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加入了囤書大軍,我選書的信息兩個渠道,一個是看經(jīng)驗貼,大V推薦,另一個是看商城的排行榜,銷量高的必入。
按照這兩個渠道我買回的書很快堆成了小山。
三年來我買的書超2000余本,資金花費無數(shù),帶孩子讀了一半以上。
奇怪的是,一些特別暢銷的書,孩子不喜歡,和朋友們交流,他們也有這樣的困惑:
花錢買了暢銷書,孩子卻不喜歡看。
我們在一起交流,反思了這樣三點做法:
1.在孩子沒有養(yǎng)成讀書習慣之前,借書比買書好
我小時候還沒有線上購書,那時候書也很貴,所以我經(jīng)常去書店看書,在書店泡一天,直到走的時候再把自己喜歡的買走。
其實這就是個選書的過程,通過現(xiàn)場看書,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再喜歡讀書的人也有自己的喜好,更何況剛剛接觸書籍的孩子。
現(xiàn)在的社區(qū)圖書館、線上APP都提供了很好的借書渠道,借一堆書回來,對于孩子喜歡的、愿意反復看的再去購買,比直接買一堆書回來要更好。
隨著孩子長大,需要讀的書越來越多,我也辦了國家圖書館的卡,接下來也要加入借書大軍。
畢竟現(xiàn)在買書貴,囤書的房子更貴啊。
2.買暢銷書之前,除了看文案還要看內(nèi)頁
不得不說,現(xiàn)在暢銷書的文案寫得是真好,以前我經(jīng)常連介紹還沒看完,就拉到文后直接下單了。
沖動的后果就是孩子有時不喜歡。
后來我控制住激動的心情,去找這本書的內(nèi)頁,試看內(nèi)容。
有的書很好,但是已經(jīng)不符合我家孩子的看書年齡,那就等等再買。
有的書很好,但是家里已經(jīng)有類似的內(nèi)容,那也可以不買了。
還有的書,介紹很好,內(nèi)容一般,那也可以省錢了。
3.不要囤超認知1年以上的書
很多書會標明適合的孩子年齡,建議不要囤超過認知1年以上的書,認知沒有到的時候,書再好孩子也不理解,往往就是一臉懵。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這本書好評如潮,孩子10個月的時候我給她讀,盡管表演到位、聲音到位,她沒有任何反應。我一直不甘心,過兩個月就拿出來讀讀,直到2歲半的時候,有一次讀完了她跑過來抱著我的脖子說“Mum,I love you.”
這就是典型的囤書過早,這樣的書在我家還有好多,這幾年囤的書即使不再買已經(jīng)夠孩子再讀兩年了。
不要擔心書以后會斷貨,只要真的是精品,出版社不會面對需求不加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