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娃的時間管理,掌握三個重要原則,能比別人多出1個月!

2020-12-6 21:54 原創(chuàng) · 圖片3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帝都果媽不焦慮”,歡迎關注

如果得到阿拉丁的那盞神燈,神燈能夠滿足大家三個愿望,你們會如何許愿呢?先給一分鐘時間思考……

好了,一分鐘結束。我猜,很多雞娃老父親、老母親都會許下這樣的愿望:“神燈啊神燈,請給我們的孩子一天48小時吧!要學這、要學那,時間實在是不夠用??!”

要我也會許這樣的愿望。講真的,我自小就有兩大愿望,一愿看書后能過目不忘,二愿人生不用睡覺也能精神百倍,這樣我就能比別人多出一倍的時間……

然而,這倆一個都實現(xiàn)不了。但是,想讓小朋友的時間比同伴們多出來一些,用一些方法卻是可以變相實現(xiàn)的。而這些方法,絕對不用壓縮睡眠時間!

01 管理時間,先把時間分類

對于上了幼兒園或者小學后的孩子,上學日的時間基本都是固定的。每天是幾點起床、幾點鐘去學校、幾點放學、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基本都比較固定。而且,大人也必須幫他們固定下來,形成習慣,便于安排各項活動。

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的時間總體來說分成三類:固定時間、靈活時間、碎片時間。

吃飯的時間、在學校的時間、晚飯后的大塊兒時間,都屬于固定時間。周末有很多靈活時間,便于安排不同的活動內容。飯前飯后、來往學?;蛘咂渌胤降穆飞隙紝儆谒槠瑫r間。

我簡單列一列果果每日的時間安排,大致是這樣。

我相信每個孩子的時間表都大致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讓時間“多出來一些”?

     重點有三條原則:

 1)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形成習慣,提高效率;
 2)利用好碎片時間;

 3)懂得有所取舍。

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讓我們一起擠一擠吧!

02 如何將時間安排固定下來?

起碼一日三餐、起床和睡覺的時間得基本固定吧。慚愧小聲說,周末我也想睡個懶覺,但經常都是被小朋友叫醒的……

當這幾個時間點固定,剩下的大塊兒時間就好安排了。比如在上學日,放學后的時間,除非特殊天氣,果果都會先進行戶外活動,直到吃晚飯前才回家。

戶外活動時,選擇有陽光的地方,拍球踢球、打羽毛球、跳繩、騎自行車,都可以。每日鍛煉,身體才能越來越棒,睡得更香、促進大腦發(fā)育、提高學習效率。

點擊閱讀:《研究表明,愛運動的孩子不容易生病,學習成績還更好》 
目前,我們家晚飯7點以后是固定的學習時間,一般一個半小時,周末也不例外。固定下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不需要父母催促或威逼利誘,每日孩子就能自覺完成了。

在這個時間段內,一般我們會安排2-3樣學習任務,比如讀RAZ、看英語動畫片、看古詩、讀繪本、做數(shù)學題等。在這些活動內容中,最固定的當屬讀RAZ,我們計劃堅持到通關為止。低級別時,果果每日最多能讀7本;現(xiàn)在,基本一天一本,極少情況一天兩本。

但是沒關系,就算持續(xù)只能一天一本,果果最多在四年級前就全看完了。我并不追求學齡前非得達到很高的高度,但達成目標也指日可待,這就是“早起步、緩加油、每日堅持”的用處。

至于周末的靈活時間,在特定時間段內,其實也是相對固定的。比如,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會安排某個興趣班;另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會去公園、郊區(qū)放風等。

總體原則是,不能把孩子的時間無限制塞滿,得給他們快樂玩耍、自主安排的自由。

03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

在第一部分的時間表里,哪些屬于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呢?

在我看來,洗漱時、吃飯時、飯前飯后、來往各處的路上、整塊學習時間中的休息時間,全部屬于可利用的碎片時間。沒錯,吃飯時間既固定也能碎片。

這些碎片時間累計下來很可觀,一天起碼兩個小時吧(吃飯細嚼慢咽,快過來背鍋了),一年下來就是730個小時,整整一個月……

這些時間如果白白浪費了,大家絲毫感受不到;如果利用起來,遲早量變引發(fā)質變!尤其適合上學后學習任務繁重、時間緊張的孩子們。

最簡單、最容易執(zhí)行的利用方法,聽音頻!可以聽的內容很多,英語分級音頻、英文動畫片的音頻、章節(jié)書音頻、各種故事(成語、歷史、地理、名著)音頻、詩詞音頻,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具體聽什么,完全可以參照最近的學習重點,并不斷動態(tài)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還不能或者剛剛自主吃飯的小朋友,還是專心好好吃飯吧,不要聽了。哪天有一心二用的本事再來。

如果老是讓小朋友不斷聽、聽、聽,是不是也有點變態(tài)?所以,當然也有別的方式方法了。

比如:

