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武志紅聽完了。感受是開始聽我很迷惑懷疑我之前做的一切對孩子到底是不是控制過強。這段對孩子很多事情都是小心翼翼。我又開始聽第二遍。也和孩子交流。問他有沒有覺得我強迫他做什么?他的回答是沒有。我也開始回想我的做法有沒有讓他強行破殼。
反思自己的教育,我確實是五歲之前強迫孩子讀英文。但是他五歲之后基本上這種情況就很少了。我沒有刻意做過讓孩子做決定,那陣也不懂。但是家里確實是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決定。從早晨幾點起床是否懶床到每天吃什么飯店點餐。他在學校很多事情也是協(xié)助老師進行,疫情期間他一直保持每天6點半起床學習,偶爾還協(xié)助老師在線組織同學開班會,分配同學任務(wù)。這些都是在他奶奶家時做的。我不在她身邊。
關(guān)于壓力。他確實是有時候表現(xiàn)的很焦慮。最近發(fā)生一件事,讓我也開始反省,就是開學第一天回來,老師說要考試,他當時特別緊張,晚上睡覺前就哭了。我和他爸爸自認為都不是何必在意考試結(jié)果的人,不知道他為什么如此緊張。第二天考試完,我問他,壓力來自哪里?又和他強調(diào)了一下我和他爸爸不在意他的成績,在意的是他每天學習的習慣和努力的過程。他說壓力不是來著家里是他不想同學老師失望。擔心這個假期同學也和他一樣學習超過了他??荚嚦煽兂鰜碇?,他總分又是全班第一。不過英語考了96,我大大的表揚了他。和他說總考100分壓力多大啊,考96也沒什么。我反思的是是不是每次他考第一我們是不是表現(xiàn)得太開心了?我都沒有想過成績會給孩子帶來這么大壓力。所以我們?nèi)叶艘粋€規(guī)矩就是不考第一。
關(guān)于讓孩子選擇,我有一些疑惑,就是如果一味地只是尊重孩子的選擇,那孩子會不會放縱自己,而自主會不會變成任性?我身邊也有朋友孩子進入青春期原來很乖巧的女孩突然變得不想上學。但是他們對孩子的養(yǎng)育過程中孩子也是極度有主見的啊。
直到聽到最后一個模塊,那個世界女孩的狀態(tài)我才釋然。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武志紅說女孩對媽媽有認同,母親很強大女孩在母親的養(yǎng)育過程中吸取能量。是不是說還是需要有人在孩子身邊不斷的鼓勵孩子幫孩子去堅持做一件事,孩子犯錯誤了還是需要有人去指出來,不能一味地放縱孩子。溺愛也是病態(tài)的。我就想了下我這幾年對孩子的學習做法是我也會給他布置學習任務(wù),一般不會很多,朗讀和閱讀任務(wù)為主。他每天愿意和我分享學習上的事情,我們一起討論學習方法。還是拿背單詞這件事,我倆一起探索學習方法,開始是我們一起背,到現(xiàn)在他說他找到了他自己的方法,背單詞沒有以前那么難了。他也會偷懶,把一星期的單詞攢到周六突擊完成。比如現(xiàn)在他正在那痛苦呢。
以上是聽完課程的體會。孩子是父母的復(fù)印件,原件好復(fù)印件才會好。所以要努力改變原件才能讓復(fù)印件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