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花編小溪的邀請,分享一下女兒的記憶方法,對大家有個參考,對我們也是一個總結思考,歡迎大家點評,給與更好的指導。
女兒目前是初一上半學期,我們家作業(yè)效率高,背書快,這半學期一直保持晚上九點半準時入睡,這也是他們班唯一一個睡眠時間最長的孩子,在這里不得不說,有一個好的記憶力,在初中是多么重要。
為了她的記憶力,媽媽的心機很深很深。
從她小學起,每天早上的鬧鐘鈴聲,都被我設置成英語課文。三年級到六年級,她就從來沒有背過英語課文。我每天將播放器放在很高位置,從她起床講到吃完飯上學,聽都聽夠了。
我們家隨處可見的單詞貼紙,從入門到衛(wèi)生間、廚房,女兒的書本,水杯,筆盒,能貼的地方,都被我貼了。為此,我老公也埋怨我,把家里貼的亂七八糟,哈哈,我不管,我只想讓女兒無痛背單詞。
我們家的沙發(fā)背景墻,沒有買畫,也被我貼了地圖,還有歷史時間軸。她從小就站在沙發(fā)上看,對孩子初中地理歷史學習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在女兒小學期間,我喜歡將女兒不懂的語法,不會的單詞,動詞過去形式等寫在花花綠綠的便利貼上,上墻。當她不會寫的時候,她就會抬頭看看,等她抬頭幾百次,估計也就徹底記住了。
我曾向很多高幾屆的學霸們取經(jīng),都說初一地理最難,我挺詫異。小升初暑假,我買了一本漫畫地理書,主要想著漫畫圖形比較形象,孩子看的進去。結果不是這樣,孩子還是翻翻,由于知識過于無聊,最終看不下去。初一地理課,老師教了很多畫地圖記憶方法,女兒地理也還可以。期中過后,老師一直把主力放在語數(shù)英歷史道法主項,地理就不怎么管,這方面花的時間更少,但是要考試啊,孩子還是要背。這個階段,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女兒在翻這套漫畫,她說里面的氣候分布圖,畫的太好了,比書本上的圖形好背。后來索性把這套書放在沙發(fā)上,每天晚上泡腳的時候,她都會結合故事,背圖形。人的大腦對圖片的記憶力,往往比文字很強,其實這不就是圖像記憶法嘛。
小學期間培養(yǎng)的大量閱讀,很重要的。比如背誦古詩詞,很多娃背家長逼著背,兩個人都受傷。我女兒四五年級時候,看了一本童書,甲骨文學校里面的一本叫《大唐不夜城》的,女兒特別喜歡,當時看李白模仿崔浩寫了那首詩,就背了那首登金陵鳳凰臺。又覺得里面孩子都會背蜀道難,要我?guī)退涯汶y字標出來,又將蜀道難背下來了。雖然這些小學初中都不考,她愿意背,我都支持,因為我覺得記憶力是要訓練的。后來我又給她買了好多蘇軾、唐朝詩人等書籍,娃無痛背下很多詩,都是她自己覺得寫得好,自己背下的。潛移默化愛上背誦,這也為她日后的背誦,打下很好基礎。
真正領會記憶訣竅的,還是要靠女兒自己。
在背誦課文上面,無論是語文英語,還是道法歷史等,她總是能最快背完,在班級被同學戲稱“反人類”。我問她,是如何短時間記住一篇英語課文。
她是這么跟我說的,比如英語老師說給你們五分鐘時間,背誦這篇文章。其他同學集體發(fā)出“呃~”這樣的聲音,她就會反向操作,一臉傲嬌說,“這么短,我兩分鐘就夠了。”于是在同學面前就立了一個“記憶力超好”這樣的人設,人是要面子的,背不出多難為情。把自己架那么高臺階,就不得不兩分鐘背完。
她背書,通常是第一遍快速讀,然后圈出關鍵字,基本第二遍就開始強行用腦,努力回憶,這個過程,大腦相當累,遇到卡殼,翻書看一下,繼續(xù)背,然后兩分鐘真的背下來了,她自己都震驚。
后來她跟我說,她這個是科學背書方法,一般人讀十幾遍,然后再開始背,那是低強度用腦,她是高強度用腦。葉修曾說在任何學習策略里,只有高強度用腦,才是學習策略的基礎。
我也給過她很多建議,如晚上睡前背書,這是海馬體記憶法,如給別人講題,這是費曼學習法,諸如此類等等。
思來想去,還是她的“立人設法”最厲害。這個臺階架的太高,在同學心中、在老師眼里,“超級記憶力”、“反人類”、“全班記憶力最好”這些標簽,既是贊美,也是壓力,她只能一直逼自己背下去。
在女兒身上,我也有所頓悟。更加理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真正的含義。知識那么多,你補課也好,網(wǎng)課也罷,都是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如好好引導孩子,學會更多的吸取知識的方法,這才是長久之計。
隨著學習任務逐漸加重,需要背誦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我希望她能頂住壓力,積極樂觀,迎難而上。當然,我們也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上,會持續(xù)不斷進行改進。
我的分享,希望對花友有所作用,也希望過來人,多給意見,幫助我們改進學習方法。
@小花生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