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十到前五,其實“so easy”

2021-2-25 15:29 原創(chuàng) · 圖片7

和每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媽媽一樣,打娃一出生,我就感覺這娃看起來簡直就像“文曲星”下凡,典型的大腦門,出生沒幾天就會笑,還不會說話就能咿咿呀呀的像和大人“嘮嗑”,這種種跡象,我一一比對育兒書,娃簡直就是智商情商雙商在線啊,娃一天天長大,這期盼也一天天提高,上小學之前,我在想,我娃絕對是來報恩的。在周圍人開始焦慮幼升小的時候,我反倒越發(fā)期待娃上小學后的表現(xiàn),但俗話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俗人擺脫不了俗話,我也不能免俗。

沒上學前,真是各種獎項都能沾邊,這家長就開始飄飄然,沾沾自喜,現(xiàn)在作為過來人,聽我一句勸“冷靜,一定冷靜~~”

01.錯把“習慣”當成“好習慣”

打從一開始,我就牢牢記住一句小學教育圣經(jīng)“小學階段一定要養(yǎng)成好習慣”現(xiàn)在回想一下,我確實執(zhí)行了“養(yǎng)成習慣”這一點,但是到底什么是“好習慣”這點回頭再看,確實值得深挖,稍后再表~!

接下來,回顧心酸史,小學一、二年級,原本期望的“一鳴驚人”變成了“一地雞毛”。

因為“減負”,一、二年級老師不以分數(shù)為評判標準,在家長群里分享的都是“普大喜奔”的A+,A,我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按照學前時的教育習慣,原封不動的走著老路,例如:美術、寫字、鋼琴、聲樂、舞蹈、英語外教等課外班一個不落,每天放學回來依然是寫作業(yè)、彈鋼琴、自主閱讀,自己還感覺挺有計劃性,有條不紊的既豐富了孩子的業(yè)余生活,還每天認真完成學校作業(yè),那時唯一的感受就是上學以后時間確實不夠用,就像歌兒里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三年級前,所有音體舞美英,什么特長都沒落下,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孩子多才多藝

這人只要是當了媽媽,就有敏銳的第六感,雖然每天都感覺真充實,真忙叨,但是心里總是發(fā)虛,總感覺差點意思~這點意思,在三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靴子落地~

打三年級開始,學校統(tǒng)一“百分制”,家長會上,娃的期末試卷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數(shù)學67,語文72,英語94,不用任何夸張的修辭,看到卷子那一刻,我感覺我真的都要哭了,但我做出了最明智的事情就是拿出手機把卷子全部拍照,因為試卷不允許家長帶走,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是我做的最明智的事情!

02.痛定思痛 解決問題

我是做銷售出身的,工作給我的思維就是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孩子學習這件事,我也是這么辦的。

1).總結問題

現(xiàn)在受“大數(shù)據(jù)”思維影響,凡事都要做個匯總統(tǒng)計,我把試卷的照片打印出來,把錯題匯總好,數(shù)學按照:漏題、抄錯數(shù)、計算錯誤、題意不明等方面,語文按照:拼音、字詞默寫、詞義理解、背誦、閱讀理解、作文題等方面,英語因為一直上外教課再加上成績尚可,暫時先放一放。

2).分析問題

通過匯總后的錯題失分情況,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方面基本都是所謂的馬虎,對于不理解題意這方面,孩子暫時沒有大問題,語文基礎相對問題較多,例如詞義理解、背誦段落的漏字、拼音等問題失分占一大半,反倒作文沒有扣分,閱讀理解雖然扣分但不多

 3).解決問題

通過上述操作,我這心落地了,至少說明考試分數(shù)差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商問題,而在于基礎不扎實,有些東西就要因人而異,學習更是要制定“個性化方案”,我自己的娃我知道,每天作業(yè)其實都在認真做,字跡也工整,各項課外課也都興致極高,在外人眼中真是挑不出毛病的孩子,那為啥會落到“基礎差”這個地步?根本問題就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好習慣”,而不是僅僅的“習慣”!

