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蹦跳玩樂到PET優(yōu)秀,七年升級打怪英語啟蒙路

2021
2014
2025-9-2 17:43 原創(chuàng) · 圖片5

暑假PET考了159分,當媽的既為這個優(yōu)秀成績開心,也因差一分卓越略感遺憾,但更多的是對娃的肯定和多年帶娃啟蒙的欣慰?;赝@七年多的啟蒙路,沒啥一蹴而就的捷徑,全靠媽持之以恒地試錯調整、在迷茫中堅持,還有同路家長的互相鼓勵,才陪著娃走到現在。小編說我在小花生堅持全勤五年卻沒分享過啟蒙路徑,這一周我認真復盤了哥哥的啟蒙經歷,同時弟弟也快 4 歲了,姥爺都催著要給弟弟啟蒙,畢竟低齡學英語事半功倍,這事確實該提上日程了。

一、啟蒙初期:從甩娃到踩坑,最終決定自主帶娃學英語的心路歷程

哥哥2歲半時正是精力旺盛、一刻也閑不住的年紀,高需求寶寶不好帶,哄睡需要兩小時,媽媽又要上班,累的精疲力盡,新手爸媽面面俱到的照顧娃,還有著那種不能輸在起跑線的思維,同時也覺得帶娃很辛苦,想喘口氣,找個替我們帶娃的地方,那時候到處都是早教機構,試了一圈,畫畫的運動的學習的,都還要家長花錢跟著蹦跳,這個確實不符合我需求,最后找了家附近的蹦跳式英語機構?,F在回想起來,那半年與其說是學英語,不如說是給娃找了個有背景音的游樂場,老師帶著常常兒歌,課間分點水果,娃跟著瘋跑打鬧,回家能蹦出一兩個單詞就不錯了。

當時沒指望能學多少,只當是托管班,現在看來,沒有那段經歷,也不會后來下決心自己帶娃學英語。后面機構開始教26個字母,沒想到這點東西就是一年的安排,2w多的學費,心里覺得不值,而且老師帶著明顯的口音,看著娃花費大量的時間跟著蹩腳的口音,我意識到不能這么下去,開始了英語啟蒙的研究,翻閱了大量信息,先是周末帶著娃試聽了附近所有的英語機構, 全外教沉浸式的,劍橋體系的各種課程,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我基本對英語路線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有的機構理念很好但收費虛高,幾個小娃一節(jié)課也很難學到多少,又只能按著機構的進度,再想找到好老師,真是難上加難。網上更是百花齊放,很多最后也是推課賣書,真正能做到成體系指導的很難。

直到刷到了蓋老師的書,外研社的專業(yè)經歷,自己帶娃的實踐,以及明確的路線規(guī)劃和實操吸引了我,里面以原版閱讀為核心、親子互動為紐帶的理念我也非常認可,我們這代人大部分都是啞巴英語,不想讓娃繼續(xù)走這條老路,我依然記得研究生出國時第一個月的難受,周圍充斥著蘇格蘭口音的巨大打擊,生活用語上很多都搞不定,比如牛的各種部位怎么說,應試跟生活真的是隔著一座山,學英語應該是用的,不是為了考試。最后,決定自己上手,根據娃的節(jié)奏定制啟蒙計劃,不僅省錢,還高效,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什么進度計劃都可以適應性調整。就這樣,我徹底放棄了找完美機構的想法,正式開啟了親子啟蒙之路。?

二、關鍵一年:從陪讀到玩學,讓英語融入日常? 

