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基本都是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來進(jìn)行的,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娃跌跌撞撞的讀聽說還未寫的學(xué)習(xí)之路。
五歲半啟蒙的我們不具備任何學(xué)英語的有利因素,沒有上課,沒有同伴,沒有牛媽,只有一臉雞血的英語小白媽媽,和一個懵懂無知暫時不懂反抗的普娃,加一套分級。英語學(xué)習(xí)計劃,這就上了。
所以,聽力先行,我也想啊,可是老母親真的做不到啊!
那,就先讀著,邊走邊看唄。
第一階段:
鵝媽媽,是兒歌,不用解釋,就它了!
raz,圖就是意思,不用解釋,上!
蒲公英自拼,跟拼音差不多,說不定還可以有知識遷移,讀!
裸聽是什么?不管它!連基本單詞都不知道意思,裸聽不是浪費生命嗎!
razAB讀完,鵝媽媽也差不多會背了,蒲公英也打了個醬油。小朋友好像懂點基本單詞了~
第二階段:
raz有點枯燥了,要不,換換口味?
來個廖單伺候?太好了,52周那么多書,夠讀上好一陣子,不用勞老母親操心迷失在龐大的英文書目里。
廖單故事性強(qiáng),連蒙帶猜,小朋友自我猜詞的學(xué)習(xí)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再上一套圖書館一不?小朋友表示,故事太長,單詞太多,讀不下來。每日崩潰…不要急,慢慢來。一本The rabbit tale,讀了十幾天,然后,就讀順了。聲情并茂說不上,但語音語調(diào)還是在線的。至于聽力嘛,能讀的接近音頻,那就是有進(jìn)步吧。老母親佛系一點,繼續(xù)努力!
第三階段:
圖一讀完,繼續(xù)RAZ,勢如破竹般讀完了E,再吭吭唧唧讀到H。有一天坐車,太無聊,老母親諂媚而小心地向娃建議,來,這么漫長的時光,我們聽個故事唄?于是,接下來幾周,裸聽完了Frog and toad.。
第一遍,只能聽懂50-60%,那就第二遍,第三遍,喜歡的故事看一看,再討論討論,基本上都理解了。
我們就這樣無痛推進(jìn)到裸聽橋梁,后面嘗試了內(nèi)特,黑貓分級,科一,神奇樹屋前幾本,牛7—9,瘋?!m然進(jìn)度不快,但是每天時間不長,孩子并不排斥。
現(xiàn)在孩子raz讀到了P級,朗讀基本變默讀,聽外教老師上課完全沒問題。
當(dāng)然,說因為練得少,還不流暢,寫還沒有正式開始。但我們才二年級,也不需要出國,也不需要升學(xué)考,大環(huán)境讓人沒有焦慮感,老媽媽有點佛。
語言學(xué)習(xí)重在有效輸入且堅持,中文是這樣,英文也如此。至于大火猛攻,這種方法,大概是不太適合我娃這種不耐的孩子,還是徐徐圖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