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前面的日志中已經(jīng)提到了,我們娃從小體質(zhì)弱愛生病,早產(chǎn)+大運動發(fā)育遲緩+吃飯渣+睡渣,老母親算是操碎了心。為了增強娃的體質(zhì),學前我們家養(yǎng)娃的重點一直是多吃多睡多運動(最多再加個多閱讀)。無奈娃也是個好靜的,從小就喜歡安安靜靜地看書玩玩具。都說言傳身教最重要,為了讓娃熱愛運動,愛宅家的爸媽也只能動起來了。每天至少運動一小時,晴天戶外,下雨天室內(nèi),除了生病每天都運動。長期運動下來,目前娃的運動能力明顯提高了,體質(zhì)也增強了,還順便解決了吃飯和睡眠的問題。而且,研究表明運動改造大腦,相信對他的學習和專注力也有好處。
然后就到了幼升小的一年(2023年),雖說不算是零基礎入學,但幾乎沒寫過漢字(考慮到學前手部力量不夠,僅在幼升小暑假寫了一點,每天寫15-20分鐘,大概學會了一百多個常用字的寫法) ,也沒做過數(shù)學題(沒做過計算題,連算術本都沒見過),唯一還算領先的是憑借前期大量的親子閱讀,中英文都有了自主閱讀的能力(然而還是更喜歡聽媽媽讀)----一年級入學前中文識字量估計2000,英文聽力詞匯量大概3000。剛?cè)雽W時雖不至于雞飛狗跳,但寫字速度比較慢,每天的書面作業(yè) 耗費大量時間(“雙J”到底在哪里?),作業(yè)多的時候要寫一個多小時(每20分鐘還要遠眺休息一次,加起來就快兩個小時了), 一度導致運動閱讀時間不夠(我們家的優(yōu)先順序是:睡覺>運動>閱讀),如何平衡運動閱讀和校內(nèi)學習成為當務之急 。所幸我們很快調(diào)整了策略,保證了每天的戶外運動時間(2h以上)和閱讀時間。目前采取的措施是:1.不參加托管,放學后優(yōu)先保證戶外運動;2.提高課堂效率,背誦組詞等口頭作業(yè)在學校自己先搞定,回來直接一遍錄完打卡;3.學校有自由活動課時把作業(yè)提前寫完,但課間不寫作業(yè),因為要保證課間休息;4.跟老師申請免寫抄寫作業(yè)(保證會寫的前提下);5.做作業(yè)時集中注意力,想好再寫少修改少用橡皮。娃也還算給力,雖說做事情會丟三落四,但是做作業(yè)的時候從來不磨蹭,因為做完作業(yè)剩下的時間都是留給他自由閱讀自由安排的。
二 運動項目
這一年,我們主要的運動時間基本都在放學后,主要的運動項目有(器材需要方便攜帶):跳繩,羽毛球,足球,飛盤,戶外游樂場;周末一般是滑板車,自行車或者爬山。
首先說說跳繩。
跳繩是全國中小學生標準的運動項目了,不僅體測要考,而且學校還有跳繩比賽,所以不要多想,跳起來吧。我們娃是5歲半開始學跳繩的,也就是2022年底2023年初左右,為了讓娃學跳繩,老母親也重新開始跳。一開始娃只能先甩繩,停一下再跳過去,慢慢就能連續(xù)跳了,所以學跳繩不要急,慢慢練都能學會。我們娃算是運動能力弱的,一開始我們每天也就跳個十分鐘,讓娃自己摸索,老母親在旁邊跳,偶爾糾正下動作,一兩個月之后就能連續(xù)跳了。再后來我倆經(jīng)?;ハ嘤嫊r比誰跳得多,跳得氣喘吁吁不亦樂乎?,F(xiàn)在學校晨練也會有跳繩的時間,所以娃書包里常備跳繩,據(jù)娃說他課間經(jīng)常跟同學一起跳繩,老母親表示很欣慰。
總之,跳繩真的是很好的一項運動,運動量大,場地要求低,隨時隨地就能跳起來。跳繩娃用的迪卡儂的竹節(jié)繩,老母親用的沙式跳繩,都很好用!其實什么跳繩都可以,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動起來跳起來!
其次是羽毛球。
在迪卡儂( 這里必須夸一夸迪卡儂,非常適合我們這種不懂專業(yè)運動裝備的平民,可以買到適合各種年齡的運動裝備)買了一副 小童拍(適合100cm以下)和一副兒童拍(適合100-130cm)。雖說小童拍寫的適合100cm以下用,但是其實大人拿著也能打(關鍵是出門便攜),反正我們娃現(xiàn)在是兩種拍都用,看心情選。在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找個空曠的地方一起打羽毛球,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幾個月打下來,娃的羽毛球水平肉眼可見地提高了,而且據(jù)說像羽毛球之類的小球?qū)ΡWo視力也有好處,推薦!
再是足球和飛盤。
一般跟小朋友一起玩得多,一邊跑一般踢(扔),運動量妥妥地夠了。飛盤一開始只會像拋球一樣扔,慢慢地學會了用手腕旋轉(zhuǎn)著扔出去,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不用特意教小朋友,他們看得多了玩得多了自然就會了。
戶外游樂場。
如果風太大或者大人想偷個懶,就帶娃去附近的戶外游樂場,攀爬,跑跳,滑滑梯,娃可以一個人或者跟小朋友一起玩很久,大人在一旁坐著看就行,省心又省力。
滑板車自行車
這倆一般是周末玩,因為平時不方便攜帶。一般是娃騎滑板車,老母親和隊友徒步或跑步;或者三個人一起起自行車環(huán)湖騎行,一般會騎一天加野餐,如果沿途有好玩的可以隨時停下來休息玩耍。還可以帶上飛盤(真的非常便攜),遇到大草坪或者大沙灘就可以扔起來!或者帶上昆蟲盒或者便攜顯微鏡,順便觀察下植物捉個蟲子,大戶外雞眼運動科普全有了,是我們周末很喜歡的運動方式。
其他的運動項目包括但不限于爬山,沙包,敏捷圈等等。雖說都不是什么專業(yè)的訓練,跟小花生里的運動牛蛙比也還是運動渣渣,但是老母親已經(jīng)很滿意了。不管什么運動,能讓娃開心地動起來就是好運動。老母親只希望在后續(xù)運動中能發(fā)現(xiàn)娃真正的運動興趣所在,培養(yǎng)一項終身運動愛好,既能強身健體,又能讓他在未來繁忙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有個情緒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