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不是有“雙減”,我都希望孩子能快樂的成長。
也不是沒有雞過娃,大概4歲之前吧,也是早教英語數(shù)學(xué)樂高圍棋…什么都想給他報,總怕他被別人甩下。
書一堆堆的買,玩具一堆堆的買,課一堆堆的買…孩子累,家長更累。
回頭想想,那時候的孩子好像經(jīng)常煩躁,動不動就無緣無故地大哭大鬧,跟我的關(guān)系不能說是不好,但也沒有一般孩子的親昵感。
后來學(xué)了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好像豁然開朗了一樣。我們不過是因為自己的焦慮,不過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我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做著那些孩子不愿意的事情。我們說著“我有多愛你啊”,卻從來不愿意聽聽孩子的想法。
現(xiàn)在娃5歲多了,他還是上著興趣班,樂高,攀巖,輪滑,實驗,都是他自己選的。每天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因為買的書也是他自己選的。
其實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堅持”的,可能都不是興趣所在,與其如此,不如放權(quán)給孩子,讓他們選擇自己的熱愛,去享受他們的熱愛。
我們要做的呢?現(xiàn)在孩子身后,提供支持,提供他們需要的幫助。
用行動告訴孩子:“我愛你孩子,勇敢地奔赴自己的熱愛吧,我支持你?!?
另外說一句,現(xiàn)在孩子跟我的感情特別好,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發(fā)脾氣,因為他知道,只要他愿意說,我就愿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