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的“琴齡”很好算,她進入小學的同時開始學小提琴,目前已經(jīng)學了五年半。
一直沒有寫過這件事兒,是因為我覺得糯米算不得琴童——既沒有打算以后走音樂這條路,投入練琴的精力也很有限。
至于水平,她在去年暑假考過了小提琴六級,樂理六級。
2014年暑假,去煙臺、青島旅游的時候,我在嶗山給糯米買了一只哨子。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花三塊錢買的小玩意兒促使我給糯米報了小提琴。
那天,糯米搗鼓哨子玩兒,我則懶洋洋地躺在床上看電視,然后居然聽到了一個生澀的調(diào)子——盡管不那么流暢,可明白無誤就是張雨生的《大?!?。我一激靈跳起來:“糯米,你吹出了《大?!钒??!”
可惜后來哨子丟了,不僅糯米念念不忘,我也頗覺惋惜——如果能留作紀念就好了。
孩子既然有這樣的“天賦”,那就不能浪費。返回之后,我就到西安音樂學院的培訓中心給她報了小提琴的0基礎班。
我想讓她學小提琴,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便攜。如果糯米喜歡并堅持下來,那么她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帶上心愛的琴,這多么好呀!
學起來才發(fā)現(xiàn),學小提還頗為“經(jīng)濟”。在換成人琴之前,我一直給糯米買機制琴,平均每把400~700元,一路學下來換了三四把琴,毫無壓力。
最初學琴的四年里,我們一直上大課,每周一次,家長可以陪課。
如果是學鋼琴,兩三節(jié)課下來孩子就會彈“小星星”了,很容易有成就感。而學小提琴則就沒這么幸運了,要從夾琴、拿弓學起,小半個學期下來還沒拉過一個音符。
為了鼓勵糯米每天都堅持練拿弓、夾琴,我特地找到音樂頻道的小提琴演奏節(jié)目,讓她開“演奏會”。至今我還記得,小家伙神采飛揚地夾著琴,假裝在演奏的小模樣。
等到開始學練習曲了,我發(fā)現(xiàn)竟然誤打誤撞占了“先機”:半年前,為了參加合唱團,我給糯米報了西音的視唱練耳培訓班。
盡管西音的樂器課程也有配套的樂理課,可是僅僅在學琴前上半小時,重點熟悉即將學習的譜子,根本無法像正規(guī)的樂理課那樣讓孩子輪番上臺練耳朵、練模唱。
初學小提琴的孩子一邊要努力識譜,一邊要想著手勢動作,自然額外吃力;此外小提琴不同于鍵盤樂器,也很考驗耳朵聽音辨音的能力。這兩點恰恰都是糯米的優(yōu)勢,意料之外占了個大便宜。
正因如此,盡管配套的樂理課更劃算也更節(jié)省時間,可是我仍然堅持讓糯米上完了三年正規(guī)的視唱練耳課程。
無論視唱還是小提琴的課堂上,爸爸媽媽們都特別上心,不僅忙著記筆記、拍照錄像,有的甚至還自己上手練給孩子看。每當這時候我都特別慚愧,只好告訴糯米:媽媽五音不全,聽課如聽天書,學音樂全靠你自己。
我的職責只有兩條:尋找靠譜的機構(gòu)和老師;督促糯米堅持練琴。
糯米最初學琴的時候還不滿7歲,是最缺乏耐心的時候,而小提琴偏偏又那么枯燥。因此,我給她制定的方案是每天練兩次琴,每次15分鐘。
這樣設置不僅為了孩子更容易接受,還有一個原因是防備功課緊張的時候,至少保障練一個時段。
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排的確很有必要,即便學期里那些顧頭不顧腳的日子,也幾乎沒怎么中斷過練琴。
每學期剛開學,一個班總有十二三個孩子一起學琴,而接近期末的時候往往只剩下不到一半。即便如此,每個孩子也參差不齊,有的明顯跟不上進度。老師一問之下才知道,孩子一周只能練兩三次琴,也難怪拉得磕磕絆絆了。
有一次,或許因為糯米練得還不錯,老師笑瞇瞇地問我:“孩子平常怎么練琴啊?”我便如實匯報說:“每天把三周前學的曲子練1遍;上上周學的練2遍;上周學的練3遍;本周新學的練4遍。”
講的時候我還蠻自信的:一首新曲子連續(xù)練一個月之后,基本就熟練掌握了。
沒想到老師聽了卻大吃一驚,告訴我不能這么練琴,得讓孩子逐句練習,如果碰到生疏的地方,或者練習的重點,就得一口氣練十遍、幾十遍,直到練好了才行。
當時有沒有臉紅,已經(jīng)記不得了。事后我琢磨過老師傳授的法子,最終決定還是得按土辦法來——我既聽不出來孩子哪兒練得不好,更無從知道哪個地方需要多練幾遍。
這個簡單粗暴的練琴方案我們一直堅持了四年,直到糯米可以自己制定練習方案。呃,差不多同一階段,她才改為每天只練一次,每次練習半小時。
曾經(jīng)看過一位小提琴家介紹經(jīng)驗說,練琴的最初半小時只是熱身,剛剛能調(diào)整好狀態(tài);如果一次練琴的時間少于兩小時,基本就沒效果。
雖然我不懂音樂,可是我很清楚投入地做一件事是怎樣的狀態(tài),因此深以為然。像糯米這個練法,即便用五六十年練夠一萬小時也是閑的,永遠成不了“大師”。
或許因為從未拿朗朗對標吧,我反倒覺得糯米學琴這幾年收獲頗多:
糯米的耳朵更“靈”了。如果碰到喜歡聽的曲子,她會執(zhí)著地練上好幾天,開心不已。
從6歲開始,每周去西音上課已經(jīng)成了習慣。曾經(jīng)的辛苦,回味的時候也有些許驕傲。
在合唱團,糯米第一次感受到跟小伙伴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是多么快樂。真希望糯米上初中之后,能有機會加入學校的合唱團或樂團呀!
糯米參加的合唱演出倒比小提琴演出更多一些,無論磨人的彩排,還是臺上的十分鐘,都是美好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