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拼圖板識字。
我孩子當初識字是因為一個拼圖板,板上有十來個字,我邊拼邊讀地教過給他幾次,讓我驚訝的是幾天后他竟然都能認下來。這是我起初沒想到的。為了讓他識更多的字,我到處找類似的拼圖板,但是沒有,只有這一種就那么幾個字。我只好自己動手做,沒有買的那么精美,但效果也不錯。最近我看到有賣的“識字拼板”,但當時市面上是沒有的。我的經(jīng)驗是: 孩子學有具體事物的字學的快,學抽象的字學的慢或者干脆學不會。像“兔”“象”“馬”這些字都學的很快; 像“自己”“知道”這些抽象的詞幾乎學不會。所以,我覺著先讓孩子識字是對的。即使是在閱讀中學,也是先挑這些有具體事物的字來學習。這樣孩子才有興趣,不至于反感逃避。
二、卡片識字。
我家的識字卡片倒是不少,幾乎都沒用上。有的色彩單調,孩子不喜歡;有的字和圖在一起,孩子只看圖不看字。最好的是那種一面是字一面是圖畫的,可以和孩子做猜圖畫游戲。就是先看字,猜猜背面的圖畫是什么,孩子學得很快。沒圖畫的卡片沒用,孩子沒興趣,一看就跑;圖畫和字在一起的,要捂著畫叫孩子認字,效果也不太好。一面是字一面是圖畫的最好,可惜這種卡片太少,自己畫的又不精美。
三、動畫片兒識字。
最有用的是電腦動畫。起初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識字動畫。孩子特別喜歡看,目不轉睛。為了讓他自己學,我教會他使用鼠標。你能想象到一個穿著開襠褲的小屁孩兒點一下鼠標,趕快跑到椅子邊爬上去坐好,瞪著眼睛看幾秒鐘又爬下來去點下一個字的可笑可憐的樣子嗎?可是只有前幾個字是免費的,更多的字就要出錢下載。我在網(wǎng)上搜到了破解版的,但后面的字,孩子就不喜歡看了。于是我動手自己做,很粗糙的動畫片兒,一晚上只能做一個字。做了五六個字后就沒再做,太累人了。但是孩子很喜歡看。關鍵是要有創(chuàng)意,比如“闖”這個字,我做的動畫片是:門外有一匹馬在草原上奔跑,跑著跑著闖進了門里,然后門框變成門字,馬變成馬字。要有旁白?。∫龑涀∵@個字。還要編的有意思,比如“球”字就不好做,我只好把家里姓王的親戚做上去!動畫片的效果特別好,就是太累人,又費腦子。
四、游戲識字
我想給他找一些識字的游戲,雖然找到一些,孩子也喜歡,但字太少。我想做個小游戲:籠子里關只鳥,識對字了,鳥就能飛出來。我孩子是很有愛心的,他一定會救小鳥的??墒亲鲇螒虻碾y度有點大,我只做到小鳥在籠子里蹦就沒耐心做下去,放棄了。但游戲識字絕對是個好選擇。
五、孩子在閱讀中自學。
費了好大勁兒,總算會了幾十個字。繼續(xù)教發(fā)現(xiàn)我想教的字他不感興趣,就沒再刻意教。反正他自己會讀兒童圖畫書,想認識的字他自己會問。不管了,反倒簡單得多了:自學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