夠解讀才實現(xiàn)了呈現(xiàn)。你能解讀自己的作品不算厲害,但是你學了藝術史,學了美學的基本知識,學了優(yōu)思的這套理論體系,同班同學的作品,你也能夠解讀的出來,這說明你的專業(yè)能力得到了很強的提高。為什么很多藝術評論家都不會畫畫,但是具有很強的理論功底,會畫畫的,不一定做得了美術評論家,因為他的理論高度不夠,所以我們的孩子學畫畫的同時,必須去學藝術史,學我們美術的一些教學的專業(yè)方法。繪畫元素如何運用,繪畫原則如多樣性、統(tǒng)一性、重點性啊,他都需要了解,他可以解讀同學的作品,圖形怎么好啊,顏色怎么好啊,哪塊可以改進呢?

我們的學員必須是能夠解讀自己的作品和同學的作品,說明他在呈現(xiàn)方面他才具備了專業(yè)能力。所以老師們咱們有課末10分鐘,就是訓練孩子這方面能力的。

關于回應

接下來給大家講回應,回應是理解和評價藝術傳達的意義。在創(chuàng)作層面,評價作品好和不好,一定要落實到表達意圖??赡苡械暮⒆記]有什么太多的表達意圖。只是用顏色表達一種情緒,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的表達意圖越有理論的高度,那這輻作品其實越能夠跟別人產生共平,越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影響力。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魯迅的一些文章,為什么魯迅的文章明明就講一個故事,可是為什么魯迅的文章能夠那么發(fā)自肺腑的影響那么多人,我們看就是包括西游記也好,《西游記》我們小孩看的是熱鬧。你們知道西游記它真正表達的是什么嗎?毛澤東特別喜歡《西游記》,喜歡孫悟空。為什么?《西游記》它真正想要表達的是齊天大圣自己打破天打破地,然后突破如來佛的五指山,自己真正實現(xiàn)自我成長,他想表達的是要打破舊世界,重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一種想法。這個是這部《西游記》偉大的名著,傳達給我們所有人真正的一個表達意圖。我們小的時候看了很多遍西游記,看了很多遍,我們看的都是熱鬧。我們不能真正理解西游記,原來教的是我們這樣的一個道理。所以好的藝術作品,無論是電影、文學、繪畫還是世界名著,它最終落點都在于你真正你想表達什么,你想影響哪些人?你想告訴人們是什么。所以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具有表達意圖的。所以大家看回應,回應就是這幅作品你想表達什么?

關于連接

連接是將藝術思想和作品與個人的意義和外部語境聯(lián)系起來。我是女孩我是女的,我喜歡城堡,所以我學了故宮怎么搭建以后,我不搭建故宮了,我搭建一個唯美一個公主城堡。有的孩子可能喜歡機器人,他也不搭建故宮了,他學會了以后,他搭建了一個在外太空的一個機器城堡,所以美式課程是基于個人主義的,是真實的個人體驗的。我們在課堂當中孩子畫的畫一定不是說老師畫什么,他就畫什么,同學畫什么,他就畫什么。我們要基于孩子自己,他想畫什么?他想表達什么?老師是幫助他思維不斷的擴散,不斷的發(fā)散,然后基于這個孩子自己表達的需要,幫他完成作品。在連接這個層面,作品一定是基于自己表達的需要,或者是基于群體的表達需要。所以優(yōu)思學員的每一輻作品,哪怕就是最抽象的圖像和線條,學員們都可以娓娓道來自己的一個故事。這些都是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F(xiàn)在我們回頭再看看別的機構的作品,您去分析分析評估一下,他們的創(chuàng)新在哪里?這些是您看過的嗎?有外形上的創(chuàng)新嗎?有經驗上的突破嗎?有發(fā)散思維的運用嗎?有個人情緒和情感的表達嗎?有深刻道理的解讀嗎?

想要了解美式創(chuàng)意課程,可以加微信溝通哦(42627135)

〖好課品鑒〗雙減后,外教英語課的正確打開方式-英文繪本閱讀&繪畫創(chuàng)作課!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好兜媽wechat42627135
好兜媽wechat42627135
201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