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后,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2009
2020-11-11 17:06 原創(chuàng) · 圖片2

期中考試后,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資深教師給出答案

眼下,各個學校已經(jīng)開始陸續(xù)進行期中考試,上半年居家學習的效果怎么樣?期中考試反映出孩子的哪些問題?

面對孩子的試卷,各位家長喜憂參半。孩子成績好的家長固然心情舒暢,喜笑顏開;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則垂頭喪氣,為此著急。

其實,無論是對家長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怎樣正確看待考試成績,怎樣解讀考試成績,有時候比考試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期中考試結(jié)束了,對孩子咱得“上點心” 

要說對自己孩子的學習不上心,估計沒有家長會承認。不過,這里說的“上心”跟您平時理解的可不太一樣,這里的"心”說的是家長要擺正心態(tài),教育孩子擁有平常心、耐心和信心。

“榮辱不驚”的平常心

每次考完試,不少家長拿著試卷就質(zhì)問孩子“你看人誰誰回回考第一,回回100分,我怎么這么倒霉生了你這么個孩子?”,類似這種“臺詞”您肯定不陌生,或許還經(jīng)常會說,這就是缺乏平常心的一種表現(xiàn)。

平常心,就是既積極主動,要盡力而為,又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從容,淡定,不為外界所擾所困。既有爭當?shù)谝幻姆e極,也有跑在最后一個的“勇敢”,還要有做觀眾的淡定。

無需攀比,也無需計較。自家的孩子自家愛,把成績高低看淡一些,把對孩子的愛看重一些,眼光長遠一些,就是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家長孩子都可以正確面對成績,云淡風輕。

 “誨人不倦”耐心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很敏感,高一分則喜,低一分則怒,類似“才考了這么點分?你怎么學的?你怎么這么笨?”成為口頭禪,每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就會冒出來,過分關(guān)注表面分數(shù)的得失,而忽略孩子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不可取。

缺乏長遠的目標規(guī)劃和具體的過程監(jiān)控,這是有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孩子的學習,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的真諦是對人的獨特個性的寬容與尊重,所以家長需要學會管理孩子,去理解寬容,并且學會蹲下來,平等地尊重地對待孩子,而不是去管住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愛一定是耐心忍心和包容心組成的。

“胸有成竹”的信心

考試后,有家長給班主任發(fā)來短信: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績上不去,拖班級和您的后腿,實在抱歉!短短25字,可以看到家長的無奈無助和痛苦,當然也可以看到這位家長對孩子缺失信心。

在學習過程中,信心支撐學生渡過一道一道難關(guān);同理,信心也支撐家長面對孩子成績的一道一道難題。

心理學家認為,喜悅高興情緒則是內(nèi)在信心由不穩(wěn)定到穩(wěn)定狀態(tài)的過渡性表現(xiàn)。所以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得做好心理準備,百折不撓!信心,信心,信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沒有信心,何談成績!
 

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他們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們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勛章。每個孩子都在犯錯的不斷跌撞中體味到生命的況味,尋找到生命的方向。所以家長對孩子要建立起足夠的信心。

清華附中上地學校李云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提醒家長“請和孩子在一起打敗問題”,他說:

真正的競爭不是為了個人面子,不是為了打敗別人,而是為了成就自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一下,還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個方法,我有一個方法,我們交換一下,我們就各自有兩個方法。

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去觀察,去對比,去反思,別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優(yōu)勢值得別人學習,別人身上又有哪些閃光點是值得我學習的。這樣,才能成就我們自我的不斷成長之路。

考試除了考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考察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對人心理素質(zhì)的考驗。知識只是載體,只是手段,永遠不會是目的。那些能滲透到孩子血液里的東西,孩子整個過程中的心理的歷程才是我們最應該關(guān)注的。

考得好的孩子,讓他知道是因為平時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會驕傲,這些方面他會繼續(xù)保持??嫉貌缓玫暮⒆?,你更要鼓勵他,讓他看到希望,讓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sun506
sun506
2009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