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上周旁聽了一堂某平臺為老師們提供的繪本精讀課程培訓,還是有一些可以復制到家庭分級閱讀中的干貨的,在此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下~
一、執(zhí)行精讀的具體條件
1、孩子的英語能力要求
英語閱讀能力達到G1或更高,且學過自然拼讀、高頻詞。逐條說明下,一般來說,精讀的文章難度會較泛讀低1-2個級別,所以孩子的閱讀能力在G1以上,實際精讀的其實是GK段的文章。(不能比GK再低了是吧~)精讀過程中,需要孩子能夠利用自己學過的自拼知識進行單詞拼讀,所以了解自然拼讀基本規(guī)則也是必須的。至于高頻詞,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自主閱讀,另一方面在造句的環(huán)節(jié)中,也能幫助孩子完成任務。總之,精讀需要一定的門檻,不適合剛剛開始啟蒙的娃。
2、家長的英語能力要求
如果是英語水平較好的家長,建議盡量全英文。當然,這個對于很多家長來說有難度,那么如果有一些基礎,就做到單詞解釋和造句舉例用英文來說。如果家長本身基礎很弱,至少要做到單詞可以帶著孩子查詞典,能引導孩子進行造句的程度。有些家長自己英語幾乎是一片空白,孩子造句后無法判斷單詞、語法是否使用正確,這種情況下建議放棄自己帶孩子進行精讀,找合適的線上平臺或者線下機構去做。
二、精讀前的準備
1、家長需要做的準備
做精讀,家長是需要備課的!大概需要準備以下幾個方面:
1)作者或文章背景介紹(非必須);
2)提取出文章中對孩子來說的生詞,準備其解釋說明;
3)提取出文章中的重點高頻詞;
4)提取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型;
5)針對文章內(nèi)容,準備其他音視頻、手工游戲等素材;(非必須)
看著上面的1-5,希望你不會壓力山大……
真心說,精讀成本是很高的,往往精讀一篇文章的時間,泛讀能3-5篇甚至更多。
除了以上5點,如果配套讀物有自帶的預習思考問題,(RAZ、牛津樹之類的分級都是有的),如果恰巧你覺得孩子有必要做更多的思考,那么也可以把這些問題在精讀前提供給孩子作答。
2、孩子需要做的準備
對于孩子來說,需要準備的簡單一些。
1)跟著音頻完成跟讀,熟悉生詞發(fā)音,了解大概的文章內(nèi)容。
2)如果有預習問題的話,對問題做下簡要的回答。
下面,終于可以開始精讀了。(這篇文章都1000字了……)
三、精讀的具體步驟
1、閱讀標題、了解作者(Talk about the title / writer)
很多閱讀指導都提到,讀一篇文章是從標題開始的。雖然上面提到了精讀前孩子已經(jīng)看過了文章,但在閱讀標題的這個階段,還是需要拋開實際的內(nèi)容,來思考這個標題使你聯(lián)想到哪些東西呢?思考的結果可以讓孩子說,然后你來幫孩子寫或畫下來。提到“畫”,你是否會聯(lián)想到“思維導圖”?確實可以最后輸出一份導圖,但我個人覺得這個階段實際是一個先發(fā)散思維的輸出,然后分類整理的過程。也就是說,你可以先把孩子說的內(nèi)容一一列下來,然后再整理成導圖。
插句話,估計有些朋友會問,上面的這些過程是全英文么?參考我在家長英語能力要求中的描述吧,總之量力而行,別為難自己。
再解釋下對于文章作者的介紹,我個人其實對文章作者并不是很關注,平時帶孩子閱讀的時候幾乎不會強調(diào)這個內(nèi)容。但課堂上老師提到,如果孩子很喜歡某個作者的某篇文章,幾乎也會對該作者的其他文章很感興趣,是非常不錯的擴展閱讀的途徑。所以,相信你會跟我一樣,也有一些動力去介紹作者了。就算依然沒有動力,至少我們會根據(jù)孩子的反饋,去做一些后續(xù)的行動了。
