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都在刷手機學習,但你別天真地認為我們真的一樣

2015
2017-10-26 08:38 原創(chuàng)

01

那日,在群里推薦了慕課(MOOC),很多朋友第一次知道這類大型網(wǎng)絡公開課的存在。一石激起千層浪,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有一位群友問我,你堅持這樣上課多久了?

我仔細地回顧了我一直以來的課程,突然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已經(jīng)有4年了。

另外一位群友問:上這樣的課有用嗎?能升職加薪,能抵扣學分,能有什么實際上的用途嗎?

我再一次回顧了我的工作歷程,非常遺憾地告訴她:恐怕不能。如果實際的用途是指升職加薪的話。除非順應現(xiàn)在知識付費的潮流,找一份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負責在線教育模塊的崗位,可能因為長期使用同類產(chǎn)品有印象分加成外,其他真的很難有“實際”的升職加薪用途。倘若在本身加入了慕課分享的學校讀書,承認慕課的學分,可以抵扣學分,其他情況,是無法抵扣的。這些學分確實也可以作為申請國外大學的憑證,但頂多也不過是證明你平時堅持學習這一點罷了。

慕課作為大型網(wǎng)絡公開課,雖然目前新增了許多職業(yè)相關的項目管理學、心理學、編程學等,但到底和實際工作上所使用的知識,相去仍然是有些遠。

有一位群友問:那這些年,你學到了什么?

我覺得,她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02

我每年都會在年計劃里寫下這一年希望學習的課程,在回顧的時候附上今年代表“學有所成”的完成聲明(SOA)。

閱讀者大抵分為以下三種回應。

羨慕派:特別羨慕你能堅持

執(zhí)行派:課程太有意思了,我也去報一門

懷疑派:學這些有什么用?還不如看和工作對口專業(yè)的書籍

連我家先生——一個那么有見識那么smart的人——椰子君,也經(jīng)歷了上述三個角色的轉(zhuǎn)變。

他作為執(zhí)行派,立馬去下載APP,報了一門《Critical Thinking》,一周課也沒上完,飛快地丟到爪哇國去了。

他同樣經(jīng)歷了懷疑派,學這些有什么用,知識點太零散,沒辦法串成一個完整的面。

改變看法是一件這樣的事。

有一日,他興致勃勃地和我講起歷史(是的,歷史)。

目的是為了在我面前顯擺知乎上看到的一個人類起源說。

椰子:據(jù)說人是從非洲起源的。

婷子:有單一起源說和多種起源說。

椰子:有個人種最終戰(zhàn)勝了其他人種。

婷子:是智人。

椰子:他們其實不是最厲害的,有個尼什么什么人比他們更厲害。

婷子:是,尼安德特人的身體很強壯,打獵技能很強。

椰子:可是智人卻贏了。

婷子:因為智人經(jīng)過了認知革命,有自己的語言,他們會相互合作。

椰子:……原來你知道啊。

婷子:是啊,《人類簡史》的尤瓦爾老師講過的。我當時正好在上這門課。

知識不能單純地區(qū)分為有用和沒用,那些你看起來沒用的知識可能只是在此時此刻,你沒發(fā)現(xiàn)它的作用而已。

03

這些年,實用技能的呼聲是非常高的。知識付費的熱潮把實用技能炒得熱火朝天。好像你如果不知道時間管理,不知道番茄工作法,不知道思維導圖,不會快速閱讀,不會列計劃指導行動,就比那些會的人差了十萬八千里似的。

于是,家長們不僅自己學,還帶動孩子學;不僅自己學,還發(fā)動朋友圈學。

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懂用計劃指導行動,流程化管理,結(jié)果導向,目標明確。他們要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他們要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人生。

韓國有一部電視劇《大長今》,長今在某次憑借媽媽給她的煮菜秘籍贏得了比賽,她開始信心滿滿,比誰都信奉別人秘而不宣的秘籍和捷徑,她認為只要能達到相同的效果,耗時最短的就是捷徑。她到哪里都不忘問別人:有什么秘訣。直到因為篤信秘訣輸?shù)袅撕痛藿鹩⒌谋荣?,也沒有悔悟。

她被流放到邊遠的寺廟里,一位行將就木的尼姑非常想吃到童年吃過的那種曬干的炒米。心地善良的長今立馬著手準備,她把收獲的稻米,用火烤的方式烘干水分,再加工給尼姑吃。

長今問:是不是您記憶中的味道?

尼姑干枯的臉皺紋滿滿,她搖頭:不是的,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不是我記憶中的味道。

長今不死心:是不是因為時間太久了,所以您忘記了那種味道?

