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進入初一,我變成了旁觀者

2016
2007
2022-7-22 12:17 原創(chuàng) · 圖片13

糯米進入七年級馬上就一個月了。

每天回到家,她都有很多話跟我們叨叨。有時互道了晚安,仍然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溜進我們臥室,講學校發(fā)生的小故事。

這一個月,盡管還處在摸底階段,新階段的學習要求也已初露端倪。

從我家到學校大概四公里,如果坐公交車需要5站。我們的方案是,讓糯米騎自行車上下學,倘若天氣不好再乘坐公交車。

糯米很喜歡這個方案。

8月31日開學頭一天,大群里就有家長說看到一個騎車上學的初一新生為躲避車輛摔倒了,然后很快爬了起來。

這讓我有些擔心。

糯米放學回到家,我趕緊跟她核實是不是她。她說,“怎么可能是我?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馬上爬起來的?!?/p>

有很多人聽說糯米騎車上學表示擔心。盡管個子已經超過了媽媽,畢竟還是小姑娘嘛,況且現在馬路上車那么多……

每當這時候,我就會說,“問題不大,我們畢竟在北京拉練過?!?/p>

圖片

去年暑假去北京玩,參觀完鳥巢時夜幕已降臨,還下起了雨。當時住的賓館離奧體中心很近,如果打車卻需要繞來繞去。

我索性收起雨傘,買了兩件廉價的雨衣,掃了兩輛車,帶糯米騎車返回。

自行車道比較窄,倘若并行不夠安全。因此,我和糯米約定,我在前面帶路,她在后面跟著;如果我搖鈴,她就搖鈴回應我,這樣我就不用扭頭去看她是否跟上了。

就這樣,我倆一路“叮鈴鈴”騎回了賓館。

實踐證明,騎車上學最省時間,也最省力氣——書包放在車后座的簍里,不需要背來背去。

她的書包,實在太沉了。

這所學校以勤學苦練聞名,聽說初中生十一二點做完作業(yè)是常事,甚至偶爾做到一點鐘也是有的。

這讓我頗有點兒“提心吊膽”——孩子那么多興趣愛好,難道上了七年級就都要放棄嗎?

圖片

實踐證明,糯米的情況跟傳說不太一樣。她有兩個“極端”:一周里大概有一兩天寫到十一二點,其余三四天總能在學校做完。

到底走哪個“極端”,跟作業(yè)是否扎堆有關,也取決于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自習課有沒有被占用。

糯米說,她特別感謝小學的幾位小伙伴。在六年級,下課的時候,大家誰也不出去玩,就埋頭比誰的作業(yè)寫得快。糯米至今很感慨同桌的寫字速度。

看來作業(yè)多還是少還真不能一概而論。

進入新的學習階段,老師有許多要求跟過去不一樣。

同樣針對開放式閱讀題,在小學,老師為了鼓勵孩子們多答、多寫,要求把能想到的都寫上;而現在的老師則要求答到點子上,一句廢話都不要有。

此外,他們還多了一項“天天練”的功課:做讀書摘抄、寫讀后感。

開學之后,老師每天會指定《朝花夕拾》中的一篇讓孩子們閱讀,摘抄加讀后感寫滿大作文本的一頁就可以了。

圖片


圖片

或許對于不愛動筆的孩子而言,這項功課是“沉重的負擔”。同時,我也覺得,倘若能這樣日積月累,會受益良多。

好奇的是,讀完《朝花夕拾》之后,會讀什么呢?

盡管又看了幾篇玩手機耽誤前程的文章,我仍然堅信“自律”比“他律”更重要。何況孩子刷手機也有正當需求——放松、社交,并發(fā)展興趣愛好。

這兩周,糯米在嘗試一款編曲軟件,從尚未完成得曲子中我聽出了她喜歡的、快節(jié)奏的日系流行音樂的味道。

她說,最近在漫畫中獲得的快樂不像過去那么多了,因為老是忍不住去想插畫師是怎么畫的,怎么才能做出這種效果。

圖片

正如沒有哪個硬幣只有一面,我沒法要求孩子只研習漫畫而不玩游戲。一旦興趣愛好成了家長的“期望”或“要求”,樂趣也將消弭殆盡。

我們約定每晚八點半放下手機。

昨天,我直到九點一刻才驚覺,她小人家仍然在沙發(fā)上“葛優(yōu)躺”,趕緊提醒她去練琴。

原本說是在學校完成了作業(yè),可是練完琴她又把書包拎了出來,嘴里還念念有詞地說:“我就不信,開學一個月了,我的數學作業(yè)不能得全對!”

啊?還有這樣的事兒?數學老師不要求檢查作業(yè),我也很“自覺”,一次沒看過。

她一邊念叨一邊重新驗算,一會兒查出來一個錯,一會兒查出來一個錯。最后,她興高采烈地宣布,一共檢查出三處錯誤,“明天應該可以得全對了”。

圖片

糯米說,倘若這次全做對,以后就每天都檢查;想了想又說,如果沒全對,也得檢查,因為“咽不下這口氣??!我就不信,我做不了全對!”

數學老師很看重解題的規(guī)范性。

開家長會時,他強調說,一定要按照老師講的方法解題,而不要用“亂七八糟”的野路子;同時也要求書寫規(guī)范,解題步驟清晰。

尤其后一條,是糯米的短板。

她習慣列綜合算式,無論多復雜的題目都想列一個式子就解出來。這種做法風險很大,倘若出一點兒小問題就會被扣得一分不剩。爸爸曾跟她強調過很多次,她都沒有改。入學后第一次考試,單單因為這個問題就錯了一道10分的大題。

圖片

此外,數學老師也強調說,不主張在校外補課。這更加堅定了我不給她報班的決心。

當家長的難就難在,各種聲音太多了,而我們又生怕耽誤了孩子。

我聽到太多人說,在這所學校,但凡學習好的孩子沒有不上課外班的。我更傾向于認為,是因為學習好,所以才上課外班;而不是因為上課外班,所以才學習好。

須知,這些將進入競賽、強基序列的孩子,原本就選擇了另一條路,而這條路并不適合每個孩子。我們不僅要評估孩子是否擅長,更要了解孩子是否喜歡。

同時我也告訴糯米,中學階段只是基礎教育,而數學又是基礎學科,所以不存在輕視它的理由,必須得學好。

方法很簡單,老師怎么要求,就怎么做。


閱讀原文 回應5 舉報
贊18
收藏9
3年前
小姐姐真棒????
3年前
真的很棒,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3年前
一個班都不報嗎?那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怎么規(guī)劃呢?要不要都提前自學一個學期的量?我家馬上初一,看到周圍學習好的不好的都一股腦的全科報班,內心是真的淡定不了阿
3年前
小黑熊???? ?? ! 一個班都不報嗎?那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怎么規(guī)劃呢?要不要都提前自學一個學期的量?...
數理化都沒有報過預科,孩子會提前看課本。從初二下學期找了一對一的數學家教(在校大學生),其他沒有補課,尚好
3年前
教畫圖的粟米 數理化都沒有報過預科,孩子會提前看課本。從初二下學期找了一對一的數學家教(在...
謝謝你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教畫圖的粟米
教畫圖的粟米
2016
2007
作者熱門日志
我這樣用思維導圖教孩子深度閱讀  贊201 · 收藏1052 · 評論40
語文預習,你用思維導圖嗎?  贊142 · 收藏790 · 評論32
我用碎片時間教女兒學加州語文  贊110 · 收藏530 · 評論52
我用思維導圖教女兒學習科學  贊113 · 收藏503 · 評論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