果果對詩詞很感興趣的時間里,我們就會考考他:“你還記得《月下獨酌》是怎么背的嗎?我怎么都想不起來了,怎么辦?”他就會blabla給我背一遍,順便用同情的眼神看著我這個健忘的老母親。

——以上是利用碎片時間復習最近所學知識點。

他剛看完某個動畫片或者聽完某個故事,我們也會問:“你剛才看的/聽的故事里都有什么內容啊?也給我分享一下唄。”他也會坑坑巴巴給我們描述一遍,即使開始表達的不夠清楚,相信他逐漸也能越說越完整。

——以上是利用碎片時間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我們有時也會問他:“今天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有幾個小朋友來了呢?老師有給你們布置什么小任務嗎?”大班以后,幼兒園老師會經常給小朋友布置小任務,比如讓帶個筆帶個紙、讓回家剪指甲等,并要求轉述家長。

——以上是利用碎片時間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和培養(yǎng)任務意識

我們有時也會問他:

“今天我們買菜,買了幾條魚花了47元錢,買了西紅柿花了24元錢,一共花了多少啊?帶了一百元錢出門,最后還剩多少呢?”現(xiàn)在老人帶他出門買菜,他真的會記住菜價。體會到民生之疾苦了吧,小朋友~),

或者“家里有45本書,來了7個小朋友。小朋友們都想看書,我們把這些書平均分配給他們,每個人能分到多少本呢?還會剩下多少本書呢?”,

或者“一只小蝸牛不小心掉到7米深的井里了。它想出去,每天只能往上爬3米;晚上睡著后卻又會掉下去2米,需要多少天才能爬的出去呢?”

——以上是利用碎片時間練習計算、訓練思維。別忘了根據(jù)小朋友的年齡調整題目難度。

每日,我們也會在整塊學習時間中的休息時間,剛看完一陣兒書或者視頻后,讓他出門5-10分鐘,休息眼睛并練習跳繩。

順便說下,跳繩是最適合碎片時間練習的整塊時間練很累的),也完全沒必要報班學習,可以讓小朋友看下跳繩視頻,然后慢慢練就是了。最近,果果每日最少跳300個,真的有觀察到越跳越好的趨勢。

——以上是利用碎片時間鍛煉身體。

方法還有很多,給他們安排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小事情就行,比如拼個七巧板、看兩首詩詞、做兩頁算術都行,但是千萬不要給他們看毫無營養(yǎng)的電視或者玩游戲。

04 如何取舍?

做父母的都會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十八般武藝俱全、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成績還能出類拔萃。但這真的太難了!

我們也時常暢想他的未來,棋類得熟悉一個吧,樂器得拿得出手一個吧,畫畫也很有用,運動類的對身體好,編程也得擅長吧(此處省略n多字)。

實際上,我們也帶他上過中央音樂學院的視唱練耳、某音樂劇課程的聲樂課、中國兒童活動中心的各種興趣課等等。

經過很多嘗試后,發(fā)現(xiàn)他實在沒有什么音樂天賦,學了那么久,“do、re、mi、fa、sol”還是一個調,這樣可以學樂器嗎?是不是注定陪跑都沒有資格…

倒是果果很喜歡畫畫,美術課上課期間畫的還像模像樣的,回家后嘛,老母親就不多說了;

家門口倒是有個據(jù)說比較好的圍棋班,這項待定,但聽說圍棋乃影響視力雌雄雙煞之一(另外一個為鋼琴),只能怪爹媽沒給遺傳個“學霸眼”;

至于少兒編程,我也不能妄下結論一定是智商稅,但是到底有多大用處,是否值得花時間和費眼睛?我能夠確定的是,放在以后學,絕對能事減大半、功加幾倍,最多三天學會如今三月的內容。

運動類一定得堅持,憑他“二翻五坐六爬”,我們也不能辜負了。長大后各種不解風情也就罷了,有一身腱子肉也行~

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娃都是普娃,時間精力也很有限,選擇孩子們相對擅長的、最多一兩個興趣班,能夠堅持下去,并取得一定成績就很不錯了。不然,等到三四年級,要么疲于奔命,要么最終也得忍痛割愛。

如果好好利用碎片時間屬于“海綿擠水”,那么懂得取舍或許便是大智慧,有所舍棄才能有所收獲。任何興趣要發(fā)展成特長,不但需要天賦,更需要很多汗水、時間和金錢。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才是正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帝都果媽不焦慮”


回應4 舉報
贊9
收藏56
4年前
為什么我得娃7點半都已經在幼兒園了,你才起床?
4年前
輕棉 為什么我得娃7點半都已經在幼兒園了,你才起床?
哈哈我們幼兒園不管早飯,8點半送園
4年前
最近發(fā)現(xiàn)兩個項目穿插的間隔時間來一兩盤桌游也是極好的過渡
4年前
阿拉蕾?? ?? 最近發(fā)現(xiàn)兩個項目穿插的間隔時間來一兩盤桌游也是極好的過渡
嗯,不過我們不咋玩桌游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帝都果媽不焦慮
帝都果媽不焦慮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