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小E媽媽陪娃日記
我在“談談我家在小學前實現(xiàn)語文自主閱讀的實操經(jīng)驗”說小E大班的時候識字量達到了2600+,跟我指著字讀繪本有很大關(guān)系,我后來想了想,總覺得漏掉一些細節(jié)沒講,今天再補充一下。
我們經(jīng)??吹阶R字敏感期這個說法,其實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識字敏感期。我只知道一個大的原則就是:不要破壞孩子的興趣,保護他的求知欲。
如果孩子有興趣認字,你隨便怎么學都可以。用識字卡片、識字書,讓孩子指讀、認讀,這些都可以。但如果孩子抗拒認字,還是先保護閱讀興趣吧,不要讓他一聽到“認字”兩個字就害怕。
小E就是一個非??咕芸菰飳W習的娃,我如果拿著識字書讓他學,肯定不配合。再加上當時我們的重點是英語啟蒙,已經(jīng)有點雞飛狗跳了,一段時期只能選擇一個重點,所以認字這件事我只能在生活中去滲透。
每天讀繪本的時間其實很有限,但好在生活中到處都是字。我們要利用好這個天然的字庫。
比如走在路上,看見路標、廣告、車牌,都可以邊指邊念,不求他立馬就能認識,只是混個眼熟。
比如吃零食的時候,我拿著零食袋指著零食名稱、成分表、廣告語念;洗澡的時候,拿著沐浴露給他念;泡奶粉的時候,拿著奶粉桶念……
小班的時候,我看見車牌,就會念上面的字母和數(shù)字給他聽,我本意是讓他熟悉熟悉數(shù)字,沒想到,他把26個字母也記住了,真是意外的驚喜。
在做這些的時候,他不會覺得我在教他認字,因為他本來就對這些物品很好奇,我給他念一遍,正好滿足他的求知欲。
如果孩子問你這個字讀什么,一定要耐心回答??赡苓^個幾天,他又問了,不要說“我已經(jīng)告訴過你了,你怎么記不住?”反而應該要觀察一下這個字的特點,進行拓展,讓他記得更牢。
比如他指著石榴盒子上的“榴”問我讀什么?第一次我會告訴他,讀liu,一般組詞就是石榴。
第二次單獨看到這個字又不認識了,又會問我,我就意識到他對這個字不太敏感,我就告訴他:榴左邊有一個木頭,代表樹木,說明石榴長在樹上,右邊有個留,就是留下的留,這個音跟石榴的榴是不是差不多?
第三次就需要我主動出擊了,過幾天,我會把榴寫在紙上問他讀什么,他如果知道了,就結(jié)束這套流程。如果不知道,再告訴他一遍,過個幾天再問一遍。重復到認識為止。
以上認字過程中,涉及到的字都是他主動問我的,所以不存在抗拒的問題。我要做的就是:不能在他問了兩遍以上就厭煩,還要記得之后再拿出來鞏固。
在孩子認識少量字的時候,他經(jīng)常會認錯字。
有次小E看見碧桂園,大聲跟我說:媽媽你看,碧娃園。
還有一次,買了烏江榨菜,他指著烏江說“鳥紅”。
我不會嘲笑他,只是告訴他兩個字的差別,過幾天,會再拿出來問一下。
不要對著錯誤大驚小怪,這是非常正常的,最關(guān)鍵的是記得之后一定要拿出來再問問。
——————————————
想起去年暑假,和朋友家一起出去玩,一群孩子在高鐵上上躥下跳,為了讓他們安靜下來,朋友拿出手機給孩子玩,而小E卻在座位上看起了《少年讀史記》。
朋友們都說小E是天生學霸,羨慕不來。
我說:“如果小E天生是學霸,我早就可以自然躺平,什么都不用做,那為什么我還有這么多經(jīng)驗分享給你們?”
我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牛娃,父母分享的時候都說他自然而然就達到了某項成就,我總覺得他們有一些細節(jié)沒講。要么就是這個孩子特別聰明自律,要么就是家長做了很多故意不說,或者就是家長做了很多潤物細無聲的事情。
對于普娃小E來說,哪有什么自然而然就可以達成的成就,不過是因為媽媽多花了點心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