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值得關(guān)注和置頂?shù)墓娞枴?/strong>
現(xiàn)在加小麥微信yangxiaomai08,
可獲得英語啟蒙資源大禮包。
深層次的閱讀,需“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如今,家庭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孩子的閱讀量早已不成問題,一年動輒閱讀幾百萬字?,F(xiàn)階段的主要矛盾,由“如何讓娃愛上閱讀”變成了“如何讓娃有效閱讀”。
孩子進入自主閱讀階段以后,我們所期待的小美好,是可以Read to Learn(通過閱讀來學(xué)習(xí))。然而, 老母親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又開始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
“娃愛讀書,閱讀量非常大,但閱讀能力好像沒有明顯的提升……”
“看書只是盲目追求情節(jié),根本不會停下來思考,這樣的閱讀到底能吸收多少?”
“看了那么多書,寫作文還是無從下筆,閱讀好像對寫作的幫助并不大……”
“當(dāng)時讀的開心,哈哈大笑,讀完了讓他做復(fù)述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出現(xiàn)這些問題往往是因為孩子還沒有成為一個“主動閱讀者”。一個閱讀力強的人,會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停下來思考、反復(fù)閱讀,產(chǎn)生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帶著問題和目的去閱讀,獲取知識,培養(yǎng)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但講真,對幼兒園、小學(xué)階段的孩子,養(yǎng)成這樣的習(xí)慣并不容易,除了因為追求情節(jié)、不愿被打斷,還因為他們還很難自己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硬生生的讓娃做筆記,恐怕會讓他們覺得無趣加無助。
為了讓孩子閱讀時放慢速度來思考,老母親我也是絞盡腦汁,直到發(fā)現(xiàn)了很多美國老師都在用的——Reading Response !
一
Reading Response是什么
有人將它翻譯為讀后感、讀書筆記,我自己比較喜歡直稱為“閱讀反饋”。
Reading Response并不是我們印象中那種純文字、寫起來毫無頭緒的讀后感,而是可以理解為一個“閱讀任務(wù)包”。它有現(xiàn)成的模板和框架,只需按要求完成即可。而任務(wù)多以復(fù)述、角色分析、提問、視覺化等形式引發(fā)孩子的思考和寫作輸出。
模板設(shè)計的形式靈活多樣,形狀可愛,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喜歡完成。閱讀的時候放在手邊,隨時在上面寫寫畫畫,記錄自己的想法。
二
為什么要做Reading Response
1. 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xí)慣,加強理解
閱讀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精讀。
在美國小學(xué),閱讀教學(xué)都圍繞閱讀策略和技巧展開。老師在每天的Guided Reading(指導(dǎo)性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提出各種開放性問題,通過口頭討論和書面報告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的精讀習(xí)慣和能力。
針對我們的實際情況,客觀的講,由父母來指導(dǎo)孩子精讀,有很大難度,尤其是章節(jié)書閱讀以后。
首先,它對家長的英語水平要求很高,過了四六級的老母親未見得能流暢閱讀哈利波特;
其次,家長自己也缺乏真正的精讀體驗。我們從小經(jīng)歷的英語課上所謂課文“精讀”,多是老師對文本的逐字翻譯而已,死摳生詞語法,對文章整體架構(gòu)、用詞精準(zhǔn)、作者目的等分析鮮有涉及。
把精讀交給有經(jīng)驗的外教,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是課程的次數(shù)、時長畢竟有限,一年到頭,通過課程精讀下來的書,也不過寥寥幾本。當(dāng)然,如果能把這幾本書吃透、聊透,收獲也會不小。
我想說的是,在孩子的日常泛讀過程中,有沒有辦法在不對家長要求過高的前提下,把泛讀做的精一點,幫孩子養(yǎng)成深度閱讀的習(xí)慣,成為一個thinking reader呢?
一個簡單而實操性很強的辦法,就是Reading Response練習(xí)!
