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08-05 · 圖片7

英語寫作

chapter four繼續(xù)

Morgan又啟程了
還是那么的無聊和幼稚,我也只好硬著頭皮po到底了。
也是真沒想到,隨手讓娃寫的一篇pet小作文,最后變成了這個樣子。
娃說這次Morgan拿到了他的第三塊piece
我這才發(fā)現(xiàn)他每個故事最后的畫,那個拼圖是一次比一次多一塊的所以這算是亂中有序?
回應 舉報
贊4
收藏1

推薦閱讀

8歲
想法
閱讀打卡《天天游戲力之~冰淇淋》
天天咳嗽,可是他卻想吃冰激凌,媽媽不允許天天就生氣了,躲到了大樹旁邊。
這個時候媽媽靈機一動開始尋找天天‘’天天你去哪兒了?你是不是變成小鳥飛走了?還是變成螞蟻藏起來了?‘’
危機解除了,愉快的回家嘍。當然天天病好之后,媽媽給天天買了巧克力味道的冰淇淋喲。(?????)
5歲
10歲
想法
9.25打卡

英語:
牛津樹4:新3本+舊3本
音頻:牛4 40分鐘
視頻:Tire town school 20分鐘

語文:
四五快讀第三冊 :復習一課

今天孩子完成畫畫班體驗課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涂色明顯不認真,在對比別人孩子的作品后,恨不得揍他一頓。記得孩子曾經(jīng)跟我說過,自己喜歡涂鴉,不喜歡涂色。喜歡孩子的涂鴉,但是一對比孩子不認真的態(tài)度,又覺得問題比較嚴重。課后故事分享第一次孩子說害羞,不愿意開口。后面鼓勵他以后,第二次故事分享的故事雖然斷斷續(xù)續(xù),也不夠自信,...
10歲
想法
暑假時寫的,有點亂七八糟。

1. 英語啟蒙的階段性目標

本文僅討論3-6歲幼兒園兒童的英語啟蒙。

目前幼兒英語學習如火如荼,基本上提前到3歲甚至3歲之前。各種機構、各種學習方法滿天飛。

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啟蒙階段,就是3-6歲的幼兒園兒童,在這個階段要達到什么樣的階段性目標?這個目標是以詞匯量為依據(jù)嗎?還是刷書本數(shù)或者電影或者動畫片的閱讀觀看量?

我認為都不是。

啟蒙階段主要功能是激發(fā)英語學習的樂趣,在兒童自主學習階段(約二年級)時達到認知和閱讀材料難度的一致,...
6歲
想法
英語主要以raz為主線,其他繪本為輔 每天固定學raz若干本,基本有三本以上,看孩子狀態(tài),只要孩子有興趣,就都多幾本,能都多多少算多少,不定量,也不強求#4-6歲英語啟蒙#

英語主要以raz為主線,其他繪本為輔
另外,為了保護眼睛,也是要注意孩子的姿勢和距離#RAZ#
8歲
想法
昨天讀了一本海尼曼food fights 的書,看的時候圓圓一直嚷著要去參加這些食物大戰(zhàn),今早起來趴在桌上畫畫畫,遞給我一幅圖,告訴我是 orange food fight……只要是關于吃的……印象總是這么深刻??
8歲
想法
??3Y6M11D

pupu豐富的夜生活~
1??復習字母ABC
2??SSS兒歌課——今天是涂色粘貼拓展,有兩個,我們玩了其中一個,先給小猴子的五官涂色,再貼到對應的位置,并說出單詞
3??識字——口
4??數(shù)字書寫?1-4
5??公文式剪紙兩頁
6??復習古詩
7??8??叫叫閱讀體驗課一節(jié),被群里的媽媽種草了叫叫,今天上第一節(jié)體驗課,因為之前上過常爸大語文,所以我有對比,覺得叫叫更有趣,時間上也不長,幾個環(huán)節(jié)加起來十分鐘左右,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全程集中
9??玩拼圖,拼...
19年冬天,幾個朋友讓我給她們和寶寶錄個故事,因為當時娃兒都3-4歲,剛開始英語啟蒙,媽媽英語不太自信,選了biscuit的故事,卻擔心自己沒法聽懂,又沒法給娃太好的講解,她們對我的要求有三:第一,要慢慢繪聲繪色地讀英文,每讀完一句就翻譯一句中文;第二,要挑幾個詞,略微講解,還需要附上親子對話的實用小拓展;第三,要給媽媽講一講語法,不需要深入,但時態(tài)和語態(tài)等都需要點撥一下。
我試著做了一期故事,有了一些聽眾和反饋;但疫情來了,每天24小時又和娃綁定在一起我就把錄故事的事情擱置...
幼兒英語自然拼讀,這6部英語啟蒙動畫片就夠了 自然拼讀Phonics源自于英國,主要是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把口語因素和拼寫因素一一對應起來。

粗略對比,可以看成中國孩子學拼音的過程。

但因為換成了英語,絕大多數(shù)父母沒法讓孩子,像在中文環(huán)境里,全方位地語言浸泡;

而且有的家長發(fā)音不好、不知道怎么教,那就聽我的,看這6部動畫片就夠了。原版都是在油管上,但我給大家找了平替,國內B站(Bilibili)可以直接免費看。

1. 《Alphablocks 字母積木》

BBC的這部動畫片真是太有創(chuàng)意了。以字母作為主角,孩...
匿名花友
想法
英語啟蒙10個月小總結,只做更好的自己
從22年5月開始有英語啟蒙想法(寶貝3歲整到現(xiàn)在3歲10個月),5月底從上海出差回來立即安排執(zhí)行,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普通爸爸媽媽,普通娃娃,一路摸著石頭過河。
第一階段:sss兒歌?tpr ,工具小小優(yōu)趣App?超級牛,最開始用小小優(yōu)趣看動畫片的時候看過一些中文的動畫片,開始幾天比較拒絕,但是孩子小比較好騙,說那個壞掉了,家里沒有電視,沒有渠道看別的只能看老母親安排的。發(fā)現(xiàn)出了成長計劃功能,果斷使用,測試是P2水平但是感覺也有一些聽不懂,立刻降級P1,看過的聽音頻早晚個...
17歲
想法
說到后來,娃急了,說“那我聽你們的好了,上課就上課,權當休閑了。”
其實我們雙方都沒有錯。只是思考角度不同。
我們家長自詡經(jīng)得多、看得遠,想得是未來,所以理所當然地覺得應該走素質教育線,應該多養(yǎng)能力而不是考分,英語議論文寫作可能中、高考都用不上,但對于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不可或缺的。
娃呢,已經(jīng)不再是小朋友了,他有自己的擔心,也有自己的考量。這次期末考試英語折戟讓他打擊不小,想的是怎么迅速提高課內成績,而不是浪費那本不富余的時間去搞什么素質教育,先把英語強項穩(wěn)住是關鍵。有那時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