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從一年級開始零星式接觸歷史故事,我就有意識逐步培養(yǎng)他對歷史的興趣。對于任何一門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拋開孩子自身熱愛這種情況外,我都會用循序漸進地方式,因循孩子的思維節(jié)奏和知識面接觸廣度而言。數(shù)學思維如此,英語如此,語文如此,歷史也是這樣的軌跡。
資源無處不在,聽、閱讀、背、看,切入方式豐富,內(nèi)容除了講歷史故事、典故之類的外,涉及古詩、國學都是富含歷史背景的。
一年級,兒子認字不多,看的主要是拼讀版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成語故事》,懵懵懂懂的接觸了些古代的人物、朝代和典故,但印跡非常淺;當時誦背《三字經(jīng)》上半部分,也初步接觸了傳統(tǒng)文學、道德,但完全不理解,純背;也在一個偶然機會,聽起了通俗易懂的《希利爾歷史》,我以為他會聽不進去,但居然聽得津津有味,成了睡前必備的“催眠故事”,每晚一個章節(jié),聽了一年多,把希利爾的歷史、地理都聽了一遍,也燃起了兒子內(nèi)心對歷史興趣的小星火。
中華上下五千年(一至四 共4冊)彩繪注音版
315人有 · 評價80 · 書評5李燕 編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
147人有 · 評價14 · 書評2(英) V.M.希利爾 著;黃春豪 譯
希利爾講世界史
118人有 · 評價13 · 書評3(美) V.M.希利爾(Hillyer V.M.) 著;王澤倫 譯
希利爾講藝術史(高清彩色)
60人有 · 評價7 · 書評1(美) 希利爾 著;柳術軍 譯
二年級,對兒子有了個很大的歷史激發(fā),是他當時特別熱愛讀英文版的Magic tree house。反復聽、閱讀,對里面提到的侏羅紀時代、英國騎士時代、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等等相關的人、物和事都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那個時候開始,提到達芬奇、狄更斯、美國內(nèi)戰(zhàn)等等,他都很有興致地和我們說,雖然邏輯性不強,但可以感受到他很熟悉。
而我也會有意識地引導他去閱讀一些歷史人文相關的系列書籍,比如陳衛(wèi)平的《寫給兒童的人文小百科》和一些人物傳,比如《達芬奇?zhèn)鳌?、《林肯自傳》。加深他對歷史人物和一些歷史事件的認知。
寫給兒童的人文小百科
164人有 · 評價39 · 書評6(臺灣) 陳衛(wèi)平 編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世界名人傳記 林肯7人有 · 評價3張亮 編
讓學生受益一生的世界名人傳記 藝術篇達·芬奇
8人有 · 評價5 · 書評1王利 著;張亮 編
讓學生受益一生的世界名人傳記 政治篇秦始皇3人有蘇紅 著;張亮 編
這里也不得不提的是背古詩,古詩里必不可少的就是詩人的寫作歷史背景。我們每周背四首古詩,量不多,但我都會不厭其煩地和他嘮叨詩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和歷史情況下寫的。當時,他的思維其實還達不到理解消化的能力,我有種對牛彈琴的感覺。對他而言,因為幼兒園缺乏這些內(nèi)容的接觸,背都需要時間,何況還要去記歷史背景。但我很堅持,認為這是潛移默化的必經(jīng)階段。學校要求小學階段必背的100首古詩,我沒有用那種不管三七二十一背了再說的方式,而是每周背2首新的,復習2首之前背過的。有了這個反復的過程,兒子逐漸對于這些古詩的人物、以及寫作背景有了感覺。 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促進家長進步的,一方面通過搜索古詩背景,也讓我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背景;另一方面,觀察兒子的反應,我也會在反復誦背的過程中,知道要重復哪些信息,要增加哪些信息。由于是入門階段,我主要強調(diào)的是詩人所屬的朝代(漢、唐、宋、明、清等),和讓他記住詩人的名字。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
29人有 · 評價9王文凈 著;廖志平 編
三年級,我開始引導他自主閱讀歷史系列書,選擇了啟蒙級的陳衛(wèi)平的《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這套書感覺已經(jīng)成為大部分孩子入門必看的書了,身邊朋友都贊不絕口。因為書里圖文并茂,孩子讀起來很輕松,每周一本,固定在周末時間閱讀。但這個階段,我并沒有介入親子共讀,而是注重他自己先通讀一遍,泛讀消化。我是希望在他對歷史朝代、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熟悉度后,才開始和他一齊共讀,有可能的話展開討論。
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 全14冊
161人有 · 評價36 · 書評4陳衛(wèi)平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1
1014人有 · 評價304 · 書評39(臺灣) 陳衛(wèi)平,黃郁彬,林滿秋 著
背古詩持續(xù)進行,從二年級側(cè)重朝代和詩人的認知,過渡到開始更深一層去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比如他背的詩不少都是李白、白居易、杜甫、王維等,除了知道他們是唐朝外,我也會和他一齊去看他們生活的年代,是哪個皇帝,有沒有交集。也會去了解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那首詩。聊多了,反復幾次,他就會記得很牢固了。