 回想起來,自主啟蒙的第一年是最關鍵的。那段時間媽媽確實下了狠功夫,給自己列學習計劃,每天上班路上先把要讀的故事聽一遍,中午不睡覺備課,把牛津樹的故事改成情景劇,找各種娃喜歡的玩游戲的方式,想好怎么用英語表達,那時候沒有豆包,都是一點點自己找翻譯,說的話還不夠口語,現在把豆包外教用起來,隨學隨用,不用提前花費大量的時間準備了,比如摳腳怎么說,剪紙怎么說,都會立刻給出地道的說法。到了618,雙11給娃挑選繪本,把家里的家具都貼上英文標簽,隨時隨地說英文,能說英語就不說中文,哪怕娃用中文回應,我也堅持用簡單的英文重復解釋,堅持在游樂中自然習得。比較好的一個做法是,一周一個主題,比如這周是游樂場,平時讀書游戲都圍繞這個主題,周末就帶娃去游樂場,加深記憶,在實地中學習鞏固。 

繪本中,牛津樹是我們的主線教材,學前從一級到十級讀完,親子讀,指讀,到最后自主閱讀,大概重復了至少3遍,這套書主要是情節(jié)好,娃喜歡。    
 

動畫片看的比較雜,喜歡啥看啥,豬小妹最生活化,現在已經很普及了,可以邊看動畫片邊模仿著玩,如果娃樂意復述就更好了,那時候兩小無猜有好多資源,現在可能就是百度網盤了。那一年中陪著娃室外找昆蟲,打水仗,玩藏貓貓游戲,娃常常笑得滾在沙發(fā)上,不知不覺就學會了,甚至晚上睡覺都在說英文。海尼曼作為分級讀物的補充,句式簡單重復,很適合娃模仿跟讀;但 Raz 卻成了絆腳石,里面的內容偏學術化,娃一直沒啥興趣,翻兩頁就把書推到一邊,階段性的我還逼著他讀,結果娃不開心,來回拉扯了很久我也放棄了,到目前也是最不喜歡的一套書。

后來娃喜歡什么,我就買市面上有的相關主題的書和看相關動畫片,比如方塊兔,不厭其煩的讀了好久。朋友說你我買的書都夠開個繪本館了,也跟著我一起走上了英文啟蒙的路,后面互相分享,互相打勁,也網上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認識了小花生,開始堅持閱讀打卡。嘗試過的app也很多,小花生算是堅持到現在的。小花生陪我的兩千多天和娃2024全面的閱讀報告。  
 


這一年的堅持很值,把英語融入玩樂,比任何填鴨式教學都有效,娃很快就自主輸出,甚至有的機構老師都問我孩子英語是怎么學的這么好的,更堅定的夠了這個路線是對的。   
 

三、進階階段:從扶著走到放開手,做娃的資源規(guī)劃師

4歲開始,外教課程廣告鋪天蓋地,vipkid,鯨魚小班等等,我也不能免俗挨個試了一圈,最后選擇了每周一節(jié) 25 分鐘的線上外教課,初衷是讓他接觸純正的發(fā)音。但一開始娃很不配合,面對屏幕里的外教在屋子里跑來跑去,這讓我明白線上外教課不是越早越好,先打好基礎,跟媽媽玩口語的詞匯積累就夠了,娃感興趣就多說一會,不感興趣就不說,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如果娃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和興趣基礎,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等他上道后再說。?       
 

到上學前,娃可以自主閱讀《神奇樹屋》這類初章書了,這算是個原版閱讀的里程碑了吧,每天聽英文故事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這個時候意外我懷了二胎,身體問題自顧不暇,英語被迫停了半年,娃的詞匯量明顯退步,簡單的句子也開始卡頓。

為了保住前期成果,我報了個圖書館系列的課程,每次課自己讀分級讀物,做測試,和外教聊10分鐘,再寫一頁類似思維導圖的筆記。起初館內的中教老師特別有耐心,會引導娃梳理故事脈絡,還會鼓勵他用自己的話復述;可后來換了老師,互動性差了很多。好在遇到幾個同樣喜歡英文閱讀的小朋友,跟著他們一起參加了每年一次的閱讀賽,基本40天里聽讀總量可以達到了100萬字,賽后他自己也感到自豪和成就感。   

三年級下學期英文書單
共30本書


三升四暑假英文書單
共14本書


四年級上英文書單
共66本書


四年級下英文書單
共25本書 · 1本有推薦語

圖書館課程結束后,我買了star 和 AR 測試,通過做題了解娃讀懂了沒有,每次讀完一本書做題,從初章書到中章書,測試結果從GE 2.0慢慢漲到4.5,我也根據推薦書單給他調整閱讀難度和買對應的書,準備相應的聽力材料,等到娃開始讀《貓武士》《哈利波特》這類高章書時,測試的意義就不大了,20道題大多是基礎問題,也就沒有繼續(xù)買了。后面應該把重點放在精讀上了,試著讓他建立自己的分析邏輯,這也是目前的短板,在思辨能力和邏輯梳理上,確實需要更系統的引導。?   

