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從五歲半開始的分級閱讀(raz),同時開始自然拼讀(蒲公英英語拼讀王)的學習和鵝媽媽童謠。之前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連英文繪本也沒有讀過,完全是零基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開始,是因為孩子的中文閱讀已經(jīng)進入了自主閱讀階段。大人只需提供合適的書籍,孩子自己可以掌控閱讀的節(jié)奏,大量時間的親子共讀時間便得以空余。我們完全有時間可以專攻英文這個完全空白的領域。
現(xiàn)在想來,用raz作為啟蒙,其實還是很愚蠢的選擇。分級閱讀的目的性很強,就是認識句型和單詞,趣味性對于剛開始進入英文學習的小朋友來說,簡直枯燥到要原地爆炸。(還好輔助了拼讀教材,有大量的兒歌,緩解了孩子的焦慮情緒。)
我們從a級開始刷,用點讀教材,第一天一本,第二天加一本,如此類推。如果學過的能自己讀,就可以進入退休行列。每天大概保持在五本左右的閱讀量,有時候不認識的多了,也要讀十幾本的樣子。a級我們讀了三個月左右,讀完還是很有收獲的,最起碼敢讀了,而且也不再厭煩讀,反而在后面的階段,讀raz成了非常愉快和輕松的事。
后來因為一些原因,換了另一套分級閱讀,就是著名的氣球社的圖書館一。一套50本,我們從是中間階段開始的。只是習慣了raz的整齊句式,突然換到敘述類的文字,面對每一頁都會出現(xiàn)的不同句子,小朋友再次崩潰。一本《The Rabbit tale》我們讀了十幾天,要求和讀raz一樣,只要可以自己讀就過。但是因為難度還是有點大,所以我們把一本書分成三部分來讀,第一天讀第一部分,第二天讀第一二部分,第三天讀全部。這樣慢慢啃,圖一的中間十幾本在兩個月內也啃完了。(圖一后面的游戲小朋友最喜歡)之后的閱讀就快多了,三四天可以結束一本書的學習。整個圖一,我們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合并蒲公英的學習,還穿插了鵝媽媽和廖單一。
這個部分學完后,我感覺小朋友漸漸適應了英文故事的基本敘述方式,詞匯量一下子突然增大,當我們回過頭來再刷raz-b的時候,輕輕松松十幾天都讀完了,孩子也有意識的開始往外蹦句子。(無奈老媽媽水平太low,接不住……)
英文啟蒙整一年了,我們的速度算是很慢了?,F(xiàn)在raz-c級進入了尾聲,圖書館二的學習完結了粉色部分,學習了自然拼讀,讀完了牛津33本,廖單一及拓展、鵝媽媽、super simple songs和pigeon系列。
讓我唯一最慶幸的是,一個英文盲媽媽,帶著個英文白紙寶寶,選了套超枯燥的英文教材啟蒙,每天聽讀半小時,孩子仍能對英文有興趣,愿意聽讀喜歡的英文,這說明在大方向上我們一直沒有跑偏。這真得感謝我家小朋友的鼎力相助……
回想我們走的這條路,確實不符合聽力先行的英文學習規(guī)律,但是也是結合我們自身條件做出的選擇。地處偏遠山村,經(jīng)濟條件也不足以支撐起一年幾萬的外教網(wǎng)課,父母的英文水平太爛也不可能提供浸入式的全英環(huán)境。每天并不長時間英文學習,也許是目前比較適合孩子的方式。對比了一下朋友孩子線上加線下,雙管齊下的英文學習(幾乎同時啟蒙),我們家的在語音、詞匯、句式的掌握與運用上,都要好的多。當然,我們也存在問題,比如聽力水平一直低于閱讀水平。這,也許還是需要多花時間才能解決吧。
希望還在觀望的媽媽們相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們一起加油吧……
raz My First Reading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