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023-9-16 23:31 原創(chuàng)

想到情緒內(nèi)耗的事

看得出文中這位媽媽真是焦慮得不行。我覺得天生樂觀的父母真是孩子的財富。我小時候鄰居家的孩子和我是同學,雖然她學習成績一般,但他們家里永遠都是笑聲,好像幽默會遺傳一樣,什么時候她都情緒飽滿,仿佛自帶光環(huán)。好在文中這位媽媽有察覺力,已經(jīng)在慢慢調(diào)整自己了,孩子也在向積極的方向努力。

說到心智損耗,剛和娃討論過這個問題。高一第二周的作業(yè)量起來了,但一般還是可以在9點半前全部寫完的。周四的作業(yè)略微多了些,寫到了十點一刻。娃自己分析,在寫物理時有點兒跑思兒了。好像是課上的實驗結果,什么打點計時器的分析作業(yè),他磨蹭了一個小時。

跑的什么思呢?他們?nèi)ミM修的很厲害的數(shù)學老師幾天沒露面,突然讓班主任在群里扔了一個清華數(shù)學領軍計劃的招生辦法,讓感興趣的同學自行網(wǎng)上報名。白天和同學們一聊,都覺得老師是不是在鄙視他們,他們班連個高中數(shù)學提前學完的都沒有,還號稱是區(qū)重點的實驗班。(初中同學考上六小強的,說他們實驗班的孩子基本上都把高中數(shù)學學了一遍。)這老師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因為這點兒事,娃心里有點兒小挫敗、小不甘、小不平、小憤恨、小無奈。大概手頭的物理作業(yè)沒太大意思,或者難度又不是特別大,所以就騰出了一些腦力去想其他事情,作業(yè)反倒處于半自動化的游離狀態(tài)。

這是很明顯的情緒內(nèi)耗,我們每個人都很難避免。我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緒內(nèi)耗也和孩子做了分享。當我覺得我的領導沒有在我需要指導時給予必要的支持,又在出現(xiàn)問題后各種追責時,我也是很崩潰的,甚至越想越氣,導致工作越做越不順手。

我們換一個角度。他可能并不了解我的能力,默認我和他有著相似的從業(yè)水準,所以他可能是因為信任我,所以并沒有給我以指導。又或者我在一開始沒有把自己的弱勢暴露給對方,也沒有主動尋求幫助。所以,在換位思考后,我想,其實可以多問,盡量搞明白領導的意圖,明確工作的途徑。再有,不必藏著掖著,適當“露短兒”尋求幫助,這樣,領導也不會安排超出我能力太多的工作給我。甚至還會主動幫我想辦法提高辦事能力。這樣,我不再抱怨,情緒消失了,專注力增強了,效率提高了。

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它有時是興奮、開心、驕傲,是一種看上去的正向能量,有時是生氣、憤懣、憂傷,是一種看上去的負面能量。但無論正、負,都是影響心智的澄澈,擾亂專注的能量。察覺它(我看到你了),與它剝離(我不是情緒,情緒也不是我),和它共處(允許情緒的存在),接納它(和情緒說你好),陪伴它(你辛苦啦,原來你這么強大,我愿意聽你訴說),和它說再見(好的,我看到你變?nèi)趿耍胍x開了,那么再見吧)。讓情緒自然流動起來,來則來,走就走。這是最好的狀態(tài)。

但有時候我們就是愛鉆牛角尖,就是和它無法分離。那就想辦法先全部接受下來。你冥想也好,你深呼吸也罷,你扔枕頭、捏減壓玩具也行。待情緒不那么強烈的時候,當你可以正常思考的時候,想想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或者跳出來,站在對方的角度、站在歷史的角度、站在宇宙的角度,變換你的慣性思維模式,那么情緒就距離開不遠了。

葉修老師教過大家一個概念,叫“過去的余波”。當你能夠意識到你腦子里盤旋糾纏的一切,只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所產(chǎn)生的余波時,放棄它,不要讓它傷害你。讓過去發(fā)生的隨過去遠走。不念過去不懼未來是一種大智慧。

娃馬上也舉了一個例子,說見到一位不同班的同學,娃主動打招呼,說咱們認識一下吧。結果這位同學說,我已經(jīng)聽我的那位朋友說起過你了(那位朋友娃很熟),他說你很“二”,你可以去罵他。娃一開始有點兒蒙了,被他帶了節(jié)奏,想這位他們共同的朋友為什么這樣評價自己。后來想到他自己在軍訓時嗓子啞了也要使勁喊口號,做動作一板一眼??诹盥犲e,跟著前一排同學走出去還反得了教官表揚,說是動作最標準態(tài)度最認真。還有領獎時自己跟錯了隊。凡此種種,好像也確實挺“二”的,所以很快就沒了怨恨,恢復了平靜。

我聽了也很為娃感到高興,確實有所成長??!

