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效率,我經(jīng)?;叵胱约旱男r候。
小時候,父母忙于生計,家里的家務以及割草喂豬的事情全部落到了我和妹妹的身上。每天上下學,都是自己步行,大概十五分鐘的時間。中午放學回家,吃完午飯后,我和妹妹需要把家里打掃干凈,然后洗刷一家人的衣服,那時候沒有洗衣機,一家?guī)卓谌说囊路?,全靠手洗。做完家務活后,得空的時間可以看下書玩耍一下,然后去上學。下午放學回家,妹妹負責做晚飯,而我則負責到地里去割草(豬食),回家后還得切豬食去喂豬,然后洗澡吃飯洗碗等,接著趕著去學校上晚自修。晚自修時,需要把作業(yè)全部做完,如果做不完,只能第二天早上早起完成。以上是我小時候的生活和學習模式,別的孩子放學后能玩抓石子玩跳皮筋看電視,在我這里是不存在的。我每天都有很多事做,但都能做完,這種模式訓練了我的時間觀念和做事效率,并影響了我的學習方式。在整個學習生涯中,尤其是高中階段,我相當珍惜時間。每天從早上六點到晚上睡覺前,我都給自己安排得滿滿當當,而且要求自己必須按計劃完成。也許是得益于這種學習方式,我在高考中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目前,自己已經(jīng)到了養(yǎng)育小孩的階段,對于小孩的教育,希望他們傳承父母身上的優(yōu)點,摒棄缺點。作為父母,白天要上班,只能在晚上的時間上下功夫,因此,飯后睡前的兩個小時顯得非常珍貴。兩個孩子,如何去平衡陪伴的時間,我一直在調整和記錄。哥哥對待學校作業(yè),很主動,效率很高,基本在學校托管時已自行完成。對于其他自己的喜歡做的,譬如聽英語故事,不用媽媽提醒,自動自覺打開故事機傾聽,但對于閱讀英語書籍,不夠上心,不喜歡自己讀,喜歡聽別人給他讀,所以總需要媽媽花時間去督促和陪伴。在生活上,哥哥目前做得比較好的是收拾自己的書包和部分玩具,能堅持做完作業(yè)馬上把書包收拾好,玩完小積木,能把小積木收好。弟弟最近喜歡做《奇跡幼兒數(shù)學》,把題目規(guī)則給他講清楚后,他自己能一口氣做幾頁。對于英語書籍,弟弟也愿意自己用點讀筆點讀,但我還是覺得陪著一起讀效果會更好。對于借十法的計算題,弟弟不喜歡,做題時有無數(shù)的話要說,除非我一直陪著,不然兩個小時都完成不了兩頁?;谛『⒁陨系奶攸c,晚上兩個小時,一個人,已不足以完成兩個小孩的陪伴。最近跟孩子爸爸商量了,爸爸爭取早點下班,輔導哥哥的作業(yè),讓我騰出一些時間去陪伴弟弟學習。這個方案在學期開學后就執(zhí)行了,既讓我騰出時間,又增加了哥哥和爸爸的親子時間,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