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級以后,除了大量泛讀各種橋梁書、科普書以外,還得抓精讀,否則讀過的書很容易忘記,因為很多書是借來看的,所以媽媽有私心,希望孩子看完以后,會留下深刻印象,把借來的書用盡,也為了幫助孩子打好精讀的基礎,為以后的寫作練習埋下伏筆。
我們選取了幾本書作精讀。
精靈鼠小弟3010人有 · 評價1344 · 書評32(美) E·B·懷特(E.B.White) 著;任溶溶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14-08
精讀的方法有很多種,低年級的孩子,方法盡量選簡單易操作的。我們按書的體裁區(qū)分,虛構(gòu)類故事和非虛構(gòu)類故事,一般采取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是讀書筆記,一種是演示法。
了解情節(jié)是學生閱讀虛構(gòu)類作品時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
--珍妮佛.塞拉瓦洛
所以虛構(gòu)類的體裁重在對情節(jié)的把握,讀書筆記就是最好的方法。
(一)讀書筆記。
孩子還小,會寫的字不多,對于如何寫讀書筆記,他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在上幼兒園時借助一些模板,我們也做過簡單的筆記記錄。
后來經(jīng)花友介紹,在網(wǎng)上購買了一本筆記本,里面有固定的模板,教孩子做筆記。在閱讀筆記這方面,國外的模板是做得比較漂亮的,家長花點心思也是可以借用的。(但是我有強迫癥,覺得中文就用中文的閱讀模板,英文的用英文的模板。)
讀書筆記的內(nèi)容:書名、作者、出版社、閱讀日期、書的類型、摘抄好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最喜歡的部份及原因、最不喜歡的部份及原因,并且根據(jù)書的內(nèi)容,選印象深刻的場景畫一幅畫,再對所讀的書評分。
(這是寒假時做的閱讀卡,沒有模板,親子制作。)
(有了固定的模板,更方便日后的收集留念。)
還可以做成lapbook形式的讀書筆記或者思維導圖的形式都可以。用畫畫、制作lapbook等形式,幫助孩子把閱讀可視化,更有助于對所讀內(nèi)容的理解。
(二)參觀演示法。
科普類書籍比較適合用這種方式。
(參觀科學館,看了電流的實驗)
(結(jié)合白天參觀,晚上看完書以后,小老師模式上線,敲黑板,板書黑板要點,給我們上課了。)
"教"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聽到又看到的內(nèi)容,只掌握20%。自己教授別人的人通常是掌握了內(nèi)容的90%以上才能達到,所以多鼓勵孩子當老師,這樣有助于孩子更有效地掌握所讀內(nèi)容。
(和孩子一起制作lapbook)
我們一起共同設計主題,討論版式設計,收集要點信息,整個過程都是一個理解的綜合過程,而且成就感滿滿的。
當然,精讀的方式還有很多種,但是貴在簡單才能堅持,所以低年級的我們就選取兩種簡單的方式完成幾本書的精讀。期望孩子通過不斷練習,為高年級寫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