Reading Response中的大部分問題,是基于對內(nèi)容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礎(chǔ)之上的。在泛讀中使用Reading Response,可以加深孩子對書的理解程度。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送主人公一份禮物,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回答這類問題,需要對書中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
再比如:“舉例說明書中2個最重要的地點,并說明它們?yōu)槭裁粗匾??”它們不能直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需要讀者理解、分析和加工。
孩子經(jīng)常做這樣的練習(xí),會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閱讀中深度思考的好習(xí)慣:
從封頁開始,預(yù)測情節(jié)發(fā)展,帶著問題去閱讀;
閱讀中思考、反復(fù)閱讀;
閱讀后通過書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2. 積累詞匯
有研究表明,一個生詞在文本中遇到5-7次就能被掌握。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說閱讀是自然習(xí)得詞匯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高頻詞在閱讀中多次出現(xiàn),通過上下文語境可以猜測出該詞的意思并在重復(fù)中獲得記憶,這是無意識習(xí)得的結(jié)果。
但是——有的單詞是難以通過“猜”來獲得具體意義的,或者在該書中的曝光量并不夠,比如科普讀物中的專業(yè)詞匯。這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一味追求閱讀的流暢性,不愿意停下來去查詞典或是去看書末的glossary,那么這些詞就很可能“蒙混過關(guān)”了,下次見到依舊不認識。
有的Reading Response中加入了生詞練習(xí),要求孩子列出幾個書中不認識的單詞,并通過查詞典等方式標(biāo)注其釋義或文中出處。
這種方式 “強迫”孩子,不得不留心閱讀中的生詞障礙,并把它記錄在案。當(dāng)然,這個記錄過程可以在閱讀中,也可以在閱讀后。如果是不愿意被中途打斷的孩子,可以做個標(biāo)記,讀完后再回去記錄。
3. 提高寫作能力
能把“閱讀力”真正轉(zhuǎn)化為“寫作力”的人,往往都擁有一種良好的思維習(xí)慣—— “從作者的視角看待問題”,比如:
Author’s Purpose: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想向我們傳達什么觀點?
Structure of the Text: 作者為什么這樣布局文章結(jié)構(gòu)?
Text Evidence:作者使用哪些細節(jié)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Word Choice: 作者這樣的遣詞造句營造了怎樣的氣氛?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只有真正見識過寫作之美、領(lǐng)會了美的來由,才能創(chuàng)造美。如果能保持這樣的閱讀習(xí)慣,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寫作能力必將大大提升。
美國中學(xué)開始,寫作練習(xí)中有一類體裁就是Response to Literature(文學(xué)作品評論),從小學(xué)開始接受階梯式訓(xùn)練的孩子,可以很輕松地步入軌道。
Reading Response中的一些練習(xí),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比如為這本書寫一部續(xù)作、為作品改寫一個結(jié)局等等。
Reading Response還常常讓孩子記錄書中的favorite part,表達自己的切身體驗和感受,實際上可以幫助孩子積累下豐富的寫作素材。
4. 培養(yǎng)邏輯思維,增強記憶
這點在信息類文本(Informative Text)閱讀中尤其明顯。
比如一些科普讀物。如果孩子只是停留于表面閱讀,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大腦進行加工梳理,那么停留在腦中的多是碎片化信息。
Reading Response 有專門針對nonfiction閱讀的模板。比如,根據(jù)321原則協(xié)助孩子抓取關(guān)鍵信息。孩子在讀完書后,可以到原文中選擇合適的文本或者用自己的語言完成記錄,通過”閱讀-思考-回原文確認-書寫整理“的路線,加強理解和記憶,把書中的內(nèi)容變?yōu)樽约旱闹R。
(該模板在文末下載的資源包中的L1文件夾內(nèi))
三
10套值得珍藏的RR模板
今天小麥給大家?guī)砹?0套Reading Response手冊模板,包括低級別L1和中高級別L2各10套(文末有資源下載方式)。
這里介紹下L2級別的10套,其中fiction和nonfiction各5套,特別適合假期里孩子閱讀時使用。而且這些小冊子制作的過程類似于一個小手工,可以和娃一起動手做起來!
小麥親手制作的哦!
01
My Book of Lists for Fiction
5個生詞及釋義;
4個角色描述;
3個場景描述;
2個重要的地點,并說明它們?yōu)槭裁粗匾?/p>
1段書評,說明為什么你會或不會向別人推薦這本書。
02
My Book of Lists for Nonfiction
5個生詞,并寫下釋義;
4個事實信息;
3個圖表說明;
2點疑問;
1段書評,說明為什么你會或不會向別人推薦這本書。
以下是我家Demi讀過《Who was Harry Houdini》后做的。
03
Imagine That (Fiction)
這套模板的問題相對比較開放,需孩子去想象和分析。例如:
假設(shè)可以到書里環(huán)境(包括時間和地點)中,你會度過怎樣的一天?(考察孩子對故事發(fā)生環(huán)境的理解)
假設(shè)作者請你為該書寫一個新結(jié)局,你會如何結(jié)束這個故事?(對整個故事脈絡(luò)和走向的理解及預(yù)測)
如果你有機會給書中的主人公一份禮物,你會送ta什么,為什么?(角色分析)
假設(shè)你需要為這本書寫續(xù)集(Sequel),你會如何寫?
