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覺得,這是一件以不變應萬變的事情。
不管有沒有考綱,退一萬步講,基礎教育,孩子理應打好基礎,具備一些基本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對孩子自身來說是最有益處的。理論上說,義務教育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平等的接受教育達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德智體美勞均衡發(fā)展。這是一個基本的培養(yǎng)要求,也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
因為個體差異、家庭環(huán)境差異和地區(qū)教育水平差異,孩子能夠接受和達到的程度很難一致。所以,我倒是覺得大可不必為有考綱還是沒有考綱局限和攪擾心情。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這事兒對咱確實有影響,但實際上也是針對考試而設,考試為檢驗教育的全面性和是否達到教育目標而定。我們就盡可能地以課本的知識為基礎,并以此為基礎,有所擴展就好。取消考綱,不過就是一個簡單地訴求——改變考啥學啥的惟考是舉方式。但課程標準還在,也不算沒有范圍。那就接受學好課內,有所擴展這樣新的要求。對于教育目的端正的學校和教育者來說,講好課內的目標從來沒變過。但對于一些考啥講啥的教學單位來說,就需要警醒和調整。
其實,對于學校來說,所謂惟考是舉,考綱不也是以課內為基礎嗎?只是學校為了出成績,人為地把內容減少。為了考試,這種狹隘的教育設定確實需要改變。
我覺得問題不大,大可不必驚慌,踏實地學習,不投機取巧,才是真的教育,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