四、標化考試:階段性以考促學,發(fā)現短板針對性學習

娃的標化考試之路,更像是順其自然的體驗。劍橋少兒英語一、二、三級沒有特意的復習,考前刷一套真題熟悉題型,也沒有背單詞,基本上拿了14個以上盾。重點感受考試是什么,娃每次進考場都樂呵呵的,也沒有啥考試的概念,心態(tài)特別好。

上學后,中間因為照顧弟弟,標化考試暫停等,直到 3 年級寒假,才考了 KET,136 分的成績也還可以;今年四升五的暑假,朋友家小升初,跟我說娃咋也應該有個pet成績,但是娃不背單詞寫作業(yè)不愛寫,糾結了好陣子終于下決心報了PET,想著能補補短板,這次報了沖刺班,遇到非常負責任的老師,刷了好幾套真題,真正認真?zhèn)淇剂耸臁W詈罂吹?159分的總分,閱讀 167分、聽力165分,口語156分,原版娃的優(yōu)勢就在這里,寫作146分的短板也一目了然。娃一直靠傾聽者聽書積累,沒系統學過語法,也沒背過 一遍PET單詞,寫作文時沒有思路,缺乏邏輯銜接,不擅長使用高級詞匯,文盲式學習,聽讀都懂,寫不出來單詞,口語表達雖然流利,但用詞簡單,很少用復雜句式和會出現語法錯誤,另外ket時候吃虧在同伴幾乎不說啥話,搭子也非常影響成績。       
 

四年級下,我終于找到了適合娃的英語老師和課程,插班學了半學期的Think 3+RE2。剛開始,他的語法和作文幾乎慘不忍睹,用老師的話說沒眼看,語法題則是全錯,老師一點點分析指點他,鼓勵他,一個月后,基本適應了課程的節(jié)奏,作文慢慢有了條理。這次考試后我也明確了后續(xù)的方向,聽力材料多聽聽ted和科普播客,每周爭取按著pet真題和fce真題作文寫一篇,多看看Big Debate正反方辯論等,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觀點。       
 

pet到fce階段書單
共85本書
3人收藏


fce備考書單
共21本書
1人收藏

五、最重要的感悟,媽媽和娃都要克服惰性堅持學習   


回顧這一路,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堅持的重要性,相信1w小時的力量,畢竟大人都難免想躲在舒適區(qū)刷小視頻偷懶,何況生在智能手機時代的娃,打游戲、出門瘋玩,哪一樣都比學英語有趣。我也有過很多想放棄的時刻,娃不按你想的玩,讀書不聽,排斥Raz,不背單詞,語法學不明白,不想寫作,每個階段都有不想做的事,而媽媽也有工作忙起來,出差,需要照顧弟弟等懈怠或者無助的時候,也想著放一放再說吧,但是短暫的休息,很快就將之前的成果吞沒,越大中文越強勢,所以哪怕每天只用接送、吃飯的時間聽20分鐘英語,也要堅持下來。  
 

英語啟蒙是終身成長的過程,娃在進步媽媽也在成長,那些陪著他讀書,演故事、刷真題的瞬間,那些他從抵觸到有階段性成就感去跟小伙伴分享喜悅的瞬間,都會成為珍貴的回憶。?


回應 舉報
收藏1

推薦閱讀

Oscar2014
Oscar2014
2021
2014
作者熱門日志
要不要學牛津樹  贊13 · 收藏28 · 評論26
二十四節(jié)氣美圖  贊10 · 收藏34 · 評論8
pet優(yōu)秀159分,四升五的暑假  贊9 · 收藏10 · 評論12
央視2024年紀錄片片單  贊5 · 收藏23
2023孩子自己設定的目標  贊10 · 收藏3 · 評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