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的一段時間,兩個孩子親子共讀一事給我造成了很大的苦惱。把兩個孩子放到一起讀,弟弟總是不配合,不愿意好好讀,總是各種法子求關注,刷存在感。也因此,閱讀過程經常被打斷,閱讀效果不盡人意。我心里也很難受,總覺得虧欠了弟弟很多。
這問題不解決,共讀就沒法愉快地進行下去。這兩天,我發(fā)覺我好像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得歸功于文字記錄。對于下班后的可支配時間的安排,我習慣寫下來(主要是腦子不好使,容易忘,只好寫下來)。如果我無法執(zhí)行當下的時間安排,我會進行調整。通過日復一日的調整和執(zhí)行,我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家的時間安排,哥哥也慢慢養(yǎng)成了睡前聽英文故事的習慣,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哥哥獨自聽故事的二三十分鐘,為我爭取了與弟弟獨自共讀的機會。當然,也得家人配合,譬如我和哥哥獨自共讀的時間里,奶奶負責給弟弟講中文故事。我按照這樣的法子執(zhí)行了幾天,效果很好。共讀時就可以按孩子英文的程度和興趣點選書,避免出現其中一個孩子不感興趣的情況。同時,也解決了弟弟求關注的問題,最起碼,一天當中有三十分鐘,媽媽是全部屬于他的。
看動畫片也是同樣道理,容易的動畫片哥哥不喜歡,難的動畫片弟弟不感興趣?,F在,我家是兩部設備同時使用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希望接下來會更好,以此記錄小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