尼姑慈祥地笑了:姑娘,用火烤干水分和自然風干水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呀。我雖然老了,但還是分辨得出來的。

長今很震驚,她沒有想到尼姑居然知道她是用火烤干稻米,她思考尼姑的話,同時也開始耐心地晾曬稻米。

萬物生長自有道理,在該播種的時候播種,在該收獲的時候收獲。如果沒到收獲的時間,強行收獲,不僅先天不足,而且影響日后的質(zhì)量。同樣,看起來是一樣的炒米飯,貪快貪效率用火烘烤的方法快速脫水,就少了稻米在自然風干下半飽滿吸水又反復風干的口感和味道。

外表看起來一樣的,到底并不是真正的一樣。那些高效的捷徑,也并不就是唯一正確的人生指導書。

世界運轉(zhuǎn)的速度再快,你要安靜下來,仔細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生,想完成什么夢想,為了夢想你能做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的步驟,一步一步走下去。

04

慕課的課程和最近宣揚的知識付費,表面上看同樣是網(wǎng)絡課程,但它們的本質(zhì)是不一樣的。

知識付費大多打著“提升實用技能”,享受看得見的“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高效率工作”和“不會的話升職加薪永遠與你無緣”。他們用最美的營銷語言,最棒的吸引眼球的標題,讓你以為回饋豐厚的課堂體驗,來讓你“入坑掏錢”。

相比之下,知識付費簡直就是包裝奢華的上流社會青年,而慕課則是不善穿衣搭配的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的鄉(xiāng)下教師。他把自己的課表放上來,通俗的標題,復雜的課程結(jié)構(gòu),看起來一點都不容易,還要寫作業(yè),還要做quiz,還有期末考試,還要求討論區(qū)討論。高三的后現(xiàn)代模式,真不討人喜歡。

大凡出鏡的老師都是著名大學的講師以上,不少都是副教授以上,他們學究氣息濃厚,恨不得在45分鐘里傳授你這門學科的所有精華,他們講述理論,用實際案例剖解理論,聯(lián)系實際講述應用。他們苦口婆心,從理論到怎么做到做什么,全部一一剖析,他們還不收費!

西蒙斯涅克有一個“黃金圈”理論,他說大部分人都知道做什么,很少人知道怎么做,極少數(shù)人知道為什么做。對應于學習,最容易學的就是“做什么”,而知識付費的課程就是教你“做什么”的,這就是所謂的“干貨”。稍微段數(shù)高點的,會告訴你“怎么做”,但你注意一下,他們從來沒有一個無懈可擊的知識構(gòu)架,沒有完善的理論知識。

很多人上完了仍然一臉蒙圈,是因為,如果你沒有學會最核心的理論內(nèi)容,用來指導實際選擇,那么現(xiàn)實換了一個包裝換了一個狀態(tài),你就需要重頭來找怎么做,做什么。這也是為什么上了那么多課,仍然沒有什么用的原因。

《如何閱讀一本書》一直鼓勵我們要多讀“成長型”的書籍,這類有深度的書籍,也許開始看懂得不多,但它經(jīng)得住反復閱讀,每次閱讀感受都會更多,所學都會更多,

我們不能滿足于只做個知道做什么的人,我們要學會閱讀理論,自己思考理論怎么指導實踐,最后創(chuàng)造出一套完整的做什么流程。

清朝的包世臣曾說:聞而得,不若求而得之固也。

當知識付費老師們告訴你:付費能讓你以最高效率地獲得最有用的干貨,付費節(jié)約了大量搜集資料的時間,付費把所有精華呈現(xiàn)給你,買到就是賺到了。你一定要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世界,你所走的所有彎路,都不會是白走的。每一次搜索信息,都鍛煉了你提煉關鍵詞的搜索能力;每一次篩選資源,都鍛煉了你區(qū)分好壞的辨別能力;每一次精煉資源,都鍛煉了你的信息整合能力;每一次閱讀不同的書籍,都鍛煉了你在當前學科的深入能力。

舍棄學習的過程,想直接頡取學習的果實,效果不好,那是肯定的啊。

沒有經(jīng)過消化的知識,怎么會穩(wěn)固呢?

05

讀書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學習的知識無用?,F(xiàn)在,我們覺得與工作無關的學習無用。真的是無用嗎?

