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xué):出現(xiàn)2個特征,孩子可能是一個“老實人”,容易受委屈

2024-11-29 22:55 原創(chuàng) · 圖片6

大家好,我是布谷媽~

一位寶媽跟布谷媽說,自己兒子特別乖巧,很好帶。在學(xué)校也從不惹事,老師們都夸他懂事、聽話。

“可就是太聽話了。”寶媽滿臉愁容地說:“他被同學(xué)欺負了也不敢告訴老師,還說不想打擾老師,你說他怎么就這么老實呢?”

聽完她的話,布谷媽也覺得心疼。

其實,像這樣的孩子,生活中真的不少見。乖巧、懂事、不惹事,但他們卻常常委屈自己去成全別人。

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呢?

圖片

一:依戀類型

依戀心理學(xué)指出,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在與媽媽(主要撫養(yǎng)者)的互動中,建立起對世界的基本信任感。

如果孩子感受到,他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及時而溫暖地回應(yīng)。

那么他就會相信:“我是安全的,我的依戀對象是可靠的?!?/p>

他便會形成“安全的依戀”,內(nèi)心充滿安全感,并且遇到困難時,能及時找到可靠之人尋求幫助。

但如果孩子覺得,我們的愛和關(guān)注不穩(wěn)定,他的感受和需求常常被忽略,那他就有可能形成“焦慮型依戀”或者“回避依戀”。

尤其是“焦慮型依戀”的孩子,很容易成為“老實人”。

圖片

二:2個特征,可能是“老實人”

焦慮型依戀有2個主要特征,若孩子出現(xiàn)這2個特征,很可能是個“老實人”,容易受委屈。

①害怕沖突,過度順從

焦慮型依戀的孩子,因為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從而導(dǎo)致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的。

所以,遇到事情,他會盡量選擇“順從”或“聽話”,避免產(chǎn)生沖突或矛盾。

但這種順從的性格,會讓他在與小伙伴玩耍時,也委屈自己,只為避免沖突。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老好人”的特質(zhì)。

文章開頭提到寶媽的兒子,就是這種典型的焦慮依戀。

寶媽和她老公工作都特別忙,兒子從小就丟給了爺爺奶奶帶,她只有偶爾的空閑才會陪兒子。

有時候兒子淘氣,家里人就會威脅他:“你不聽話,媽媽不喜歡你了,上班去了就再也不陪你玩了?!?/p>

每次聽到這話,兒子都會嚎啕大哭,后來慢慢就變成了“乖孩子”,只為了不讓媽媽離開自己。

孩子在這類威脅中,就會形成“不安全的依戀”,他會焦慮媽媽不愛自己、離開自己。甚至還會覺得:“只要我乖一點、懂事一點,不給人添麻煩,媽媽就不會離開我?!?/p>

所以,在與人打交道時,他便是那個害怕沖突、順從的“老實人”。

圖片

②討好,渴望得到認可

焦慮型依戀,還有另一個特征,就是想要通過討好別人,來換取對方的認可和愛。

當(dāng)孩子很難被我們認可、關(guān)注時,他就會盡量去討好、認可我們,盡力使自己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

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往往會壓抑自己的感受,默默承受委屈。

布谷媽見過一個孩子,真的特別乖,老師叫做什么,她都第一個照做,甚至連別的小朋友的作業(yè),她也幫忙寫。

但當(dāng)被人欺負時,她卻是默默地哭,不敢告訴老師,因為怕別人說她是“告狀精”,也害怕因此老師和同學(xué)不喜歡她。

擔(dān)心提出自己的需求,別人就會不喜歡他,這種討好的特征,使得孩子很容易在社交中成為那個“聽話的老實人”。

圖片

三:安全依戀: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

那要如何才能幫孩子擺脫“老實人”的困境,勇敢表達自己呢?

答案就是——建立“安全的依戀關(guān)系”。

安全依戀的孩子,內(nèi)心充滿了安全感,因為他知道,無論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會無條件地愛他們。

那我們可以怎么做,讓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戀?

①及時回應(yīng)孩子的需求

當(dāng)孩子向我們尋求幫助,尤其是在他感到害怕或不安時,我們要及時給予他支持和安慰。

布谷媽在沙池見到一位媽媽,兒子過來找她說,自己的小鏟子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

媽媽沒有回答“你自己去要回來啊,男子漢怕什么”,而是牽著他的手走到那個孩子旁邊說:“我家寶貝有件事情想跟你說?!?/p>

兒子在媽媽的鼓勵下,勇敢地要回了自己的小鏟子。

這種及時的回應(yīng)和幫助,能讓孩子感受到:“當(dāng)我遇到困難時,爸爸媽媽會幫助我,他們是我的后盾?!?/p>

這樣的孩子,內(nèi)心會充滿安全感。

圖片

②允許孩子表達情緒

有些家長忍受不了孩子哭或者發(fā)脾氣,覺得這是不乖的表現(xiàn)。

但其實,孩子的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都需要被接納。

當(dāng)孩子有情緒時,我們不應(yīng)該讓他們“忍著”,或者直接吼他,而是要鼓勵他們說出來,然后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布妞有一次發(fā)脾氣說:“為什么你冷,就覺得我一定冷呢?”并且生氣地將我為她準備的外套扔在地上。

布谷媽剛想發(fā)火,后來想了想,決定與她共情:“你覺得并不冷,不想穿這個厚外套是嗎?”

她的語氣緩和了一點:“是的,我都熱死了你還要我穿這么多?!?/p>

布谷媽蹲下來,抱住了她:“你現(xiàn)在可能是有一點熱,但外面確實很冷,不穿外套,媽媽擔(dān)心你感冒發(fā)燒啊?!?/p>

她想了想,折中了一下:“那我穿那件薄一點的。”

我們各退一步,她又高高興興穿上外套出去玩了。

當(dāng)孩子有情緒時,如果我們硬碰硬,強制要求他聽話,他可能會變得叛逆或順從。

但如果我們試著去接納他的情緒,并且一起找解決辦法,那他會知道,不管他開心還是生氣,我們都會在他身邊,給他安全感。

圖片

③心靈上的陪伴

很多時候,我們在時間及空間上,陪孩子很多。但為什么孩子依然會焦慮呢?

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源于我們心理上的連接。

即便平時陪他的時間不多,但只要有機會,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都高質(zhì)量地回應(yīng)他的需求、感受他的情緒、陪他玩耍。

那孩子也會知道:“只要爸爸媽媽在我身邊,我就能得到他們的愛和關(guān)注?!?/p>

這樣的穩(wěn)定性,能很大程度讓他們形成安全的依戀。

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在自己不舒服時勇敢地說出來,在遇到困難時勇敢地去挑戰(zhàn)。

出現(xiàn)2個特征,孩子可能是一個“老實人”,你見過這樣的孩子嗎?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