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qq群友發(fā)言他娃學英語的計劃,我記不清那娃是三還是四年級,推測算是大娃了。
因此,我把自己之前零碎的發(fā)言整理了一下,涉及學得習得、家里大娃的學習路線、學習材料。也算是對自2016年7月正式開始突擊啟蒙英語的一個回顧。
——————————————————————————————
我理解的習得主要就是環(huán)境熏。 所以不管學分級還是動畫片,就不是習得,是學得了。 作為中國人在國內(nèi),學得比習得有效。
有些娃能出國一段時間、國內(nèi)雙語學校、每天長時間大量接觸英語老外真人,那么也可以算習得。習得之后一旦沒環(huán)境繼續(xù)熏了,就還得靠學得來保持和提高。
學得英語的一大檻在詞匯量上,想上兩萬,得靠詞根詞綴來補。語法其實不難,尤其原版看多的語感出來了,語法無非是對語言規(guī)則的總結(jié)和說明而已。
迪士尼英語,我們沒看過,我推測一周搞一集算精讀了,至少時間花成精讀的了。問題是大娃這么搞不厭煩嗎?學齡以后時間明顯減少。要是按伴聽(特別是小娃伴聽那種,家里平時就放著影音的,不管孩子看不看),那么英語學習效率怎么保證?
因此,在對我娃的英語學習上,我是領(lǐng)著在學得的路上。始終堅持英語就是一種工具,短期目標一定是跟得上甚至略領(lǐng)先學??荚?。借鑒漢語學習經(jīng)驗,開始先泛讀(一定不能裸聽!盲聽?。?,再加聽力,然后新概念梳理語法(目前我們就在這個階段)。之后,我的計劃還是閱讀為主,保持聽力,練習寫作口語。
我沒查裸聽 盲聽有沒有多數(shù)認可的定義。 我的理解,盲聽就是如盲人那樣在聽前聽后都沒有任何機會閱讀同樣內(nèi)容的材料,裸聽是則是前后可以看材料,但是聽的時候不能看。
盲聽 那去搞習得就行了 花時間熏。 裸聽,讓孩子先閱讀或者至少是認知了某個東西和某個英語單詞能匹配上,然后再聽,比如apple,先讓他知道這是蘋果,再聽,而不是不知道的時候給他用英文解釋一圈圓的紅的甜的,孩子還是一臉茫然。
最開始看的就是牛津樹1~9,然后穿插海尼曼gk-2(有一部分是我在低年級念給他聽但他完全沒印象,正好重聽外語音頻),蘭登1-2,豬象,餅干狗,毛怪,I can read1,青蛙蟾蜍,喬治猴紅本藍本,splat貓合集本,raz的aa,培生盒裝3~5,斯考特k級分級讀物(學生書沒看),圖書館系列1-2,亞瑟小子一套、內(nèi)特2個單本、wonder的gk部分分級,田納西科學g1-2,社科gk-2,大熊繪本精讀 highlights(其圖書館有的全部電子版),卡爾的繪本,布朗的繪本,兒百的三級,還有零散的一些未成套看的繪本。
這樣學到小學畢業(yè),是不是遇到瓶頸期,我不確定,得走到那時再看。
——————————————————————————————————
171018,壯爸在群里艾特所有人,介紹了他娃學習經(jīng)歷。 對此段,我發(fā)表看法“ 1、新概念,第一冊不能光聽(我們現(xiàn)在學的這冊),還是配合書看一看,不管老版還是新版。我娃現(xiàn)在用的就是老版,藍皮的。集中每天一小時時間。 第一冊學到第71課,全部是對話形式,我強烈反對背對話性質(zhì)的課文!家長可以和孩子對話,對話不是背課文 2、自拼不能一上來就學,必須得有單詞量,數(shù)量多少,去看專家建議,我估計至少一千是最基本的。 3、學得的大娃,聽力材料選擇簡單的,逐步再同步(可能要幾年時間),粉豬當成學英語材料顯然不適合零基礎(chǔ)或者初啟蒙的孩子,無論年齡大小。 4、粽子英語不了解,看過網(wǎng)上免費的冰雪奇緣,一集我都沒看進去,就更不給孩子看,看那個還不如去看看一些繪本精讀的視頻(中英夾雜講解,時間短,可以利用碎片時間)”。
之后,根據(jù)壯爸的艾特,我又發(fā)言“1 瑪澤的故事 我們沒看過。動畫我們看的極少,粉豬當年當動畫片看過帶雙語字幕 直到最近幾個月我們才裸聽(這是在閱讀領(lǐng)先聽力的基礎(chǔ)上) 沒什么問題 2 點讀書我們選擇的是牛津閱讀樹 3 中式英語 一個是發(fā)音 一個是句型。 句型需要隨著孩子深入學英語不斷改進。 發(fā)音其實也一樣,我比較反對在孩子小時就糾音不停,死死糾纏在口音問題上,舍本逐末。 英語是什么?交流工具,用來學其他學科最新內(nèi)容,所以重要的是你說的內(nèi)容。 中國普通話各地方人還說的不一樣呢,但只要是普通話,不管你是廣普 川普 還是京普,內(nèi)容能讓人聽懂就行了。 到了孩子逐步長大,如果有機會和老外深入交流,他自己會去改善他的發(fā)音。因為那時候他會感覺到 口音不好影響交流 影響別人(老外)對他的觀感 對他的進一步學習(主要是其他學科)阻礙了 他自然就有內(nèi)在動力去說好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