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力2育兒育己

2020-4-21 15:32 原創(chuàng)

每當不知道該如何更好的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我便先閉上嘴,靜下心來??幢居齼簳?,即便知曉梗概也逼自己潛心讀完。

其實每次讀不同的育兒書,道理都一樣,但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獲和見解。

逼著孩子看了兩年分級,進步卻不大,心里真心著急,卻又不能喜怒形于色。因為孩子玩魔方過度用眼,被迫停止了分級甚至閱讀,但沒有幾天竟然自己又要求看??磥硇枰o孩子和自己多一點喘息的時間。

下面說說這本書。

撿了一點記錄一下。

一.生命的流動如波,自私無私懶惰勤奮,快樂悲傷等都在波形上有一席之地,如若不被打斷,孩子才會獲得完整的成長,建構起一個更加接近真實的自己。相信生命如波,代表著不以絕對是非觀來評價孩子。

幫助孩子認清自己,沒有“對,錯”每個人的立場,視角不相同。

不要妄加猜測孩子,多溝通問及原因,猜測的結果,常常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曾經(jīng)造成的影響,我們把這種受影響的心理映射到孩子身上,可能會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

二.信任是更好的掌控

接納孩子的一切情緒和感受就是接納力他這個人。

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方向,應該是為了成全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為了成全你的企圖心。

把自己的話當話說了就努力做到。

三.欣賞生命的真相:

1.在歷程中的磨難都會有機會變成美好。

2.這世界有黑暗也有光明。

3.忠言順心才能入耳。

學會欣賞:

1.描述你所看見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值得欣賞的行為總結一個詞。比如,有分寸。

對于無法欣賞的行為,做到忠言順心 
 

1.順遂自己的心意,不多不少地表達自己的真是感受。比如,你這樣說話讓我很不舒服。

2.順遂孩子的心意,在過程中對孩子的傾聽共情。比如,我知道你心里很不舒服。

3.給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包含不可以怎樣做和可以怎樣做的。比如,你不可以說媽媽笨。

四.我們代替孩子的事情,還有預防孩子犯的錯,也許很多都是沒有必要的,反而打擾孩子在經(jīng)歷中體驗和成長。

界限是每個人內(nèi)在最深層次的自尊感,是我想要我做好!唯有尊重,才能真的激發(fā)人內(nèi)在的自尊感。

尊重一個人的身份,不是他做到了,做對了,他才值得這份尊重,而是說他在這個位置,就已經(jīng)值得被尊重。父母是一個身份,孩子是一個身份,尊重各自在自己身份內(nèi)的體驗,每個人會通過練習,逐漸在自己的角色上站穩(wěn)。

五.合作

父母支持孩子成為一個能做自己的社會人。

與孩子合作:

1.不要和孩子爭個你死我活,你高我低。

2.要全力以赴成長自己。成為一個成人,盡力保護孩子心靈的自由。包括但不限于:抓狂的時候,提點自己,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因為孩子的情緒而失去自己的立場,有就事論事的能力;在孩子求助的時候,有能力輕柔地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接納自助成長之路:

傾聽,共情(拂塵)——劃界限,立規(guī)則,我信息(拆臺)——信任,欣賞,尊重,合作——自律,感染——接納

海文穎提到孩子在入學考試的時候,認為78應該寫成7108,因為讀起來是七十八,中間有個十,沒有表現(xiàn)出來,這個過程孩子是學會獨立思考了,而海文穎的解釋是生活中很多都是約定俗成的,尤其知識類的。但我覺得他處理不算理想。

說一點題外,最近網(wǎng)絡對方方口誅筆伐,且不論方方做過什么,功過是非如何評價,這些評論者大多非黑即白,剝削自由言論,學者大學教師居然大有人在,我們歷史上還經(jīng)常有百家爭鳴的時代呢,且不說魯迅和胡適志不同且相互尊重呢,如今卻是這樣一個環(huán)境,實在是令人不齒,望而生畏。真的希望將來多一門可以思辨的哲學課。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2

推薦閱讀

可愛的wasabi
可愛的wasabi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