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教孩子認識和表達情緒??4個方法秒懂????

2022-3-1 09:20 原創(chuàng) · 圖片3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動不動發(fā)脾氣,自己總是無法招架。

孩子發(fā)脾氣時會跺腳,會暴躁,都是因為孩子不會表達情緒。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強,往往能感受到很多情緒的波動,但他們的解釋能力卻很弱,無法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不會有意識地去分析是什么情緒,這樣表達就無從談起了。

教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有方法,一起來了解吧!

1 情緒臉譜

準備一幅情緒臉譜,并且告訴孩子是每個情緒是什么意思,并且舉一兩個例子給孩子。比如上次你沒有打弟弟,但是奶奶卻說弟弟哭了是因為你惹到他了,這時候你特別委屈。孩子就知道原來上次那種感受叫委屈。

情緒圖譜

再比如上次媽媽在衛(wèi)生間上廁所,你一下子沖進來,媽媽覺得好尷尬??!

這些都是一些比較高級的感受的詞,盡量也教給孩子,而不是從來只有傷心難過高興等簡單的情緒詞匯。

2 繪本故事

利用講繪本的機會讓孩子了解當一個人發(fā)生什么事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情緒感受。

比如你看書里的弟弟在哭,你覺得她為什么哭呢?

這個小熊看到別的伙伴有玩具而自己沒有的時候,他好羨慕?。?/span>

情緒繪本

3 身邊的人和事

走到小區(qū)里,突然一只大狗跳出來,嚇我們一跳,你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剛才這只狗太嚇人了,媽媽覺得好害怕??!寶貝,你是不是也嚇到了?

這也是與孩子共享精神世界。

4 共情孩子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當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共情孩子的感受,并且說出孩子的感受,就能讓孩子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清晰描述自己的感覺,才能夠和家人及時、有效地溝通,而不是暴躁的發(fā)脾氣。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是恒媽,關注我,帶你穿越親子溝通的迷霧,在育兒路上療愈自己!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恒媽心理育兒育己
恒媽心理育兒育己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