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博友私信我的問題,有個共通點,都是集中在詞匯量提升卡殼以及孩子不肯開口說。所以問題我就不截圖了。
而且問問題的博友們給我的感覺也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給孩子只刷一套分級,一般還都是牛津樹或者是RAZ?;蛘呦矚g反復聽相同的素材。
先說說牛津樹和RAZ,不是這兩套教材不好,這兩套教材確實很經典,但是他們都是用來教閱讀的。我當時也給大彤下載了全套的電子版牛津樹,但是在啟蒙初期最終我并沒有用起來。原因也很簡單,閱讀教材的句子很不口語化,讀起來變扭,而且很枯燥。(每次我說牛津樹枯燥的時候,也總有人站出來抬杠,說牛津樹很有意思啊,故事性很強,我家孩子就愛看啊,吧啦吧啦。牛津樹的故事性是和英語教材比起來很強。但是和真正的原版故事繪本比比,一個是閱讀教材,一個是兒童故事小說,你說到底哪個更有意思更口語化?)RAZ也是同樣的問題,是教孩子閱讀用的,而且要兼顧自然拼讀教學,用詞很受限的。
所以,如果感覺到孩子詞匯量漲不上去,一定要把孩子英語有效輸入的量刷起來。牛津樹、RAZ不是不能用,是在這之外一定還要有大量的原版繪本做支撐。原版動畫也一定要刷起來,不要和一集一個動畫片死磕,那么多原版動畫了,英國的、美國的:peppa pig, 卡由、小鼠Maisy 、little princess、64 zoo lane、火車寶寶、big red dog、Peter rabbit、海綿寶寶....英文動畫實在太多了,孩子想看哪個看哪個,把聽的量刷起來。說白了分級讀物是骨架,原版繪本原版動畫是肉,骨架一定要搭好,但是肉也得長。而且大彤的分級讀物也沒有選擇牛津樹和RAZ,我更傾向于I can read, 學樂和圖書館系列,故事性趣味性更高。但是我們也沒有放棄教材的學習,只不過用了wonders比牛津樹和RAZ更全面。不單教閱讀,還兼具了自然拼讀、寫作、語法和社會討論。
至于“說”的方面,孩子過了1000聽力詞匯以后,就可以找外教了,說確實是要練習的。但是說的前提也要是聽的量必須起來,聽的量不夠的話,拿什么說呢?
所以歸根結底,聽力!聽力先行,聽力一定要有量![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