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學了兩年的機器人競賽隊,我和娃決定走一條新的規(guī)劃賽道

2017
2014
2023-11-28 15:01 原創(chuàng) · 圖片6

寫在前面:本文首發(fā)于公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前兩周,先先在線下學習的機器人機構,詢問我們是不是要參加12月在西安舉辦的VEX亞錦賽初賽(下文我會詳細說VEX是什么,機器人路線怎么回事)。

我們在這個競賽隊已經(jīng)待了將近兩年,先先對于機器人學習和相關知識,確實也十分熱愛,還經(jīng)常憧憬自己以后會做人工智能和相關行業(yè)的工作。

任何打到競賽隊的孩子,從賽事規(guī)則,到熟練操控,團隊溝通,編程內容,都一步步深入接觸,也都渴望能參加比賽,先先也不例外。

但我猶豫了。

升學的角度來看,這類抬頭很大的商賽對于攢簡歷用處不大。

真正有用的,是由教委或者是大學等部門舉辦的,基本不接受機構報名,而是需要以學校戰(zhàn)隊參加的,或者是白名單賽事,比如像這樣的:

圖片

部分白名單科創(chuàng)類賽事截圖

但從個人提升來說,不得不承認,即使是商賽,去打了之后,在賽場的氛圍和實戰(zhàn)中,孩子的體驗和收獲,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說低齡娃的相關比賽確實很水,但已經(jīng)走到四年級競賽隊的孩子,這些比賽參加一次,就是一次的經(jīng)驗,真想走機器人路線的,還是有意義的。

只是,作為一個搞教育和研學這么多年的老母親,我確實了解機構的套路。

誠然,VEX本身的設備貴,花費就是比別的多,加上機構要賺錢,所以收費高點,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明明只是去西安打個四天三晚的比賽啊,孩子就要6500元/人,大人跟去也要4500元!這還不算要扣掉的課時費!

因為做研學多年,我對實際成本很清楚,這個收費溢價相當多。

當然,我也知道,不能是說機構非要割韭菜,而是這個行業(yè)本就如此,高課時費+打比賽的高額花費,是標配。

圖片

家長有需求,機構和賽事要賺錢
自然水漲船高

而真正讓我猶豫的,不僅是費用,而是孩子的實際成長。

不少機構為了讓孩子打出成績來,創(chuàng)意性的內容都由老師來做,而并非孩子。如果都是如此,那就已經(jīng)偏離了家長們的初衷。

而且,真正的強者,其實是各名校的校隊,他們也會青睞有這類特長,并且在比賽中獲得冠亞季的孩子。

北京有部分小學,也是有自己戰(zhàn)隊的。但很遺憾,先先學校沒有。而因為VEX都是要以團隊來參賽的,所以如果想在咱國內參加真正含金量高的比賽,必須以學校名義報名。換句話說:學校沒有VEX戰(zhàn)隊的,可能很多比賽沒法參加。

我們也嘗試過去找學校里水平相當?shù)暮⒆?,看看是否有可能組成戰(zhàn)隊,但的確很難。而現(xiàn)實是,即使找到了隊伍,輔導老師、場地器材也都是問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開始反復思考,這條路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既能滿足孩子的興趣,又能對升學有實際幫助,同時還不會有那么多限制條件。

在尋找解決方案的同時,我也給大家捋了一條機器人學習路線,因為確實問到我的媽媽們實在太多了。
 

都知道學習機器人是未來的方向,無論是大學專業(yè)還是就業(yè),都會有很多機會,不少孩子也有興趣。

但是怎么學?學了以后出口在什么地方?選哪種?大多數(shù)人都是一知半解的。

我直接做了一張表,大家一看就清楚:

圖片

樂高、VEX、Make X等

都由不同公司出品,有不同設備體系

學習路徑獨立,但底層邏輯一致

往上都有國際性賽事

捋順了這條線之后,我再來一項項研究白名單的內容。這是世界機器人大賽的比賽內容:

圖片

而Make X,在之前海淀區(qū)就發(fā)布過青少年科技競賽中,占據(jù)了好幾個賽事項目。

而且參賽方式靈活,組戰(zhàn)隊或者是自己一個人參加,都可以!

相比之下,可能對于現(xiàn)階段的我們來說,Make X是一個更現(xiàn)實也更好操作的路線。

我知道學而思一直在做Make X,幫助無數(shù)孩子拿到了市賽,甚至國賽的名次,而他們也有自己的高階競賽隊,網(wǎng)羅了行業(yè)內的頂級老師。于是,我輾轉托朋友,找到了競賽隊的教練。

因為有著幾年VEX競賽隊的經(jīng)歷,Make X上手對先先來說并不難。雖然場地和設備都不同,但是底層邏輯是一致的。

圖片

先先在操作Make X

當然,要熟練還且需要練習

我也和教練們就娃未來的學習和進階之路,聊了整整三個小時,也窺探到了不少行業(yè)內幕。

所以我在和先先商量后,決定從VEX轉到Make X。其實還是機器人,只是換了個賽道。如果真能一直走下去,都是要打FRC這樣的最高級別的比賽。

說起來機器人學習好像很火,但很多家長并不真正清楚這個賽道的真正意義。

其實在未來,是有無數(shù)可能性的。無論從多學科的相輔相成和遷移,到就業(yè)行業(yè)的選擇,以及更多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都是國家,乃至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

娃一步步走上去,也會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發(fā)現(xiàn)和其他學科的結合,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分支。

不過,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遠沒考慮那么多。孩子感興趣,愿意學,那就上。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yè),研究清楚路線,做好正確的認知。

而包括機器人、編程,或者文體特長等等,任何一條路,吃天賦,也拼持久和方法。

當然,每所城市甚至每所學校,招生的方式和政策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可以多去關注不同的信息,盡量避免信息差。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把一些能拿到的證書(大部分考級都沒用),先拿到手,再來規(guī)劃下一步路。

把這個經(jīng)歷分享出來給大家,其實也是因為自己在糾結和思考的過程中,有一些心得和收獲,希望能給大家點參考,也期待更多點子的碰撞。

寫在最后,關于機器人和編程

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線,二者沒有可比性,也沒有優(yōu)劣之分。都各有升學方式,有白名單賽事,也有光明美好的就業(yè)機會。

機器人是設備操作,有部分編程內容,需要場地和設備進行學習。編程是代碼撰寫,有臺電腦就可以。

機器人的路線,上文已經(jīng)說清楚了,編程路線,從真正有升學價值的角度來說,基本就是要走上信奧路線。切記不要被拖課時的商業(yè)機構割韭菜。

關于編程,我之前寫過文章,戳這里看:從Scratch到C++,在編程學習這條路上,我和娃越走越清晰

早期兩者都可以接觸學習,以低時間和經(jīng)濟成本走一下看看,對娃沒壞處。但要長久走下去都不容易。

想真正了解路線,請認真讀今天的,和以上鏈接的文章。

THE END

0-14歲孩子成長分享

各類好書好物

中英文雙語啟蒙和進階

閱讀+寫作干貨

國內外親子游、營地和夏校

記錄生活里的溫暖和美好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7

推薦閱讀

無敵大薇薇
無敵大薇薇
201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