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玩得很好的本科同學(xué),已在硅谷某大公司就職十余年,西安人,有親戚在我老家南昌同一大院。2001年夏天我去西安玩了幾天,就住在他家。他家洗澡用溫泉水,含硫很高,西安歷史上就有溫泉嘛,比如華清池。東長安,西羅馬,這是旅游口號。不過凡是兩個東西并列的,多數(shù)情況還是有高下的,往往是一個攀附另一個的名聲。由于中國的政治中心早已轉(zhuǎn)移,西安的地位逐漸下降,以至于早就退到十名開外。老外沒有不知道長城的,但不知道兵馬俑的還真不少。眼下與羅馬比,西安在旅游人數(shù)與收入上都相差甚遠?,F(xiàn)實中的不理想,只好到歷史中去尋找彌補了。
我這么說絕無諷刺與地域歧視。相反,我倒覺得正因為西安有些落寞,在西安旅游反倒可以避免很多喧囂,細細品味。西安的旅游景點,也都是些硬貨,除了華清池的楊貴妃裸體雕像有些媚俗。西安代表中國的過去,而北京代表中國的現(xiàn)在。從2000年冬起我在北京待了一年多,利用周末時間把北京的主要景點都玩了個遍。相比北京人,也許是城市地位沒那么顯赫了,西安人相對實誠很多,不像北京人那么牛氣沖天。比如我在半坡遺址用學(xué)生證買半價票,查票的嘀咕了一句研究生證也算學(xué)生證嗎,看我沒有退讓的意思他先慫了。這也是我同學(xué)自豪自己是西安人的地方。
西安該玩的地方也都玩了,可惜那時好像沒有手機照相,照片很少,現(xiàn)在基本都找不到了。自那以后,我仍然對歷史感興趣,對西安代表的漢唐盛世與羅馬代表的西方古代文明巔峰的對比頗感興趣。我去羅馬的日子,也在悄悄的一天天逼近。
2014年秋,我和老婆去歐洲游玩了一個月。從芝加哥飛法國巴黎,再歷經(jīng)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柏林、捷克布拉格、奧地利維也納、意大利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瑞士日內(nèi)瓦,回到巴黎飛回美國。東長安西羅馬的缺失一環(huán),終于補上了。
秋季的地中海沿岸仍然是炎熱的。斗獸場從外面看似乎沒那么大,但在里面卻顯得非常壯觀。古羅馬遺址,沒有我想象的壯觀。這倒不是說現(xiàn)在存留的東西顯得不壯觀,而是根據(jù)這些遺留的東西想象出當年的情景,沒有以前預(yù)想的壯觀。古宮廷的面積不大,羅馬廣場上的建筑排列較為凌亂無序。羅馬街頭隨處可見的古跡,估計也多半是后代的仿制品,因為有很多明顯處于不怎么保護的狀態(tài),顯然是不怕?lián)p壞的。
單單以都城加皇宮來考量,顯然羅馬是無法與長安相比的。今天的紫禁城已經(jīng)夠大了,而古代長安的漢宮或唐宮,都是紫禁城的四五倍大小。紫禁城是占據(jù)首都中心一小塊,而漢唐宮殿群則是占據(jù)城市的整整一大條邊。今天的人如果穿越回去,都要被漢唐氣象震驚,所以我很能理解古代日本人的震驚程度,震驚之后只有膜拜學(xué)習(xí)了。
但是這種考量有失偏頗,因為制度不同,羅馬不可能調(diào)集過多資源修建皇宮。另外還有習(xí)俗的問題,比如羅馬多數(shù)時期不像中國厚葬,羅馬的古墓里值錢的東西不多。
西班牙廣場,經(jīng)典電影羅馬假日拍攝地之一:
斗獸場,這個大家都認識:
古羅馬遺址,就在斗獸場邊上:
圖拉真柱:
祖國祭壇,外號奶油蛋糕,訂書機:
從外部看古羅馬遺址:
苔伯河
許愿池維修中
萬神殿:
圣天使堡,教皇的避難場所:
圣天使堡上遠眺:
某廣場雕塑:
著名的梵蒂岡,怎么能不去呢?還有所有天主教教堂的總舵,圣彼得教堂
真理之口,這個下水道蓋子,還真挺大的:
歸巢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