相對而言,可能是一二年級聽了《希利爾歷史》、閱讀了《Magic
tree house》,他對世界歷史會略微熟悉些,更能講出一些時代(古埃及、古羅馬等)或國家(英國、美國)的人和事件。
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 Ancient Rome and Pompeii
116人有 · 評價17Mary Pope Osborne(瑪麗·波·奧斯本),Natalie Pope Boyce(娜塔莉·波·博伊斯) 著;Salvatore Murdocca(塞爾瓦托·莫多卡) 繪
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 Mummies and Pyramids
136人有 · 評價34 · 書評2Will Osborne(威爾·奧斯本),Mary Pope Osborne(瑪麗·波·奧斯本) 著;Salvatore Murdocca(塞爾瓦托·莫多卡) 繪
Magic Tree House Fact Tracker: American Revolution
120人有 · 評價15 · 書評1Mary Pope Osborne(瑪麗·波·奧斯本),Natalie Pope Boyce(娜塔莉·波·博伊斯) 著;Salvatore Murdocca(塞爾瓦托·莫多卡) 繪
就這樣,到了四年級。我一直想找個契機和時間開始共讀一本歷史書。嘗試過讀房龍的《人類的故事》,讀了幾章,我自己就沒有時間堅持下來。而且,隱隱覺得應該先從中國歷史開始。
上學期,兒子聽完了《中國神話》,他曾經(jīng)看過相關書籍,加上聽,對于里面提到的堯舜禹和部落就有了更深的認知。而適逢寒假,學校也布置背誦《三字經(jīng)》,我們就把之前沒完成的下半部分都給熟背了下來?!度纸?jīng)》后半部分有一大部分是從堯舜禹講到清朝,蠻難背的。我讓他今天背了,明天再復習。這樣下來,他對于中國古代朝代的更迭就很清楚了。
于是,趁著春節(jié)假期,我就讓他開始看司馬遷的《史記》。我買的版本是經(jīng)典賞讀版,一共五十五章節(jié),每章都會對一些知識點用紅色字強調(diào),然后旁邊有備注,章節(jié)結束后會有一個“智慧小錦囊”作為總結。我計劃每周和兒子共讀一章,不追求快速。順利的話,今年一年應該能讀完。
優(yōu)等生必讀文庫·中國古典名著系列:史記(經(jīng)典賞讀本)27人有 · 評價3 · 書評3(漢) 司馬遷 著;宋開金 編
我叫他自己讀一遍,想想他有什么問題要問。盡量用筆劃出他認為重要的信息,或者認為有趣的。而我自己肯定也是需要看一遍,把我認為重要畫出來。之后,就和他一起共讀。
目前,2周我們完成了兩個章節(jié),分享下我們共讀的細節(jié):
第一章是上古時代“五帝傳說”。
章節(jié)里強調(diào)的:提問“五帝的名字你能說出來么?”;批注點是關于“蚩尤”“五谷”“鼎”“土德”“巡狩”以及有一段話會進行分析。我會強調(diào)要他特別關注這些內(nèi)容。
我畫的部分:黃帝的名字、他做了什么取得了民心、打敗了炎帝、帝堯時代的歷法、節(jié)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禪讓制。并且,我也歸納了在上古時代已經(jīng)形成的如戰(zhàn)猛獸、治洪水、開良田、種五谷、觀測天文、推算歷法、譜制音樂舞臺。
和他一齊共讀,我跟著章節(jié),從頭到尾按照以上兩個部分的知識點和他展開闡述討論。因為有了不少的積累,他對于五帝、五谷、鼎、治洪水這些知識點非常熟悉(看過很多神話故事、熟背了三字經(jīng)的緣故),并且我們還對于五帝之間的關系展開了討論(誰是誰的孫子之類的,最后得出結論,他們都是親戚關系,只不過不是子承父業(yè)而已)。而涉及節(jié)氣、歷法這些,就要加強他的認知,為什么這些對于開良田、種五谷那么重要。
第二章是“夏朝的建立與敗亡”。
章節(jié)里強調(diào)的:提問“大禹為什么能登上天子之位?”;批注點關于“流放”“皋陶”“后羿”“夏臺”以及有一段話的分析。
我畫的部分:禹治水的那一段,并寫下了一個問題“禹治水的十三年,是怎么使百姓安居立業(yè)的?”
夏朝,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到16世紀,三字經(jīng)有說“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四百多年的歷史,中國第一個世襲制國家,從禹到啟,這個章節(jié)重點講述了禹從治水到登上帝位的事跡,以及夏是怎么在啟之后逐漸走向衰落乃至被湯紂討伐滅亡的。
大禹治水的典故聽了很多遍,但是大禹在當時是作為一位管理者去治理當?shù)?,管理當?shù)?,所以我特別劃出了這個段落,讓兒子了解他不僅僅是治水,他還要想辦法讓百姓安居立業(yè),所以要開發(fā)良田、進行耕種。
從夏朝開始,我都會略微提及下對應的世界歷史點,于是和他一齊搜索對應,當時正是古埃及時代。尼羅河作為人類文明的起源,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遠古時代。到了夏朝,對應古埃及就是埃及中間期這個年代。因為之前讀過Magic
tree house,兒子對于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都有一定的認知,這樣對應著,他會有個整體感。
接下來的每周,我會繼續(xù)按照這樣的思路和他一齊共讀,希望能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