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公號:安可媽媽親子閱讀,專注高質量家庭親子英文啟蒙,秉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英語啟蒙導師”理念,以獨創(chuàng)英語生活情景輸入法,讓寶寶從小自然習得英文
4個月前,我在新東方集團副總裁謝強老師的朋友圈看到他那天讀的一本書《功利教育批判---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教育》。書里有一段話引起我的共鳴:
杜威認為: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核心弊端,就是鼓勵學生的被動性。學校被看做了聽課和吸收之地,重視聽講甚于重視分析、考察和積極地解決問題。要求學生成為被動的聽講者,這不但不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批判思維機能,而且一定會削弱它們:“兒童拿起書本,卻毫無求知渴望,毫無警醒之心,毫無質疑態(tài)度,這會造成一種可悲的普遍結果:這種對書本的可憐依賴削弱和損壞了思考和探詢的活力?!币虼?,兒童不應一味聽講,而應始終做到:理解事物,思考事物,提出疑問。
杜威說:他要求的改變是:“將從多少帶有幾分被動的、怠惰的接受和保存知識的學習,變成另一種學習,那就是使學生活潑地釋放自己的能量?!?/span>
我特別喜歡這段話,大聲朗讀了好幾遍。自從有了安可,我就經(jīng)常觀察,看她是否有“求知渴望”。也許是我引導地好,也許是我善于觀察,很多細節(jié)表明安可有極其強烈的“求知渴望”。我舉例說明。
前天晚上我們一起看郎朗的那期“開講啦”。郎朗提到了“重要性”這個詞,安可問“媽媽,重要性是什么意思?”我說“important,is of great importance”懂了吧?因為我經(jīng)常說帶有“important和importance”的教案句子,所以我一說,安可就懂了。她馬上開始舉例:手機很重要,沒有手機媽媽怎么工作呢?電腦也重要,水也重要,沒有水怎么洗手呢?游泳也游不了。
最讓我開心的是,她說“鋼琴也很重要,沒有鋼琴我怎么彈好聽的曲子呢?”我表揚:說得太對了!我再跟你說一句話“閱讀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意思就是“閱讀非常重要?!痹倥e個例子“培養(yǎng)好習慣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币馑季褪恰芭囵B(yǎng)好習慣非常重要?!闭梦覀兏叨擞⒄Z第一年教案卡片里,有這句話。
安可的“求知渴望”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中文詞匯的敏感上,也體現(xiàn)在對英文的敏感上。
剛來倫敦的時候,她聽到超市收銀員說她cute,她就問:媽媽,這個阿姨為什么說我cute?我和公寓里的concierge聊天,她問:媽媽,為什么這個叔叔說了daughter?我?guī)タ雌簌Z表演,她說:媽媽,我聽到extinction……每次我都非常驚喜,然后表揚:你的小耳朵太厲害了!
然后和她解釋剛才我和別人聊了什么,再說幾個她不知道的英文關鍵詞,順便告訴她:你知道的詞匯越多,你以后能聽懂的就越多。這些經(jīng)歷我都會寫成14600小文,詳細情況可以看公眾號。
除了語言方面的“求知熱情”,安可在音樂和美術上的熱情也體現(xiàn)地非常明顯。她不知道怎么在我手機上搜索出來了《土耳其進行曲》,每天聽好幾遍,然后問我:這個我能彈嗎?我說:現(xiàn)在還不行,但是你再練習幾年就可以彈了。她又問:幾歲可以彈?我說:那我得問問嘉睿老師(安可倫敦的鋼琴老師)。她說:那你現(xiàn)在就問吧?收到老師的回復后我告訴她:如果你能保證每天練琴45分鐘以上,堅持上鋼琴課,那么11歲的時候,就可以彈奏《土耳其進行曲》。
我?guī)е?span style="color:#000000;">去National Gallery看畫展,
她看到喜歡的畫就問我:這些畫是誰畫的?你覺得我畫得好還是他們畫得好?這個時候,我就可以非常自然地給她講一些藝術家的故事。很多書,不管中國的還是英美的,都會提到孩子天生都有求知欲。這個我非常贊同。而且我認為,家長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不然我們無法回應并繼續(xù)培養(yǎng)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昨天有家長給我留言,說孩子現(xiàn)在抵觸英語,怎么辦?其實家長不用擔心。安可有時候也會“抵觸”。她現(xiàn)在來倫敦讀書,周圍的同學和老師(除了中文老師說中文)、超市的叔叔阿姨,公交車的司機,包括火車站的廣播,全部都是英語,她也有“抵觸情緒”。她說:媽媽,英國人說英語太多了!他們不能說中文嗎
面對安可的“排斥“,我完全不會焦慮,也不會很緊張地說:“?。磕悴幌胝f英文?那怎么辦?不說英文你以后在英國怎么生活???”我為什么不焦慮呢?因為我知道有時候小孩子的話不能當真。她不想說英文,不想聽英文,就不說不聽了嗎?顯然不可能。(今天晚上看書,安可又說,媽媽我以后再也不要說中文了)
從她平常的表現(xiàn)來看,我明白她在學校是非常開心的。比如她經(jīng)常在洗澡的時候,唱學校教的英文歌曲;有一次玩過家家,她遞給我盤子,說:Here you go.(給你)我問:老師教的?她說:不是,這么簡單的,我自己就會說。其實這一定是在學校吃午餐時,老師或者身邊小同學說過的。雖然老師沒有在班上專門教這句話,但是她不管什么渠道聽多了,就記住了。
所以,多聽是王道。孩子抵觸英文的時候,家長放松,然后試著摸索一些方式來提升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安可目前對寫字識字有些抵觸,說太麻煩了。我告訴她:每件值得做的事情,多少都有點兒麻煩。比如,你每天早上要“魔法親親”,還要10個親親,那媽媽親你要親10次,麻煩不?