人為什么要修“慈悲心”?它就像汽車的安全氣囊。當矛盾和沖突來襲,當情緒爆發(fā)之時,你有“慈悲心”這個減震系統(tǒng),不會立刻火冒三丈,和別人干起來。然后我們才能繼續(xù)思考。這件事?lián)Q個角度講,一個同學要主動認識你,你上來就用別人背后的議論批評他、戲謔他,這說明了什么?至少是在與別人交往這方面很不成熟吧,其實是你很“二”好不好!或者不必換位去思考,“無友不如己者”,這樣的同學,還不太能匹配自己的“段位”,他的話實在構不成煩惱,一笑置之就好?;蛘哂靡痪溆哪L趣的話來“翻篇兒”,或者追問一下他,你知道“二”是怎么來的嗎?引出一個中華小典故,不是也很有趣嗎?

回到老師的葫蘆里面“賣什么藥”的問題。我們猜想一下。老師能有什么想法呢?開學時已經(jīng)調(diào)查過大家的進度水平了,知道你們沒這個能力,但既然已經(jīng)知道了這樣一個結果,為什么還要發(fā)群呢?不是瞧不起你們,也不是鞭策你們。大概率是一位老師的認真負責而已。既然已經(jīng)收到通知,那就群里轉發(fā)一下吧。信息的公開透明總是要做的。不能因為覺得自己的學生沒這能力就剝奪了你們的知情權,否則才是真正的瞧不起你們。

我又跑題了。我不知道她應不應該進“尖子班”,我也沒有辦法安慰那篇文章中的焦慮母親。如果眼睛總向上看的話,焦慮是必然的,一山更比一山高。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基因、身體素質、性格特點、家庭背景、親緣關系、生存環(huán)境、社會生態(tài)……哪里有真正的平等可言?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又何必要比較呢?有一位非常有經(jīng)驗的老師告訴我,高中的優(yōu)秀孩子往往在這三點上都非常出色:習慣、品質、思維。奇怪嗎?里面并沒有成績,但它們卻決定了一個人可以到達的高度,或者說,成績是這三者必然的結果。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和孩子一起“悅納”,接受一切困難、一切不如意,想辦法去邁出自己的一小步,然后一小步、再一小步。。。能接納和信任自己,也能接納和信任別人。這一切都是你我的修行。

祝您——修行愉快!


回應22 舉報
贊50
收藏61
2年前
你寫的太好了,我給我娃看看!??
2年前
這樣的同學,還不太能匹配自己的“段位”?。?!
2年前
happyliu?? 你寫的太好了,我給我娃看看!??
謝謝親的認同。
2年前
寫得特別好,娃不一定有這樣的焦慮,感覺娃媽焦慮滿滿,樂觀一點,大不了回普通班,但是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優(yōu)秀。
2年前
小隱于野 這樣的同學,還不太能匹配自己的“段位”!?。?/span>
謝謝親愛的提醒,這里的確有歧義,“或者”后面是角度再調(diào)換回來。我改正過來了。
2年前
小隱于野 這樣的同學,還不太能匹配自己的“段位”!?。?/span>
啊哈哈哈我是覺得這個觀點特別好呀!
2年前
百葉箱 寫得特別好,娃不一定有這樣的焦慮,感覺娃媽焦慮滿滿,樂觀一點,大不了回普通班...
娃肯定也是焦慮的,你看她一會兒郁悶一會兒暴躁的。不過這種情況已經(jīng)在改善了,孩子的作文里不就是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嗎。家長焦慮不焦慮,孩子也要往前走,成長擋不住。以前看過一個好像是八中孩子的故事,怎么都拼不過別人就躺平了。我覺得用“躺平”這個詞不夠準確。是理解和接納了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做到優(yōu)秀。
2年前
穿山甲 娃肯定也是焦慮的,你看她一會兒郁悶一會兒暴躁的。不過這種情況已經(jīng)在改善了,孩...
真的是情緒內(nèi)耗,才剛剛開始,就一定不行嗎?我同學的孩子瘦師傅的普通班初三到了實驗班,實驗班進度快,孩子剛去掉頭發(fā),斑禿,媽媽及時調(diào)整了工作及時做心理調(diào)節(jié),生活更密切關注,孩子很快初三過了就自信滿滿了,高一的時候很自信能考北大,果然今年686分。
2年前
寫的太好了 很有深度 謝謝分享啊??????????
2年前
百葉箱 真的是情緒內(nèi)耗,才剛剛開始,就一定不行嗎?我同學的孩子瘦師傅的普通班初三到了...
給瘦師傅的這位娃媽點贊??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穿山甲
穿山甲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