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下午時間讀完了《非暴力溝通》,受益匪淺。全書一共十三章,前面幾章系統(tǒng)闡述了非暴力溝通的概念和四個要素,并舉例佐助思考。然后深究探討了影響溝通的一些因素,比如情緒好壞、語言表達、傾聽和反饋對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再比如因自我評價的高低不同而導致的挫折和憤怒,擺脫低落情緒及表達憤怒和感激的方法。簡言之,這本書告訴我們?nèi)绾我?guī)避溝通中的雷區(qū),實現(xiàn)平和完美的溝通。
不管是家人、親戚、閨蜜、朋友、同事……溝通無處不在,它的玄妙處就在于不重復的挑戰(zhàn)性。且說與孩子的溝通,即使應對得再好,還是會冷不丁冒出件什么事來。倘若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就極易產(chǎn)生心理學上的踢貓效應和蝴蝶效應,有首童謠如是唱道:“少了一顆鐵釘,丟了一只馬蹄鐵;少了一只馬蹄鐵,折了一匹戰(zhàn)馬;折了一匹戰(zhàn)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zhàn)爭;輸了一場戰(zhàn)爭,亡了一個帝國?!?nbsp;
情緒中的“蝴蝶效應”和“踢貓效應”:
微小的情緒不論好壞,都會在溝通過程迅速傳播造成影響,產(chǎn)生“蝴蝶效應”中列舉的亞馬遜流域蝴蝶扇動翅膀引起德克薩斯州龍卷風的效果;踢貓效應則反應了壞情緒如金字塔般由上向下蔓延導致最弱小和無辜者承受的過程。
本文首發(fā)微信公共號:aibaobooks
歡迎關(guān)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本人,謝謝
非暴力溝通中的“暴力”并非指行為,通常特指語言暴力,作者說:使用暴力的人往往是因為內(nèi)心的寧靜被破壞,為自己“應該”做到的事情而不停指責、命令和要求自己,由此導致內(nèi)在的不滿,從而嘗試使用暴力方式維護或?qū)で笮撵`和平。非暴力溝通就是時刻提醒自己要傾聽內(nèi)心的不同聲音,在交流時,運用非暴力溝通能更專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促進傾聽、理解和互助。
非暴力溝通的關(guān)鍵點:感激生活的賜予,不貪心。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要素:觀察。我們要仔細觀察所發(fā)生的事情,不帶情緒地去描述事實,不判斷不評估。注意不要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評論會使人們只聽到批評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要素:感受。使用具體的詞匯表達感受,說出導致感受產(chǎn)生的原因,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誠實表達自己。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要素:需要。感受事實上是內(nèi)心需要的體現(xiàn),對他人的指責、批評、評論以及分析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直接說出需要,對方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舉例:觀察or評論
(×)哥哥昨天無緣無故對我發(fā)脾氣。
解析:“無緣無故”是評論。
正確表述:
哥哥告訴我,他生氣了。
哥哥用拳頭砸了一下桌子。
(√)昨晚妹妹在看電視時啃指甲。
(√)開會時,經(jīng)理沒有問我的意見。
(×)我父親是個好人。
解析:“好人”是評論。
正確表述:
在過去的25年中,父親將他工資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
(×)麥克的工作時間太長了。
解析:“太長了”是評論。
正確表述:
本周麥克在辦公室工作了60小時以上。
(×)亨利很霸道。
解析:“很霸道”是評論。
正確表述:
亨利在他姐姐換電視節(jié)目頻道時,撞了她一下。
(√)本周彼得每天都排在最前面。
(×)我兒子經(jīng)常不刷牙。
解析:“經(jīng)常”是評論。
正確表述:
本周我兒子有兩次沒刷牙就上床睡覺。
(√)里奇告訴我,我穿黃色衣服不好看。
(×)姑姑在和我說話時愛發(fā)牢騷。
解析:“愛發(fā)牢騷”是評論。
正確表述:
本周姑姑給我打了三次電話,每次都說別人不尊重她。
舉例:正確表達感受
(×)我覺得你不愛我。
解析:“你不愛我”是對感受的判斷。
正確表述:
我很傷心or我十分痛苦。
(√)你要離開,我很難過。
(√)當你說那句話時,我感到害怕。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會覺得你不在乎我。
解析:“你不在乎我”是對態(tài)度的判斷。
正確表述:
我進來的時候,你沒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單。
(√)你能來,我很高興。
(×)你真可惡。
解析:“可惡”是評價。
正確表述:
我有些煩躁。
(×)我想打你。
解析:“想打你”是想法。
正確表述:
想到你,我就火冒三丈。
(×)我覺得我被人誤解了。
解析:“被人誤解”是對觀點的判斷。
正確表述:
我感到郁悶or我很灰心。
(√)你幫我的忙,我很開心。
更好更清楚的表達:欣慰、滿足、鼓舞。
(×)我是個沒用的人。
“沒用的人”是發(fā)言者的自我評價。
正確表述:
我很沮喪or我十分傷心。
舉例:需要or感受
(×)你將公司機密文件放在了會議室,太令我失望了。
他人的行為導致了發(fā)言者的感受
正確表述:
你將公司機密文件放在了會議室,我很失望。因為我希望文件能夠得到妥善保管。
(√)你這么說,我很緊張。我需要尊重。
(×)你來得這么晚,讓我很郁悶。
解析:發(fā)言則對自己感受的負責
正確表述:
