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閱讀筆記06《漢字書法之美》

2020-2-24 21:02 原創(chuàng)

作者:蔣勛

福建常樂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長于臺灣。知名畫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yè)。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先后執(zhí)教于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現(xiàn)任《聯(lián)合文學》社長。

主要作品有《愛欲書》《忘言書》《路上書》《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美的曙光》《多情應笑我》《來日方長》《秘密假期》等。

文學經(jīng)典系列:

《孤獨六講》

《品味四講》

《生活十講》

《池上日記》

《島嶼獨白》

《因為孤獨的緣故》

藝術美學系列:

《蔣勛破解達芬奇之美》

《蔣勛破解梵高之美》

《蔣勛破解米開朗基羅》

《蔣勛破解莫奈之美》

《蔣勛破解德加之美》

《蔣勛破解高更之美》

閱讀筆記

我的書寫字跡一直很爛,期間也多次立志,好好練字,可惜每每是虎頭蛇尾,不見長進,日益消沉下去。不過,我小時候的記憶里,我的字應該是曾經(jīng)寫得不錯過。因為小學三年級時,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曾在班里表揚我字寫得漂亮,我相信這不是敷衍的形式上的鼓勵,因為我的作業(yè)本的確是被拿到隔壁班里去展覽了。這給了我極大的虛榮心,下次寫作業(yè)的時候,刻意的做到橫平豎直,一絲不茍。結果,老師再也沒有表揚過我。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長大后,想來想去漸漸明白,那時的我,不知道什么叫做書法美,沒有見識過書法美,沒有人告訴過我美的漢字應該怎樣書寫。自己沒有美的悟性,別人沒有美的指引,也就是缺乏美學教育。甚是遺憾。

讀蔣勛先生的書,清麗流暢,理性與感性兼具。此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漢字的演變

1結繩

2繩結

3倉頡

4象形

5毛筆

6甲骨

7金文

8石鼓

9李斯

10由篆入隸

11秦隸

12簡冊

第二部分:書法美學

1波磔與飛檐:漢隸水平線條

2即興與自在:王羲之《蘭亭序》

3厚重與飄逸:碑與貼

4平正與險絕:行草到狂草

5法度與莊嚴:唐楷

6意境與個性:宋代書法

7形式與表現(xiàn):元明書法與文人畫

8古樸與拙趣:走向民間的清代書法

第三部分:感知教育

衛(wèi)夫人《筆陣圖》

第一課“點”,高峰墜石

第二課“一”,千里陣云

第三課“豎”,萬歲枯藤

第四課“撇”,陸斷犀象

第五課“弋”,百鈞弩發(fā)

第六課“力”,勁弩筋節(jié)

第七課“辶”,崩浪雷奔

第四部分:漢字與現(xiàn)代

1建筑上的漢字

2漢字書寫與現(xiàn)代藝術

3墨:流動在光里的煙

4貼與生活

5書法云門:與身體對話

6回到信仰的原點

7回到九宮格

此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可以細細品味書中附帶的碑、帖、畫。面對趙孟頫臨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我竟癡癡的看了半個晚上,字,原來可以唯美到如此攝人心魄的程度。面對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書蘇軾的《寒食帖》,我才體會到什么叫書法之“意氣”。

2020年,書法學起來。

END


回應 舉報
收藏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