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學期過去了一半,突然發(fā)覺小丁寫數(shù)學作業(yè)幾乎不再哭喪著臉找我了。記得一年級上學期時,只要是數(shù)學練習冊里的應用理解題,小丁都要唧唧歪歪地喊著:不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呀!隨著對書面表達形式的逐漸熟悉,識字量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我感覺學校里的數(shù)學知識,小丁都可以在課堂上掌握,他應該是到了學有余力的時候了。
如何給小丁的數(shù)學進行加餐?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我覺得,在小學低年級,培育對數(shù)學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打好數(shù)感基礎,對平面、立體有充分的具象理解,會通過窮舉發(fā)現(xiàn)并歸納出規(guī)律,就算達成初步目標了。而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最佳方式就是:游戲力!
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兒童動畫視頻,是關于移動小棒變圖形的,正好和小丁最近學圖形契合上了。備課!和小丁來一次腦力激蕩!
1、三角形游戲
3根小棒棒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加2根可以變成兩個三角形。
第一關、用9根棒棒組成大小一樣的4個三角形吧!
第二關、下圖移動3根小棒變5個三角形吧
第三關、下圖中,再加2個小棒,變成5個三角形吧。
第四關、有點難了噢!下圖中,移動3個小棒,讓小魚掉頭游泳吧!
第五關、下圖中,移動4個小棒,讓兩個杯子倒扣下來!
小魚掉頭那一關,還真是有點難度。
這些移動小棒的游戲中,最關鍵的概念是“公共邊”。比如一個三角形三條邊,需要3個小棒棒才能組成,三條邊對于三角形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四個三角形,一般說來是需要12個小棒棒的,如果只能用9個小棒棒,那顯然需要其中3個邊變成公用的才行,也就是公共邊。
第一次加餐就先到這里吧,一次不能喂太多了,消化不良就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