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是個小麻煩》是美國著名的童書作家、插畫家伯納德·韋伯的作品。伯納德是個非常有愛心的人,他最擅長描繪兒童的日常生活,所以他的作品都特別生動,還富有幽默感,深受孩子們喜愛。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鱷魚萊萊”系列,《亞瑟是個小麻煩》則是個單本故事。
亞瑟是個小食蟻獸。在媽媽眼里,亞瑟是個善解人意、通情達理、樂于助人的小暖男,但是他也有很多小毛病,比如愛刨根問底啊,愛挑肥撿瘦啊,丟三落四啊等等,反正就是經常不聽話,經常讓媽媽不知所措。所以,盡管亞瑟很可愛,可有時候還真是個小麻煩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亞瑟的房間很亂
你看,這是他的房間。天哪,領帶怎么都跑到燈架上去了?衣服和床單都掉在地上,椅子也倒了,枕頭竟然在衣柜上,哦,還有撲克牌,爛紙......
如果是個脾氣暴躁的媽媽,可能會大發(fā)雷霆:“你看你把屋子弄得跟垃圾場一樣,這還能呆嗎!”如果是個勤勞的媽媽,也許趕緊幫孩子收拾整齊:“你先到外面玩吧,媽媽把這里收拾一下?!钡莵喩膵寢屖窃趺醋龅哪兀?/p>
她問亞瑟在干什么?
亞瑟說他正在變魔術,他是個可厲害的魔術師呢。
哦,原來是這樣。那你能把這個房間變成原來的樣子嗎?讓每一樣東西都呆在它該在的地方。
當然可以!
看,亞瑟在勤勞地變魔術呢!這個魔術時間有點長,但是很認真哦。
于是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屋里變得整潔如初。媽媽贊美亞瑟是個很棒的魔術師,亞瑟呢,當然也很有成就感嘍。
這讓我想起人通常有的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習慣用固定的眼光看人,覺得他不行,他改不了,他的房間永遠都那么亂。而亞瑟媽媽恰是另一種,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她認為亞瑟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房間,能力是可以提升的,他會表現得很棒的。果然如此。
亞瑟丟東忘西
這天早晨,亞瑟要去上學,剛出門就跑回來 ,原來是忘記拿拼寫本了。
一會兒又跑回來,原來是忘記拿球鞋了。
一會兒又跑回來,這次是忘記拿鉛筆盒了。
如果這是你的孩子,你會怎么做呢?是氣急敗壞地教訓他嗎?如果是這樣,恐怕“吻別”的場面就沒有啰。
亞瑟媽媽也很無奈,但是她沒有指責他,吃點苦頭才能長記性。亂發(fā)脾氣只會壞了親子關系。
我想起一個小故事。女兒攢錢買了一個禮盒,還用精美的紙包裝了它。媽媽很不高興,家里已經非常拮據了,她還有心思鼓搗這些沒用的。那些錢夠好幾天的伙食費呢。當女兒把精美禮盒送給她時,她才知道那是女兒給她的母親節(jié)禮物。她打開禮盒,卻發(fā)現里面什么都沒有。媽媽生氣了:這是你送給媽媽的禮物嗎?精美地包裝了一個空盒子嗎?女兒說不是啊,我放了滿滿一盒子吻啊!
該是媽媽尷尬了。為什么要發(fā)火呢?其實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過后又后悔得不行。
有時候看到有媽媽在公眾場合對著孩子大聲斥責,那個情景很難看,非常難看。但是想一想,我們也許并不在公眾場合那樣,但是在家里,是不是也是那樣的嘴臉對著孩子呢?
亞瑟很挑食
媽媽給亞瑟做了紅螞蟻早餐,那可是要挖很深才能找到的紅螞蟻哦!可是亞瑟不想吃。他不管你找得艱難不艱難,紅螞蟻營養(yǎng)高不高,爸爸媽媽是不是都愛吃,反正他不想吃。
他想吃棕螞蟻。
這大概是許多孩子都有的毛病吧,專找你沒有的刁難你。
我的孩子小時候也這樣。你都不知道他想吃什么。問他吧,他可能說不出來。可是給他做了米飯,他說想吃面條。給他做了面條,他卻想吃米飯。有一次我既有米飯又有面條,想著這回看你說什么,嘿!他說想吃餃子!
這本書一共講了5件小事,我就不一一劇透了。反正亞瑟是很淘氣啦,有時候媽媽好像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是看得出來,亞瑟媽媽是個性情平和的溫柔的媽媽。她不亂發(fā)火。她知道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指望他一下子長大。其實,孩子的可愛不正是他的“真實”嗎?
我覺得《亞瑟是個小麻煩》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書,孩子看的時候說不定會臉紅呢,因為亞瑟一定跟他像極了!而對于媽媽來說,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對小孩子發(fā)火基本是沒有用的。他很可能根本不明白你為什么發(fā)火,他哪里做錯了,當他發(fā)現平時很親切的媽媽現在變得張牙舞爪面目扭曲的可怕樣子,心里一定會很受傷的。亞瑟媽媽雖然有時候也很無奈,但她說“亞瑟是個小麻煩”的時候,仍透著無限愛意呢。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發(fā)現孩子的各種不是,卻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媽媽有依賴,跟媽媽是好朋友,但是長大了卻可能會成為媽媽的“對頭”。我想就是因為做家長的并沒有及時反省過自己的言行,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久了,孩子必然會學著逃避。不說,或者反抗。
跟孩子一起看看《亞瑟是個小麻煩》吧,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爸爸媽媽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