04
My Advice Column(Fiction)
模擬報刊雜志的讀者來信欄目,專欄作家回復(fù)讀者的提問。
1. 書中人物來信,說明自己遇到了什么問題,尋求幫助。
2. 孩子回信給該人物,給出自己的對解決問題的建議。
這套比較適合閱讀到故事發(fā)展中間時用,此時孩子還不知道書中人物的問題后來得到了如何的解決。如果孩子已經(jīng)讀完了書,可以讓他們想一想除了書中的解決辦法,還有沒有其他的途徑。
05
How I See It(Fiction)
了解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視角和觀點。
如果敘述者換成書中的其他角色,這本書也許就會發(fā)生改變。
做練習(xí)之前,可以引導(dǎo)孩子思考,為什么這個敘述者會產(chǎn)生如此視角,比如Ta的個人經(jīng)歷、性格特點等等。
06
Reporter's Notebook(Fiction)
以記者的身份做筆記,引導(dǎo)孩子關(guān)注Who,What,Where,When,How 和Why。學(xué)會記敘6大要素5W1H,對孩子日后寫自己的故事會有很大幫助。
07
Reader's Report Card(Non-Fiction)
對nonfiction書進行點評;
1. 興趣指數(shù)
2. 改進空間,指出兩點作者還可以寫的更好的地方;
3. 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安排是否合理、易懂
4. 是否為讀者理解文本提供了恰當(dāng)?shù)囊曈X輔助,如圖片、表格等
5. 寫作方式是否有趣生動
08
Up,Up,and Away with Nonfiction
這本小冊子設(shè)計成熱氣球的形狀,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讀Nonfiction書,就像一場新的旅行,認識新的人,有新的發(fā)現(xiàn),學(xué)到有趣的新知識。
1. 寫下書中你最喜歡的部分
2. 描述兩個書中重要的地點
3. 問作者3個問題
4. 為該書想一個新題目和封面
5. 如果你是圖書管理員,你會建議圖書館購買這本書嗎?為什么?
09
Read to Learn(Non-Fiction)
在美國CCSS大綱中有明確的教學(xué)要求的常見閱讀策略練習(xí),如:
Main Idea 主題思想,
cause and effect 因果關(guān)系,
fact and opinion 區(qū)分事實和觀點,
Compare and Contrast 比較和對比......
10
Ask the Expert(Non-Fiction)
翻翻書形式。
想象孩子作為專家,回答有關(guān)書內(nèi)容的各種問題。最后一個空白頁是留給孩子來提問和回答的。
小童的爸爸媽媽們也不要著急,小麥同樣找了一些初級的Reading Response Worksheet分享給大家,可以一并在文末下載哦(資源中的L1級別)!
初級版很多是單張紙的worksheet,最后可以裝訂成Reading Response Journal的形式,或直接粘貼到筆記本上,如圖。
四
Reading Response 如何用?
這里講的是不太需要家長參與的情況,為老母親們減少點心理負擔(dān)和壓力。
第一步,讓孩子選擇一本書:自己喜歡的、并在自己閱讀能力范圍內(nèi)的書。有關(guān)閱讀能力范圍的界定,可以用藍思或STAR測評,具體可參考文章《孩子的英文閱讀程度你真的有數(shù)嗎?我?guī)畠鹤隽艘豁棙?biāo)準(zhǔn)化測評》
第二步,讓孩子瀏覽Reading Response手冊,了解在閱讀中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和內(nèi)容。如果孩子程度夠,可以自己選擇Reading Response模板,并鼓勵他們針對不同的書目選擇合適的模板。
對于剛剛自主閱讀和寫作的孩子,推薦使用框架非常清晰,問題比較直接和簡單的模板;
而對于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孩子,可選擇開放性問題比較多的模板,給孩子更多的表達和思維空間。
第三步,讀書、做Reading Response。手冊可以邊讀邊做,也可以讀完再做。
第四步,展示或討論。如果孩子愿意,歡迎他們把Reading Response手冊讀給家長或朋友聽,或者是根據(jù)手冊記錄復(fù)述書本內(nèi)容。
能力強的家長,還可自行加戲。比如參照下圖上的問題,和孩子進行討論。
建議同時使用Reading Log,記錄閱讀書目和數(shù)量。老母親們還可以根據(jù)情況給與獎勵,比如讀完10本書并完成Reading Response,獲得一次單獨和媽媽看電影的機會等等。
小麥特意幫大家搜集了幾款Reading Log模板,這些都在文末資源包里。
配套AR閱讀系統(tǒng)的 ↓↓
適合啟蒙初期小童的或者單純用來計數(shù)的,涂色就好。↓↓
常規(guī)版本↓↓
最重要的事項放后面—— 老母親們注意了!
興趣為先,不要吹毛求疵,拿過來先挑語法毛病、拼寫問題,這樣做的后果只能是讓孩子失去興致!能寫就很好,能堅持是最好。請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最后,春節(jié)之前還不曉得能不能更新了,先提前祝大家新春快樂!喜歡小麥就在文末點個"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