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場子似的一上午終于結(jié)束了, 13:30 分娃睡了,胡亂的往肚子里塞了幾個砂糖橘,趕緊躺下充會電。
今天有些錯亂,
按照計劃是 6:30 起床運動一小時
7:30 到 8:00 一邊準備早飯 一邊背一個 Day 的單詞
8:00 自己洗漱,給娃泡奶,把娃穿起來
8:30 開始早上的閱讀,然后早飯 ,9:30 戶外 ……
這是理想的樣子!
理想狀態(tài)與現(xiàn)實總是有偏差。
8:15 分鄰居帶著她的小可愛來串門了!
開門的時候我一身睡衣蓬頭垢面,剛穿好衣服的小家伙聽到有小朋友來玩,鞋也沒穿就竄出臥室!
于是上午 8:00 以后的計劃全部打亂,娃就喝了點奶飯也沒吃,書也沒讀 .……
我可以更改計劃,但不想落下該做的事!
只好把戶外時間提前,這樣既不耽誤他倆玩耍,又不耽誤既定的戶外活動時長,還可以為戶外活動后讀書爭取時間!
而事實是,戶外一翻瘋玩回來后讓他立馬靜下來讀書是件不可能的事!等他靜下來午飯時間也快到了。
再看看還未整理的家,那心情可想而知!
帶孩子有很多種方式,
可以選擇一覺睡到 9:00 ,起床后隨便給娃搞點吃的,玩具隨便他扔,家里隨便他造,想到哪是哪!
然而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如一張白紙,除了先天帶了點個性,其他一切皆習得!
我們總是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他便也學著不亂扔垃圾!一時找不到垃圾桶甚至知道先把垃圾放在手里攥著!
我們總是用完東西便把東西放回原處,他也便學著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原處!
我們總是把衣服歸疊整齊,他便也學著把衣服往衣柜里塞,長大一點甚至學著分類。
……
尤其當孩子還聽不懂的時候,一切只有控制好我們自己的行為,日復(fù)一日,潛移默化!
跬步千里,小流江海
這個過程如老師,若要教給學生半桶水,自己便得有滿桶,何況我們又常因那短板漏掉,又如唱戲,若想臺前唱滿三分鐘臺后需下十年功。
對于一個正在探索期還不知道對錯的孩子,她的媽媽可能無數(shù)次蹲下來告訴他并且示范:垃圾請扔進垃圾桶,玩具玩完放回原處。
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是靠一頓吼叫就能阻止。
對于一個還沒有完全自理能力需要時刻盯著的孩子,他的媽媽可能為了給他創(chuàng)造整潔的環(huán)境可能無數(shù)次的早起或者晚,把家里打掃干凈,把他的玩具分類整理。
孩子的良好行為不是靠一頓說教就能而就。
耐心的溝通,需要媽媽收起所有自己的情緒!
高質(zhì)量的陪伴,需要媽媽提前處理掉個人的家庭的一切事務(wù)。
這一切絕不是隨性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