額外補充一點,如果文章內(nèi)容涉及某個歷史事件、或者專業(yè)性較強的科普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也需要給孩子補充說明下背景信息。
2、學習生詞、高頻詞、重點句式
1)學習生詞
發(fā)音 -如果符合自拼規(guī)則,則鼓勵孩子獨立進行拼讀。如果單詞發(fā)音不符合自拼規(guī)則,一定要對孩子進行發(fā)音說明,幫助孩子進行拼讀。例如:two,就是一個特殊發(fā)音的單詞。
解釋詞義 - 先說明分類(名動形副代……)如果單詞還有引申含義,則解釋字面意思之后,還要對引申含義進行說明。例如:blue這個單詞,有的時候就不僅僅是藍色的意思。
對于某個單詞的解釋其實還可以進行下擴展,例如:color這個單詞,就可以畫出下面這個簡單的導圖:
造句舉例 - 給出具體例子,向孩子展示這個詞該如何使用。
2)學習高頻詞
對于能力較好的孩子,鼓勵其使用高頻詞自行造句。如果能力還比較弱,或掌握詞匯較少的孩子??梢韵冉o出一個例句,再引導孩子仿照例句的模式進行造句。例如:高頻詞"I",可以先給出例句:I'm 5 years old.I'm happy.等等。
3)學習重點句式
類似高頻詞,但是這次學習的是一個句式。先將句式提取出來,進行解釋說明,然后再舉例具體的使用方式,最后引導孩子自己使用句式進行造句。比如:I'm ....既可以用來描述我的某個狀態(tài)(I'm happy.),也可以描述我的某方面特征(I'm 5 years old.)。
補充一點,如果文章較長,特別是單頁文字量較大的情況下,可以把單詞、高頻詞、重點句式的學習,拆分到單頁或者按章節(jié)進行。下面閱讀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按照同樣的思路。總之,自己靈活調(diào)節(jié)。
三、閱讀全文(Read the story)
1)流利閱讀
相信經(jīng)過了前面第二個步驟,把單詞、句式的難點掃清之后,達到流利閱讀是水到渠成的。在深度學習之后,也許會有一種不同之前的閱讀體驗。所以,這個閱讀全文的過程,一定要保留下來,也是相當于階段性回顧總結。
此外,如果文章中還有前面單詞、句式講解中沒覆蓋到的,且需要講解的地方,在此環(huán)節(jié)也需要補充上。
2)閱讀理解
首先,我們需要對文章總體內(nèi)容進行簡要回顧,當然,如果孩子能力強,文章又較為簡短的話,可以引導孩子獨立進行內(nèi)容復述。
回顧的過程中,可以帶著孩子將文章內(nèi)容整理成思維導圖,加深記憶。(Raz的很多科普文就特別適合做導圖,牛津樹故事性的就只是復述事件經(jīng)過吧)
最后是檢驗孩子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的程度到底如何。像RAZ、牛津樹、圖書館等分級讀物,是有配套問答題的,這個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直接使用了。
另外,還記得在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提到的音視頻、手工游戲等素材嗎?最好的使用方式是結合具體內(nèi)容,穿插到對應的學習模塊中,例如:你在講color這個單詞,講過之后就可以穿插一個顏色的小手工,或者涂色小游戲。如果你擔心怕把前面的節(jié)奏打亂,也可以在最后做為學習的獎勵,播放音視頻動畫或者玩游戲來給孩子進行放松。
好了,終于把做精讀的過程總結完了。你是不是覺得“好復雜”?其實還好啦。但是,精讀確實非?;ㄙM時間,自己帶孩子做的話,非常的辛苦。而且,千萬不要考慮每一本分級讀物都做精讀,時間和精力供不起的。
上面的方法,大家可以嘗試下,千萬記得:靈活應用。覺得文中例子不過癮的話,歡迎就具體某本分級進行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