你來晚了,我很郁悶。因為我希望我們能坐到前排去。
(√)你無法來吃晚飯,我很難過。我本來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我很傷心。因為你沒有做你答應我的事情。
解析:發(fā)言者對自己感受的負責
正確表述:
你沒有做你答應我的事,我很失望。因為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
(√)我很沮喪,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經(jīng)取得更大的進展。
(×)朋友叫我外號讓我很難過。
解析:發(fā)言者對自己感受的負責
正確表述:
朋友叫我外號,我會感到難過,因為我想得到欣賞。
(×)你得獎了,我很高興。
解析:發(fā)言者對自己感受的負責
正確表述:
你得獎了,我很高興。因為我希望你能得到公司的賞識。
(×)你嗓門那么大,嚇死人啦。
解析:發(fā)言者對自己感受的負責
正確表述:
你大聲說話時,我有些煩。我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來學習。
(√)你讓我搭你的車回家,我很感激,因為我想比孩子們先到家。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要素:請求。清楚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的事。如果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會困惑和反感。提出請求時不要使用抽象和含糊不清的語言,想要的回應描述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回應。有時由于表達的意思與別人的理解不一致,需要請求他人的反饋,特別是集體討論中,需要清楚表明自己的期待。
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會受到責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如果我們清楚地表達我們無意強人所難,人們一般會相信,我們提出的是請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迎合自己,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
舉例:提出請求
(×)我希望你理解我。
解析:“理解”沒有清楚表達發(fā)言者的請求
正確表述:
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你認為我剛才說的是什么意思?
(√)請告訴我,在我做的事情當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
(×)我希望你更加自信。
解析:表述不清
正確表述:
我希望你能參加關(guān)于人際交流的培訓,我相信這會有助于你增強自信心。
(×)不要再喝酒了。
解析:表達的是發(fā)言者想要避免的事情
正確表述:
你是否可以告訴我,喝酒可以滿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別的方式可以滿足那些需要。
(×)請讓我成為自己。
解析:模糊的請求
正確表述:
我希望你告訴我,即使你不喜歡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仍然會和我在一起。
(×)關(guān)于昨天的會議,請不要隱瞞你的看法。
解析:模糊的請求
正確表述:
請告訴我,你怎么看我昨天在會議中的表現(xiàn),給我一些建議好嗎?
(√)我希望你能在規(guī)定的時速內(nèi)駕駛。
(×)我想更好地了解你。
解析:模糊的請求
正確表述:
我想多一些時間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吃一次午飯。
(×)我希望你尊重我的個人隱私。
解析:模糊的請求
正確表述:
在進我的辦公室前,請先敲門好嗎?
(×)我希望你經(jīng)常做晚飯。
解析:模糊的請求
正確表述:
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飯。
傾聽和反饋
傾聽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它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潛在的暴力,使談話生動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
傾聽時試圖分析問題妨礙了我們與他人的聯(lián)系,如果我們只關(guān)心別人說了什么,并考慮他的情況符合哪種理論,我們是在診斷人--并沒有傾聽他們。傾聽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地體會他人。非暴力溝通建議我們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有明顯的情緒,他一般會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饋。如果我們自己是說話的那個人,我們不妨清楚表明是否期待反饋。
在一個生氣的人面前,永遠不要用“不過”“可是”“但是”之類的詞語。當別人說“不”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認為他們是在拒絕我們。有時,我們甚至還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然而,如果我們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們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是什么使他們無法答應我們的請求。
舉例:傾聽和反饋
(×)甲:我又誤機了,我真是個混蛋!