同樣是教數(shù)學,大部分人都是報個培訓班,拿一本教材開始,重復學習-做練習-復習的過程。學習是一種任務,一種為了達到某種升學目的的手段。而有人是這樣教,他們在打車回家的過程中,他考孩子1+2+……10等于多少,孩子會背出答案,卻不會算出來。他從發(fā)現(xiàn)這個規(guī)律的數(shù)學家高斯開始講起,講一點高斯的生平,講他如何發(fā)現(xiàn)這樣的規(guī)律,講這個規(guī)律的算法,然后更換條件練習不同的題目。

同樣是數(shù)學,我會先給孩子講韓信點兵的故事,拋開故事精彩的本身,來講述韓信點兵的數(shù)學問題,講授剩余定理,講授應用方式。

同樣是粗心,有人會責罵孩子不夠細心,有人會強調(diào)一定要好好檢查,有人恐嚇再粗心就打屁股,也有人會不斷重復“你必須細心,好好讀題!”我會給他講述馬釘效應,講述那位倒霉的英國國王查理三世因為一顆馬釘?shù)袅?,從?zhàn)馬上倒下來直接被俘虜,而里奇蒙德伯爵則幸運地取得了兵不血刃的勝利。我會給他講述2003年美國的哥倫比亞號,只是因為一塊毫不起眼的瑕疵泡沫板無法抵御高溫,在脫落的時候撞擊機體,竟造成了嚴重的機體解體,飛行員全部遇難。

同樣是三分鐘熱度,我會引用西點軍校經(jīng)過殘酷的野獸營訓練留下來的究竟是些什么人,莫扎特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個音樂神話,富蘭克林是如何提高他的寫作水平的。

同樣是學習,我會從看、聽、觸摸、動手各個方面讓學習立體起來,我不認為閱讀書本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在慕課的學習過程中,我成為一個更能接受不同信息,更能以開放性的方式鼓勵孩子學習的人。

因為接觸了足夠多的有名教授的傳授方式,自己也自然而然地運用到這些方式。

一直堅持上慕課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堅持,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比一般人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

06

慕課有什么軟件?

——你上APP STORE搜索一下就有了??!

那么多資源哪個最合適?

——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最了解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自己都不花時間慎重對待自己的選擇,別人更加不會。

如何判斷哪一門課比較好?

——通過查看課程大綱,看學生的點評以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是否理想,最主要還是你想上什么樣的課。我去年上《道德經(jīng)》就是為了聽一字一句的講解,所以放棄了“提煉”性質(zhì)的課程。

一次報多少門課比較合適?

——1門。持久才是硬道理,學習最重要的是堅持刺激的頻率,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是否需要付費?

——不需要。付費認證可以收到完成的紙質(zhì)證書,我覺得免費的證書就好。

07

我最近聽Lawrence演奏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聽了好多好多遍后,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能聽得出情緒的變化,能感受到他彈的輕重和表達。我單曲循環(huán),有時候手指會跟著揮舞起來,想象如果是自己彈奏這首曲子的樣子。

以后我學鋼琴,我會花很長的時間去聽別人如何彈奏,哪些是彈奏得好的,我如何自己把握節(jié)奏、輕重,如何傳遞情緒。我想,能夠花時間去想,去思考,去練習,這是一種熱愛。

很多人學習,就是為了完成任務。雖然很多人上慕課,不過就是為了拿到證書,對不會的知識點不思考,認為視頻看過了就過了,不閱讀參考書籍,不仔細推敲教科書。

我覺得那樣的上課,是無效的。

當你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并且愿意為之付出心血的時候,幾天在反復思考同一個難點,不斷重復一個動作達到擅長時,你才真正懂得了獲取知識的快樂。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把學習和辛苦放在一起,把練習和痛苦放在一起,或許轉(zhuǎn)變一個觀念,一切都會不一樣。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蘭婷集絮。


回應30 舉報
贊33
收藏129
8年前
哇哦,沒有什么比融會貫通更痛快了!
8年前
慕課網(wǎng)感覺偏理科
8年前
學習不辛苦,學習是件有趣的事。一直在給我兒灌輸這樣的思想。
8年前
我不是質(zhì)疑慕課,這東東回頭我也會去了解。但我覺得你舉的很多例子比如人種起源的,我娃都知道,但不是上課學來的,很多書中都有啊。我意思是很多東西通過看書、網(wǎng)絡、參觀博物館等等都能獲取。你說的只是其中一種手段而已
8年前
行云流水275 我不是質(zhì)疑慕課,這東東回頭我也會去了解。但我覺得你舉的很多例子比如人種起源的...
說得不錯,確實如此。
8年前
MaQueen 學習不辛苦,學習是件有趣的事。一直在給我兒灌輸這樣的思想。
找到觸發(fā)點后,知識增長的樂趣會成為巨大的樂趣。MOOC上教授的旁征博引給學習者帶來的融會貫通,與一般的知識付費 不可同日而語。
8年前
秉燭夜行 慕課網(wǎng)感覺偏理科
也有許多非常棒的文史類課程
8年前
林子西 哇哦,沒有什么比融會貫通更痛快了!
不錯。
8年前
很不錯,回頭我也去看看,無論學的是什么還是要堅持
8年前
學無止境,懂得越多,看問題的方式就會不同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椰子婷
椰子婷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