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剛知道RAZ的時候,打開小花生看著大家的日志一頭霧水,無從下手的感覺……今天也竟然可以過來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心得了??!
掐指一算,我們已經(jīng)堅持了231天,大半年多了,從我們刷RAZ的記錄表可以看到應(yīng)該只有3、4天沒有刷RAZ,就連大年三十都沒給孩子放假。。
從上面的記錄表可以看到,我們是從2020年9月底開始,到現(xiàn)在,刷了A-F(F還有19本才刷完)。
大概是這個進程:
A級別:9月底到11月8日(刷最久的一個級別)+一周復習
B級別:11月16日-12月14日+一周復習
C級別:12月22日-1月26日+一周復習
D級別:2月3日-2月26日+一周復習(比較明顯的一個坎兒)
E級別:3月3月-4月6日+一周復習
F級別:4月16日-至今
現(xiàn)在刷到F明顯慢下來了,一天最多就刷了2本,娃已經(jīng)沒啥遠視儲備了,不是咱不想雞,實在是瞎眼基因不允許啊……小朋友天資也實在一般(刷到F了還不會認讀,26個字母剛勉強分清楚。。),我們也慢慢總結(jié)出一套適合普通小孩的刷RAZ方法,分享一下具體操作,希望可以跟大家多多交流,共同進步。
感覺論壇上大家推RAZ的速度都很快,都是牛蛙,很多人都在用包媽的方法,我本身是從事出國考試培訓的老師,教了很多托福SAT的學生,雖然對于啟蒙階段怎么教還是從頭摸索,而且教自己孩子和教別人孩子,那體驗感完全不一樣啊。
但是,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旗幟鮮明地反對不跟讀?。?
不否認這種“只理解不跟讀”,一開始狂堆聽力和認知的方法有很多前輩是親身實踐過有用,對于那些有一定學習天賦的孩子,確實能夠很快看到效果。
但是我覺得問題每個孩子的差別真的太大了!姑且不提智商上的差異,只是每天英語浸泡時間(比如磨耳朵,聽英語動畫片),有沒有在國際幼兒園讀書,有沒有上外教課,還有父母自身英語水平如何這些變量就千差萬別了。一味追求刷RAZ的進度既是折磨家長也是折磨孩子(普娃。。)很可能悶頭刷到高級別才發(fā)現(xiàn)刷了個寂寞。。
在我看來,英語嘛,一般大家目標也不是要當什么語言學家,應(yīng)付個高考,托福,SAT啥的,啟蒙階段快一年兩年的真的區(qū)別不大,我們堅持就是勝利!
下面說下具體的方法:
對于每一本書我對娃的要求只有兩點:
理解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
著重說說跟讀的問題,爭議很多,從我的實踐來看跟讀訓練雖然看起來有些浪費時間,但長久堅持下來,不僅對于孩子塑造語感,感知句子結(jié)構(gòu),增加對英語親切感,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對文本的理解程度。
我家娃現(xiàn)在雖然級別只刷到F,聽力可以大概到H-I之間,就是差不多可以聽懂這個級別的繪本,可以跟外教很自如地交流,語言還是要用在溝通上。一定是聽力為先,然后口語溝通,再是開始閱讀,最后才是輸入。
教英語這些年,看到我們中國孩子很多都吃虧在口語上,托福閱讀聽力滿分的很多,口語經(jīng)常是卡在22、23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從小平時說英語的機會太少,久而久之就對說英語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學英語就就成了一種負擔……當然現(xiàn)在原版娃越來越來多,這種情況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少了。
我對于跟讀的標準是:當這個級別結(jié)束的時候,可以做到跟隨讀一個完整的句子,而不是逐個單詞的往外蹦。
跟讀中可能值得注意的幾個地方:
1. 循序漸進,不要求一次就能夠做到完美跟讀。
我在帶娃刷RAZ的過程里Level A-C一般來說句子都很短,一次跟讀下來問題都不會太大。但在刷到D這個級別的時候,句子的長度突然提高,孩子就會出來磕磕巴巴或者愣住不說話……慢慢就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強逼他去說效果也不好,拆分練習幾次后就跳過,第二天復習的時候就說的順暢很多了。
在我們刷RAZ的過程,明顯感到隨著級別上升,句子的復雜度逐漸提高。D級別開始,每個級別開始的十幾本,我家娃基本上是無法跟讀完整的句子的。隨著進度推進,當刷完整個級別后再回過頭來復習時,就沒什么障礙了。幾個級別的書讀下來,從一開始只能說幾個單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從句了。
總之,對孩子不用過于逼迫,讓他一點點的接受適應(yīng),效果更好還不會產(chǎn)生厭惡情緒。
2. 長句子可以進行拆分。
拆解的過程可以遵從一個原則:盡可能保持句子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在拆分的部分中要盡量包含完整的主語和謂語。
比如: Some animals are active at night ,when it is dark.
帶有從句的,可以把主句和從句分開
Some animals are active at night - when it is dark.
My familiy shares a meal together after sunset and before sunrise.
修飾語比較多的可以把修飾甩開
My familiy shares a meal together - after sunset and before sunrise.
Some animials that live in the ocean grow seeshellls.
主語部分比較長的,可以單獨把主語抽出來。
Some animials that live in the ocean - grow seeshellls.
總之盡量讓句子的主語和謂語表現(xiàn)的比較清楚,有助于孩子理解句子結(jié)構(gòu),把握核心意思。
3. 在低等級階段多做擴展訓練
個人覺得LevelA-C對于小孩造句能力訓練是效果最好的。這幾個級別其實挺枯燥,但是詞匯量豐富且使用,句型不復雜,都是我們?nèi)粘V凶畛R娪玫降摹?/p>
最重要是會反復出現(xiàn),加深印象。而如果能在這個基礎(chǔ)上額外做些擴展訓練,就可以讓這些內(nèi)容變成他事物的自然認知,進而運用自如,能夠習慣性張嘴表達出來。
介紹兩種我自己用起來比較有效果的方法:
使用過往出現(xiàn)過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進行替換來練習特定句型。
例如:level B中的It is School Time, 里面核心句型有兩個It is time for...和It is ... time??梢院秃⒆右蝗嗽煲粋€句子,It is time for reading, it is football time.等等
利用周圍的道具、玩具以及自身的動作,一邊代入情景操作,一邊練習更學過的句子。小朋友對身邊的玩具或者動作的興趣是遠大于書本的,所以在做這件事時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練習效果倍增!另外這種在應(yīng)用場景中習得的知識,往往掌握的會更加牢固,而且會很容易進行輸出。不用專門去買什么,孩子身邊的玩具足以,奧特曼做運動,超級飛俠做飯,芭比娃娃跳舞,直接往句型里套就可以,有時看似滑稽,但孩子也是最開心的。
4. 留意跟讀時的卡殼情況
前面也有說過,跟讀是讓家長檢驗孩子是不是真正掌握最好的方法。跟讀卡殼基本上只會發(fā)生在兩種情況,一個是走神了,一個是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內(nèi)容,比如有個生詞,那就停下來多解釋一下這個詞,或者是這個句子整體意思孩子沒理解到位,要不然就是句子太長,結(jié)構(gòu)復雜讓孩子摸不著頭腦,一一排查后,能順暢讀下來就說明這些都沒問題了。
拋磚引玉,希望大家有什么意見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們一同討論。有時間我再繼續(x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