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學回來,我們例行聊天的時候她跟我說今天老師批評她了,我聽罷內(nèi)心躍躍欲試:喲,這不正好來個“淺挫折”教育?
???:老師批評你啥了?
:我上次請假沒來,勞動課老師也沒告訴我,然后就批評沒帶葉子的同學,我又不知道!
(艾瑪,看這敘事能力,真得多練)
???:哦,你是說上周五你生病請假沒上勞動課,結(jié)果那節(jié)課老師讓下節(jié)課帶樹葉結(jié)果你不知道,老師就批評你了?老師咋說的?
:老師說表揚帶了樹葉的同學,批評沒帶的,說人家怎么就記得帶你們怎么記不住?
???:哦,那老師是批評那些明知道要帶樹葉但是今天忘了的,你又不知道,所以沒說你又,你在那撿什么罵?
………
我發(fā)現(xiàn)這孩子聽不得一點批評,上次老師說她沒有一號坐姿,她回來跟我說就因為撓了撓癢癢,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所以特別不服,回家還哭了(覺得自己被批評了難受,且不服氣)。
我就安慰了一下,并且舉了自己小時候的例子,什么上課說話被罰站,打了上課鈴不知道上課還跟同學在外面玩之類的,才算逗樂她。
我也理解,誰挨批評能好受?我就是怕她太過頭了。
因為平時她就是一個特別配合的孩子,偶爾唧唧歪歪,要么是我放水了(我的鍋)導致她沒好好利用時間學習(這不才一年級嘛,該玩玩該睡睡),要么我耐心勸導兩句也就學習去了,所以我也沒有什么太多機會狠狠批評她,都是夸她特別配合,做事不磨蹭。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寶寶,和媽媽配合度超高等等…
反而告訴她有些“雜”事兒必須做,有些問題我必須溝通清楚——
少做點題少學點不要緊,不要怕耽誤時間。
有時候她總嫌我啰嗦,說她都懂了,就要立馬去學習,我怕她理解不透,非得說明白才行比如為什么不給她看動畫片,為什么要先寫作業(yè),為什么工作日不讓她練習看圖說話等等。
所以我挺“珍惜”老師對她的批評,因為我信任老師,不會亂訓人,而且我作為家長不能讓孩子沒苦硬吃非得進行打擊教育,就只好抓住她受挫折的機會給她做心理按摩,讓她別對“批評”太抵觸,別像我一樣對自己要求太高,繃的弦太緊。
今天放學回來的時候我可能不在家,但是我下次一定得記住,多勸解她正確看待老師的批評,讓她抗挫折力再比我強一些,像她爸看齊~
對了,附圖是“放學六件事兒”以及“放學和孩子溝通的問題”(不提學習版)~
#親子教育# #小學一年級# #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