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為啥重要?說白了就是幫我們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人一輩子能去的地方、能經(jīng)歷的事情有限,但書能帶我們看無數(shù)種活法和想法。每本書都像一扇新窗戶,讓你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要是只死磕一本“最厲害”的書,就像只透過一個窗孔看風景——再美也看不全。好比手里只有錘子的人,看啥都像釘子,想法容易變偏激。多讀各種書,思維才能更靈活包容。
再說,知識都是連著的。只讀文學不懂科學,會缺少邏輯;只鉆科學不問人文,會失去溫度??鬃永显缇驼f過:只學不想會迷糊,光想不學更危險。要是只讀一本書,哪怕想破頭,容易鉆牛角尖。不同書里的觀點互相碰撞,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見識。就像爬山只走一條路,雖然熟悉,但永遠看不到整座山的全貌。
有人問:經(jīng)典不是包羅萬象嗎?讀透一本不就夠了?其實這是誤會了經(jīng)典。經(jīng)典不是鎖著的寶箱,而是開放的宇宙?!墩撜Z》才一萬多字,為啥兩千年來這么多人解讀?正因為它的簡單背后有深意,每個人都能讀出新東西——但這“新東西”其實是你用其他書和人生經(jīng)歷去對話才產(chǎn)生的。沒有廣泛閱讀打底,再厲害經(jīng)典你也讀不出真滋味。
更重要的是,讀書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鍛煉。我們不是為了在書里直接找答案,而是練出找答案的能力。每本書都是給大腦健身的器械,讀得越雜,腦子越強健。歷史書教你看規(guī)律,文學書讓你懂人情,科學書幫你理解世界——這種全面訓練,哪是一本書能給的?
當然,也不是說讀得越多越好。泛泛讀100本,不如好好啃透幾本。精讀和泛讀不矛盾,要結(jié)合才好:選一兩本經(jīng)典當根基,再多讀其他書擴展視野。這樣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老話說“肚子里有墨水,氣質(zhì)自然好”,這“墨水”從來指的是一堆書,不是一本。讀書不光是為了學知識,更是通過接觸不同想法,讓自己變成更完整的人?,F(xiàn)在信息這么多,挑著讀很重要,但如果只認一個路子,恐怕很難應付復雜的世界。
總結(jié)就是:知識像大海,既要會打深井,也要能開大船。只有放開眼界多讀書,才能既鉆得深,又看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