03.到底什么是好習慣

那就從“好習慣”入手,我從這幾方面改善的:

1)課程管理:選擇最匹配孩子的課外班,該放棄的放棄,讓孩子有深入學習的習慣

2)學習閉環(huán):預習--課堂學習--復習--練習--錯題反復練,讓孩子有完整學習的習慣,不要有知識漏洞。

3)主動溝通:和老師溝通,主動了解孩子在課堂上的情況,讓孩子有認真聽課的習慣,知道媽媽隨時和老師溝通,保證上課質(zhì)量。

4)陪伴學習:尤其在小低年級,陪伴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有約束力,從他律到自律過度。 

1)課程管理:

進入小學以后,放學后的時間尤為珍貴,周末休息日更是視若珍寶?,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有才藝課:樂器類、美術書法類、聲樂口才類、體育健身類、科技信息類等等,這些才藝課,在剛接觸的時候,都是興趣入門,并沒有什么作業(yè)練習要求,但隨著學習難度的加深,都要消耗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練習,如果只是單純的每周一次課程,回到家中不練習,不鞏固,那這一周一節(jié)課的時間坦白講就是在浪費時間,這種蜻蜓點水的學習,并無益處,權衡再三,我最終選擇了英語、鋼琴課作為保留課程,其他課外班到期后都不再續(xù)費,這樣不僅每天都能保證練琴、英語閱讀,同時也不會在周末時候,像“明星趕場”一樣,在不同課程之間穿梭,孩子累,家長也乏(陪娃上課,誰陪誰知道),課程縮減前期,一定會有心理波動,覺得遺憾或者是看到同期學生才藝上有收獲時心里有不甘,但是,家長一定要長遠看,不要為眼前這點小成績或小波動影響自己遠期規(guī)劃,大多數(shù)孩子最終走的都是應試路線,這些所謂的特長確實有“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還是要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重要!


鋼琴和英語我們一直堅持著,英皇今年10月份考完8級,英語計劃考完PET,爭取六年級前把這些都完成

2)學習閉環(huán):

預習--課堂學習--復習--練習--錯題反復練,之前“習慣”的致命點在于,只關注了作業(yè),而作業(yè)其實僅僅是學習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想做到不遺漏知識點(尤其小學階段,知識點并不多,盡量做到不遺漏),那是需要一個完整的學習習慣的,我從三年級假期開始,領著娃把書本上的課程按照《教材全解》(絕對網(wǎng)紅書)都過了一遍,預習之后把課后題過了一遍,錯題標記出,當學下個單元是,把上個單元錯題再重做一遍,直到?jīng)]有錯誤為止,開學后,依然保證每天放學回來先讓娃給我復述今天數(shù)學、語文課堂上都講啥,她自己覺得重要的是什么,相當于口頭復習,完成這些后,再做作業(yè),作業(yè)做完,我一定要檢查(這點非常重要,保證每天作業(yè)都要檢查一遍,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查,然后家長再檢查,保證孩子自己準確率),作業(yè)完成后,預習第二天課程,雖然假期已經(jīng)過一遍教材,但假期的預習相當于“看熱鬧”,上學后的每天預習,是要娃根據(jù)老師上課特點,去劃出自己認為老師講的重點,第二天再看看自己預習的和老師的重點是不是一致,這也是看孩子會不會聽課,會不會抓重點!平日里的各種小測驗,要整理到分類整理到文件夾,按單元匯總,每個單元把錯題整理好,學習下個單元時,回顧前一個單元錯題,如此反復,小低年級的知識點,盡在掌握(語文尤其適用,字詞類的東西,通過中每單元更新反復復習,組新詞等,會記牢)。

3)主動溝通:

