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突然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在人際關(guān)系中非常喜歡苛責自己的人,總希望自己在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做到皆大歡喜的地步。
就像一個非常極餓的人,上桌吃飯,首先做的不是自己先填飽肚子,而是要去招呼其他人。
我的確是一個做事不惜力氣的人,所以導致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資源的浪費。
有時候會把力氣用在毫無價值或者價值低回報率低的事情上,或者用在價值權(quán)重在整體價值體系中權(quán)重偏低,但是花力氣權(quán)重占比會很大的事情上。
所以,目前我需要做的是嚴格管控自己的 力氣。這里的力氣指精力 時間 專注力等。
在做每件事之前我需要評估這件事是否是最重要的百分之二十,并且起到百分之八十的權(quán)重。
比如做題的時候,我做五道自己能力短板的題用了兩個小時,比用兩個小時做四道短板題加十道自己百分之八十做對的題目要更好。雖然十道題數(shù)量上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成就感,但是價值并沒有增值,或者百分之二十的偶然因素導致我做不對,這個偶然因素想努力徹底屏蔽掉需要花費我百分之八十的力氣,但是產(chǎn)出價值權(quán)重卻不高。
永遠要把單位時間用于對自己產(chǎn)出價值高的任務上,偶然因素只能盡力避免,而不能花費蠻力解決。所謂:能力圈之內(nèi)的事情,能力圈以外的事情,大概如此。
正如想象中的讓別人滿意這件事,別人滿不滿意真的就如同天氣一樣,不在你的能力范圍內(nèi)。所以,讓人滿意這種想法本來就是一個假命題。也可以說,根本就不存在讓別人滿意這一說法,因為別人的滿意根本沒有具體可測量的標準,就像要問一棵浮萍:你的位置在哪里?我每天去那里找你一樣可笑。就像問一粒隨風飄起的蒲公英種子飄到哪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