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育兒時是不是會繼續(xù)延續(xù)你父母的做法?芝加哥論壇報特約記者采訪了一些心理學家,幫助人們重新理解這個問題。
無論你的父母是耐心的,還是易怒的,你可能都會在想,你會不會和他們一樣。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無論你是否愿意接受,你都在以和父母類似的方式進行育兒。
那么我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在某種時候模仿我們的父母呢?
百分之百模仿,但仍有改變可能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心理學家Arielle Schwartz的回答是“百分之百”。
“人們走進診所說,‘我聽到我媽媽的話從我的嘴巴里冒出來。我發(fā)誓我永遠不要成為我媽媽,而現(xiàn)在我做的事情和她一樣?!盨chwartz這樣描述那些擔憂自己會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的來訪者。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認為,人們并不必要擔心自己注定會成為父母一樣的人。Jay Belsky是戴維斯加州大學的兒童發(fā)展學教授,他認為延續(xù)父母育兒模式并非如上所述的無法改變。
“它并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么頑固,”他說。
不過,心理學家們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觀察和解釋也各有不同。
不好的育兒模式未必出自對父母的模仿
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大喊大叫,你會發(fā)現(xiàn)你也會大喊大叫,這可能意味著你遺傳了那種不耐煩的特質,或者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一直重復父母的說教與行為,這并不是因為你在模仿他們,而是因為你沒有發(fā)展出不這樣做的情感能力?!盉elsky這樣說。
成年人往往在原生家庭的育兒模式和自身理想的育兒模式中掙扎。“當父母用愛扼殺了孩子時,孩子反而會飽有敵意,”他說,“這份敵意讓孩子長大后逆而行之。”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Belsky說,“它反而讓一個獨立的個體被過去所控制,而某種意義上,他所做的和自己的父母沒有什么兩樣。”
不過,Belsky仍然相信,盡管在某種程度上,你對待孩子的反應,和父母對待你的反應如出一轍。不過,只要付出努力,結果還是可以被改變的。
或許我們需要客觀評價我們父母的育兒方式
“我們只記得我們的父母做了或者沒有做的某些方面,”紐約心理治療師F.Diane Barth說。“在記憶中,在我們的想法中,它其實并不那么清晰可辨?!?/p>
你可能不喜歡你父母幫你過生日的方式,但是你可能會忘記在你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們所做的正確的事情。
當家里兩位父母都同時在場時,他們會有各自的考量。一個可能會避免自己父母當初犯過的錯誤,而另外一個則可能著眼于自己所知道的育兒范本。
有些父母可能會信誓旦旦地說他們會用完全有別于自己父母的方式來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可在現(xiàn)實中,他們的育兒方法幾乎遵循著和父母一樣的路徑,Barth說。
她回憶說,每當有兄弟姐妹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她的母親會說:“哦,你不應該這樣想的。”
現(xiàn)在,她意識到她的母親是在安慰他們。而同樣是安慰,她會試圖告訴兒子說,“親愛的,我理解你?!?/p>
她覺得自己的做法很好,不應該否定兒子的感情。但她回憶說,在他12歲的時候,兒子告訴她,“我討厭你那樣對我說?!彼?,即便是善意的改變也未必會對你的孩子產生好的影響。
理解和認識自己,或許才會幫助我們建立好的育兒模式
理解、反思你是如何對事物作出反應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能夠幫助你形成更理想的育兒模式。
“這個世界總是太快,我們總是會不斷催促孩子們趕緊出門——生活就是這樣,”Schwartz說。不過她補充道,“還是有很多方式可能抓住某個瞬間,把它看成一種修復的機會?!?/p>
不要對自己苛求完美
“內心中允許錯誤的存在,并為之飽有寬恕和諒解的心,這也意味著,你可以對自己說,‘哇,我該如何利用這個機會來修復我們的關系呢?’”。Schwartz說。
不要對自己太苛刻,類似“我永遠不會像我父母對待我那樣對待我的孩子”這樣的空洞的宣言,可能給自己設立了一個過高的標準?!耙涀?,這并不是在處理你和父母的關系,并不是你的父母在育兒,”Barth說,“你應該要試圖尋找出,哪種方式最適合你和你的伴侶,以及你的孩子?!?/p>
文:Alison Bowen