和老師溝通,不要僅僅停留在微信上,老師下班后也有自己的空間,其實也不愿被打擾,可以在放學時候,和老師簡單溝通幾句,或者主動問問老師白天有沒有時間,去學校溝通,現(xiàn)在強調(diào)“家校聯(lián)合”,老師愿意和家長溝通,其實也是減輕老師工作量,你在家配合好,娃省心,成績好,老師何樂不為。而且當娃知道你和老師一條戰(zhàn)線,她上課的時候也會提起精神,不敢松懈,主動溝通的訣竅在于:周期性,不能一學期就溝通一次,那孩子也不傻,知道你就開學溝通一下,她后期該糊弄一樣糊弄,要是你每月不定期和老師聊一聊,哪怕就放學時幾句話,孩子都不敢輕易糊弄你,最關鍵的是,作為家長也不會覺得尷尬,冷不丁找老師一次,沒話可說,而時不時和老師交流,其實也是一種和老師粘合度的增加。

和老師多溝通,孩子進步快,老師也會覺得家長重視教育,給孩子很多機會

4)陪伴學習:

一二年級雖然我也關注娃學習,但是不得要領,想當然的以為娃自己完成作業(yè)就是一種自律,甚至有點沾沾自喜,這點小娃家長一定切記!孩子做作業(yè),字跡工整,只能說明孩子是往好學生發(fā)展的第一步,但不是最關鍵的一步,有的孩子,從小就對老師言聽計從,老師的話就是圣旨,所以“寫作業(yè)”僅僅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老師布置的任務,本質(zhì)上并沒有對作業(yè)完成質(zhì)量這件事有足夠的認識,而最有效的做作業(yè),是需要家長陪伴引導的,比如,坐姿(除了對眼睛有極大幫助,最主要是一種精神集中的體現(xiàn)),書面排版(尤其是預習時怎么分類勾畫、重點字詞積累等)、作業(yè)完成后自我檢查(基本沒有孩子做完作業(yè)愿意檢查的,家長的監(jiān)督很重要)等等,這些最有效,也是最費時間的小習慣,如果在一二年級早早的引導好,以后真的是越來越輕松,我們從三年級開始,也算是亡羊補牢吧。

04.努力過后靜待花開

這些努力的結果,就是在成績上是肉眼可見的增長,三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數(shù)學就99分,語文91分,英語98.5分,他們班50多個孩子,三年級上她排30左右,三下就已經(jīng)輕松沖刺前6名,我們現(xiàn)在五年級,成績穩(wěn)定班級前五名,最好成績第一名,所以,對于校內(nèi)成績的提高,只要方法對,執(zhí)行到位,成績就是水到渠成。

當然對于現(xiàn)在這種教育競爭白熱化的常態(tài)中,僅僅想提高校內(nèi)成績,不是家長的最終目標,大家都是放眼小升初、中高考,在這個過程中,核心學習習慣相當于框架,在這個框架下,增加學習方法、學習內(nèi)容,其他的還有啥發(fā)愁的?
 


回應15 舉報
贊26
收藏71
4年前
可以配點圖片,我推薦主編,看看能不能上公號~~
4年前
好棒????????????????
4年前
一米陽光光 好棒????????????????
謝謝親
4年前
棒棒噠????????
4年前
孩子聽話是重點
4年前
涵媽8511400902 孩子聽話是重點
如何讓孩子配合家長也得動腦筋
4年前
學習閉環(huán)挺重要的,光看不做練習(評估),或只練習不反饋都是蜻蜓點水。
4年前
清清的書柜 學習閉環(huán)挺重要的,光看不做練習(評估),或只練習不反饋都是蜻蜓點水。
越到高年級越重要
4年前
我們四門,三下靠著英語和科學成績好,沖到了第二名,曾經(jīng)是倒數(shù)!
看到你這篇真的特別感慨,沒有可以隨意放棄的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只有不愿意想辦法、努力堅持的父母!
初中競爭更加白熱化!
共勉!繼續(xù)努力,加油!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妞妞媽梁梁
妞妞媽梁梁
2010
作者熱門日志
學習英語,邁不過的《新概念》  贊65 · 收藏505 · 評論60
聽“學霸”一席話,“焦慮”少十年  贊80 · 收藏381 · 評論30
小學數(shù)學學習的實操方法  贊40 · 收藏305 · 評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