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男孩坐不住不行,我家就是男孩,超級坐不住那種。
不要說視覺聽覺型不一樣,上了一年級聽覺型視覺型還不是都會認字。學習漢字說到底靠的是重復,是熟悉。孩子怎么會認識一只貓呢,因為大人會經(jīng)常指著貓給孩子說,貓,貓貓貓…
文字敏感性和數(shù)感一樣,是可以培養(yǎng)的。都是滾雪球的過程,需要時間,沒有人一下子就能認識3000個字的。
介紹下我們老大的背景,男孩,中班,7月的,快5歲了。發(fā)育遲緩,32個月才開口喊爸媽,一度懷疑自閉或者小啞巴。能說話就好了,還管什么啟蒙什么認字?所以我們認字基本就是上中班說話沒問題后搞定的,一年2000左右。說是一年,其實沒有專門花時間,就是碎片時間。逮著就看兩眼。而且這2000字大部分是后面兩三個月學會的。滾雪球會有加速度。前面是很煎熬的。
當初為了讓他識字,各種辦法都嘗試過了,識字教材直映認字,四五快讀,坐不住,抵觸、厭惡,失敗。字卡盒子,按記憶曲線給他滾動,失敗。什么認字app對眼睛不好,更多是關注情節(jié),舍棄。玩文字相關的游戲,被他識破我的目的,拒絕…老母親心碎。還有其他非常多的能想到的,都嘗試了。最后才尋找到了無痛法,算真經(jīng)吧。不需要坐下來,不需要專門的時間,多種方式組合,關鍵真的沒什么感覺就學會了。
我的方法更適合小童,尤其好動坐不住的男孩。女孩用起來當然更輕松。
識字的原則是,生活中識字,情景識字,詞組識字,主題識字,閱讀中識字。
重點強調一,首先要讓孩子明白識字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是你說給孩子聽的,而是要讓他自己體會到的。比如我?guī)コ?,讓他買白砂糖,糖和鹽很像,他知道看了包裝上的糖字,就不會買錯。他自己體會到了識字的價值,而且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冰激凌三個字了,就可以自己買冰激凌了。我就認識路標了,我就認識地點了,我就…
強調第二點,欲速則不達,剛開始的幾百字的突破是很慢的,這個文字敏感性就是慢慢磨出來的,我長時間覺得進展真慢,很有挫敗感,他會把朋認成友,把禁認成止,感覺好像也不認識多少字,但是早期認字意識培養(yǎng)起來了,突然間他就爆發(fā)了,幾百個字后面通過閱讀滾雪球了,不認識的也主動會來問我了。尤其是認識的多了,有了自主閱讀的能力和欲望,為了實現(xiàn)閱讀掃清文字障礙,真的就是自雞了。一下子就2000多了,吃驚。
下面介紹一下篩選后的幾個主要方法。
1,學習漢字從身邊開始。家附近有幼兒園,銀行,超市,地鐵站,公交站,路牌,標識等等場所,經(jīng)常去的博物館市民中心,每次經(jīng)過我都會給他指一下,指著那幾個字,慢慢念一次。還配合寫在紙上或者手機里設計圖片時不時的給他翻看。這也是為了讓他明白漢字的價值,生活需要識字。走到哪念到哪,看到啥念啥。
2,學習漢字要用起來。我們認識了牛奶,鹽,糖等字,會讓他去超市幫忙找出這些物品,有時候根本不需要這個物品,假裝購物,拿到之后指著念一下包裝。在外面嘗試讓他念路標,標識,禁止攀爬,請勿踩踏之類的。見一次念一次。見啥念啥。
而且如果他自己能用起來,會特別有成就感,激發(fā)他的欲望。印象最深刻的是出去餐廳吃飯,我說你自己想吃什么,你點菜吧,他菜單上看了看,念出芒果布丁,就給他點了芒果布丁,服務員真的給他送來了芒果布丁,他那個興奮啊,一直說這是我點的,我點的芒果布丁真好吃,我會點菜了,下次我還要點菜,吧啦吧啦。興趣,成就感。
3,主題學習。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喜歡吃的喜歡玩的,我都給他寫出來放在手機里,逮住機會只需要幾秒鐘就給他看一眼。比如糖葫蘆,巧克力,冰激凌都是孩子最早認識的字。識字的順序不需要按照什么筆畫多少什么難易,只需要按照在你生活中的出現(xiàn)頻率,頻率高的就是可以早學的的。
我們去廈門旅行,廈門印象也是一串詞組,設計在手機圖片跟翻照片一樣翻給他看,福建,廈門,大海,榕樹,高鐵,沙灘,貝殼,廈門大學…去北京旅游的關鍵詞,糖葫蘆,北京,故宮,天安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頤和園,洋槐花,地鐵,游泳,烤鴨…這就是一起評論一起回憶旅游啊,孩子的親身經(jīng)歷,當然有興趣啦。
4,我們當然也閱讀識字了。但是早期識字不是通過閱讀的,一是不想破壞他的閱讀體驗,二是效果一般。最初只是指指書名標題,如果讀的次數(shù)多了,就會指里面出現(xiàn)的高頻詞,關鍵詞,但是量不宜多。有時候是我指讀一下,讓他看一下。有時候就讀到這個地方,停一下讓他嘗試念這個詞。只念他會的熟悉的,保護興趣第一。但是后期加速的時候,我是提前把書里的詞匯圈出來,讀到的時候指一下。強化一下。
5,像我們上面提到的,我都是詞組認字,基本不會單個字認,因為詞組才是理解力的基礎。詞組認字早期的困擾是,一個詞組里的兩個字會混淆,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也遭遇到了這個問題。比如朋認成友,這說明他是通過朋友這個詞組認字的,不用擔心,隨著詞組的交叉,他自然可以分辨了。隨著我們學習詞組越來越多,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這個問題。
6,他認識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后,我就給他找低于他水平的書來給他讀,還是為了保護信心。難的書開始是讓他讀其中幾個字后來變成一句話,后來變成一段,后來變成一頁。后來變成你幾頁我?guī)醉摗!斎凰麜喿x,我還是親子閱讀的,因為識字不是關鍵,關鍵還是要閱讀互動提升理解認知。
7,最后我們是靠3000常用字表格,來最后梳理的,哪些認識了,熟悉了,哪些不認識。不認識的給他單獨攻克一下,按詞組方式。其實不認識的很可能是出現(xiàn)頻率比較低。還是需要繼續(xù)擴大閱讀,多見多用。
如果非說我用了什么教材,那就只有一本《漢字是畫出來的》,字數(shù)很少,但是就是圖畫,里面有屎尿屁,孩子喜歡看。就是漢字初步啟蒙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