乙: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不要太嚴格要求自己。
解析:安慰,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你很失望,是因為你希望能夠信賴自己,是嗎?
(×)甲:我認為我們應該把這些非法移民遣送回國。
乙:這對改善社會治安有幫助嗎?
解析:詢問,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你有些擔心,因為你很看重社會秩序和安全?
(√)甲:你以為你什么都知道?!
乙:聽起來,你有些不耐煩,因為你希望每個人的意見都能得到傾聽?
(×)甲:你從不把我當回事。要不是我?guī)湍?,你自己一個人能處理這么多事情嗎?
乙:你怎么能這樣想!我一直都很尊重你。
解析:辯解,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你好像有些失落,你希望得到欣賞和肯定?
(×)甲:你怎么可以那樣和我說話?
乙:我那樣說話,你是不是很傷心?
解析:為甲的感受負責,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聽起來,你很傷心,因為你需要體貼?
(×)甲:想到我先生,我就有些氣憤。我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是不在我身邊。
乙:你是希望他多陪陪你?
解析:反饋自己的想法,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聽起來,你有些失落,因為你需要支持與關(guān)心?
(×)甲:我真受不了我自己,我現(xiàn)在變得這么胖!
乙:慢跑也許會有幫助。
解析:建議,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你對自己好像有些不耐煩,你很看重健康,是嗎?
(√)甲:我緊張地籌備女兒的婚禮??墒?,我親家老是有新主意,真煩!
乙:聽起來,你有些著急,你希望能得到理解與配合,是嗎?
(×)甲:如果親戚來之前不和我打招呼,我真的不想接待他們。
乙:我知道這是什么感受,我也這樣。
解析:同情,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乙:你是不是有些厭煩,你希望你的需要也能得到尊重,是嗎?
(×)甲:你的表現(xiàn)讓我很失望。我本來指望你們部門上個月的產(chǎn)出能夠翻番。
乙:我知道你很失望。但上個月我們部門請病假的人很多。
解析:辯解,非傾聽和反饋
正確表述:
你看來很失望,你看重工作效率,是嗎?
在溝通中,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事,要愛自己,狀況不好時需要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人人都會有情緒,在種種不良情緒的問題應對上,作者給出了具體建議:
調(diào)整心態(tài),將“不得不做”的事變?yōu)椤拔疫x擇做”:
1.列出沒意思卻又不得不做的事
2.向自己坦白,做這些事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非不得不做。
3.承認自己選擇了某一行為,填寫聲明:“我選擇做最最最,是因為我想要最最最最”。
4.深入理解行為的動機,如:
(為了錢、為了得到贊同、為了逃避懲罰、不想感到羞愧、為了避免內(nèi)疚、為了履行職責)
充分表達憤怒
充分表達憤怒的第一步是不再歸咎于他人,我們的心情好壞不取決于他人的行為,憤怒是自己的思維方式造成的,核心是尚未滿足的需要。與其沉浸于“合理的憤怒”,不如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生氣的原因不在于別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怎么看待對方及其行為。謹記使用防衛(wèi)性的強制力,是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而不是為了懲罰、羞辱或譴責他人。
情緒低落
沮喪意味著,我們不了解自己的需要--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如何滿足愿望。
在情緒低落時,我們也許會怨天尤人。然而,如果以苛刻的態(tài)度對人對己,我們的心情好不到哪里去。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不去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毛病。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心底深處的愿望,并采取積極的行動,我們將會重獲生活的熱情。感到不耐煩不是因為做了什么,而是因為期待有不同的行為方式。
表達感激
我們總想做得更好,卻很少肯定已有的成績。比如回顧個人經(jīng)歷時,我們想到的往往是做得不太好的2%,而不是做得不錯的98%。要多看生活中積極的一面,及時表達感激之情,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樣也是值得的。
贊揚有時也會造成隔閡,在贊揚他人時,我們很少揭示內(nèi)心活動,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被贊揚者若感到贊揚的目的是為了操縱他們,就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當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表達感激時,是為慶祝他人的行為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zhì),而不是因為得到任何回報。
表達感激的方式:
對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的心情怎么樣
附錄的非暴力溝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