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4萬費用不高,比我們這便宜,但是效率也不高。
“學好英語,就像從北京到紐約,培訓班只負責送你到首都機場,有的培訓班廣告漂亮,相當于開奔馳車送你去機場。而有的培訓班很親民,是騎三輪送你去機場。但是后面橫跨太平洋的征途,無論你去不去培訓班,都是你自己跨越(跟語文是一樣的)。積累英語,跟語文一樣,肯定在家完成效率高。 沒有日常積累習慣,培訓班上不上,意義并不大,甚至可以這么說,常年去英語培訓班的,已經(jīng)沒什么競爭力了。因為一個人每天就24小時………(略)”?
我想起上周去機構咨詢其他興趣班,很有意思是,這家機構就立足于應試英語,(然而我在他家看到了牛津閱讀世界得自然拼讀書)這家機構隔壁是打造快快樂樂學英語,有外教 小班制的英語培訓機構(某孚),跟應試絕對不是一個體系的。 碰到兩個小學生家長,這倆家長也可有意思,其中一個是就在隔壁上外教英語,說他們家老大學了很久,越學越?jīng)]有興趣 ,她懶得搞退費 ,把余下課時給老二上(老二和我娃差不多大)。后面說打算線下課時上完,以后轉上線上外教課。 我作為旁觀者,當然第一個是驚訝于孩子去機構越學對英語越?jīng)]有興趣,而且是有外教的寓教于樂的機構,這種娃們都應該感興趣,但是不可否認效率是極其低的,短期對于小童愛上英語問題不大,但是讓孩子持續(xù)性愛上英語甚至自發(fā)性,問題還是有點大,靠機構單方面本身也不靠譜。?
另外一個家長,她的理念是應試教育(就說還是按我們這代當初學英語方法讓孩子學),沒有選擇這種外教小班課,報的其他機構英語,教學方式就說什么讀啊,背啊之類的。機構有自己的教材。
?
和她們倆聊也是有意思 但是他們倆都從未考慮讓娃英語閱讀,都是依賴機構,更別說在家自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