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生活在韓國的中國媽媽,兩個女兒,老大五年級。
2018年忙忙碌碌又一個學期結(jié)束了(韓國是每年3月1日開始新學年)。
馬上面臨升入小學六年級,想到這點,再佛系的家長也會一哆嗦…(???!!)
所以,借著元旦(新年新氣象)的引子,在2019年開始之前,我跟孩子一起做了一份寒假時間表,打算趁這個寒假讓孩子整理一下思緒,自己做做時間管理。
準備工作:
做這份時間表之前,我給了孩子兩天的時間,讓她想清楚在寒假期間:①最想做的是什么?②每天必須要做的是什么?③上學的時候沒時間做或落下沒做的是什么?
兩天后她給了我答案:①寒假最想跟朋友一起出去玩。(怎么玩,玩什么,什么時間玩,由她親自跟好朋友通話后,協(xié)調(diào)時間,列出計劃…)②要提前預習六年級的課,和復習五年級的課,所以每天需要做五年級下學期的習題,聽六年級上學期的網(wǎng)課。一周兩次日記。③上學的時候沒有時間玩她最愛的Slime,所以放假的時候她要玩?zhèn)€夠。
得到這個回答后,我看她既然把功課考慮在計劃內(nèi),所以覺得這份“勞逸結(jié)合”的時間表,應該是可行的。(??畢竟不是我逼她寫作業(yè),所以完成度應該會有保證)
制作時間表之前,我強調(diào)了幾個我的意愿:①要保證每天1個小時的讀書時間。②睡覺和起床時間要跟上學的時候保證基本一致,早晨最多晚起半個到1個小時。③假期如果可能,盡量恢復練琴和上課。
她接受了我的提議,于是我倆打算開始制作時間表。
制作過程:
①時間表用基本的圓形形式。(適合小孩子,制作簡單,一目了然)
②理清思路后,整個手繪過程由孩子自己完成。(便于她自己對時間管理有清楚的認識)
③一周的時間劃分為四張表制作:
⑴周一,周三
⑵周二,周四
⑶周五
⑷周六,周日
之所以這么劃分,是根據(jù)她輔導課程的安排而來的,不是固定模式。
④每張表分為白天,黑夜(各12小時)。
⑤繪制:
周一、周三
周二、周四
周五
周六、周日
每天的時間安排包括:早起時間、洗漱和早中晚飯時間、網(wǎng)課時間、讀書時間、休息時間、作業(yè)時間、跟朋友約會時間、練琴時間、輔導課時間…另外,根據(jù)每次課外輔導的時間不同,各計劃表時間也有所調(diào)整。
要強調(diào)的是,這個計劃表的內(nèi)容基本出自孩子的意愿,我也尊重她的安排,給了她充分的自由時間。我覺得只有這樣制作出來的計劃才是真實有效的,否則如果孩子帶著情緒,就不會很好的落實,那么計劃表就是廢紙一張!
最后,看到一張張縝密的時間表,我只想說,但愿能照表執(zhí)行!??
2019年加油!(?'-')?
一周后反饋:基本能每天按照計劃表進行,不排除小變動,例如做飯和吃飯時間沒按表進行,或者上午多學習了一會兒等,遇到這樣的小變動,孩子會自動調(diào)整后面的計劃補充或者延遲一下。
時間表中最嚴格執(zhí)行的應該算是自由活動時間啦!??
總之,執(zhí)行了快一周了(1.1---1.4),結(jié)果比較滿意。能夠看到有計劃有規(guī)律的生活的優(yōu)勢。
另外,開始幾天需要大人監(jiān)督一下,三天后基本可以自我執(zhí)行。
2021年 寒假時間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