如果你不開始寫字、認字,那么以后就是文盲。文盲的掙錢能力特別弱,沒有錢你想買好看的鞋子,都是買不了的。她說:媽媽買呀!我說:媽媽的錢,媽媽還得用。她說:爸爸買。我說:你問爸爸,你不學習,就當文盲,爸爸愿意給你買鞋子不?爸爸在一旁說:不買。不學習還買鞋子,那不是鼓勵懶惰嗎?我們鼓勵勤奮,鼓勵勤奮后的享受。
安可學校的老師,也強調4歲以上小孩開始認字,將近5歲小孩開始寫字(trace),這個觀點和我們家觀點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家校合作,再和她慢慢講道理,她就會懂。現(xiàn)在每天讀書、認字、練習書寫,和吃飯一樣就是必須做的事情,沒有商量。我們?yōu)榱俗寣W習過程更愉悅,會有各種激勵措施。
第一,精美貼貼紙。比如小豬佩琪的,hello kitty的,豎大拇指的,等等。比如安可寫M寫得特別好,我就要她自己選擇喜歡的貼紙,撕下來,貼在寫字本上。她很樂意做這樣的事情。在選擇貼紙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休息;自己撕下來,再貼在本子上,鍛煉了手部力量,也是為寫字做準備;另外我買的貼貼紙設計精美,這也是藝術的熏陶。有的貼紙上寫的英文,順便再多認幾個單詞。
第二,各種畫畫筆。安可喜歡畫畫,所以我給她買了各種各樣的畫畫筆。粗的、細的、硬的、軟的。每次逛文具店,我看到什么好看的畫筆,就買回來,先藏在柜子里。在她不情愿寫字、認字的時候,就告訴她,你堅持寫5-10分鐘,媽媽會給你一個驚喜。她很期待,會積極完成任務,然后看到我買的筆非常高興,我又會提議,試試用新筆寫字母,用不同顏色的筆寫漂漂亮亮的彩色字母。她會積極贊同。
第三,安可愛臭美。我會買各種扎頭發(fā)的小玩意,她放學回家,我說:來,媽媽給你扎一個小辮兒,我們打扮地漂漂亮亮地,寫字、拍照,給姥姥看。她可喜歡了。有時候還會說,再戴個皇冠吧(就是買雜志送的那種塑料皇冠)。
第四,成就感。我拿著安可認識的一些單詞,再考她,她應答自如。我就會說:你看,是不是非常有成就感?之前你還說這些詞難、麻煩,不想認。短短一個星期,你都會了。所以,沒有問題的,以后你會認識更多的字。
她會說:比媽媽還多?我說:那肯定比媽媽多。慢慢地,孩子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都會增強。因為我明確告訴她,你努力就有收獲;不會可以學,學了就會了;你會了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會學得更愉快。不要怕孩子不懂這些話,經(jīng)驗告訴我,這些話特別有用。說多了,孩子自己都懂,還會在合適的時候,把這些話再說出來。
第五,明確告訴孩子我們的原則:鼓勵勤奮、鼓勵享受,但是享受(小到去公園玩,大到去國外旅行)的前提是爸爸媽媽完成工作,安可完成學校的任務。
所以,孩子表現(xiàn)出抵觸英文沒事,只要周圍有環(huán)境:學校的環(huán)境加上家長的自身學習,就沒有問題。有的媽媽是看到孩子不想學,自己也就沒有了動力,不想學了。因為我們家從來沒有“安可不想學習,大人就不學習”的事情發(fā)生,所以我想安可現(xiàn)在有各種探索的熱情,是因為我們大人持續(xù)學習做得很好。很多朋友和家長夸我出國讀書“有魄力”“有遠見”,但是在我看來,持續(xù)學習就和每天吃飯喝水一樣,太正常了。
對安可的鋼琴啟蒙,我也是一樣的道理,她不彈的時候,我就彈,邊彈邊唱譜,這樣的好處太明顯了:她對譜子特別熟悉,很快就能不用譜子彈奏曲子;另外因為我彈鋼琴,所以她覺得彈琴很平常,每天都會主動彈琴,還非常有興趣自己“作曲”。有時候到了練琴或者上課的時間,她不想上課,我仍然采取上述各種方式激勵她在規(guī)定的時間好好練琴、上課。
昨天朋友看了我朋友圈記錄的安可點滴,留言:即使是細微之處,你也浸潤著人文、情感、道德,你的寶寶在成長、在體驗、在學習。你給她的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
我特別喜歡這段留言。我希望通過自己不斷的提升,能在我的課堂里、在細微處,持續(xù)浸潤著人文、情感、道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鄭尉
2017/9/26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